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两朝三十年 » 第二十一章 里应外合

第二十一章 里应外合

    守城第二天,有百人队反应弩机损坏,射出的箭杀伤不足或者射不出箭。仓库中的弩机质量更低,杨增只能给这些百人队补充强弓。

    弩机不行,弓箭的储备同样不足。尽管还没有出现弓箭短缺,杨增还是决定未雨绸缪,在夜间放下上百个稻草人,吸引安支军射箭攻击,等箭收集的差不多后命人将稻草人收回。可惜安支的箭多是士兵自行打造,箭头尺寸、箭杆长短各有参差,弩机难以兼容大部分安支箭,这些箭只能交给使用强弓的百人队。

    守城第三天,有人禀告礌石不足;杨增在一月末就拆掉了部分无人居住的房屋,立刻命人将收集的柱子、瓦片供应给缺乏礌石的百人队;这天夜晚,杨增又一次放下稻草人,但这次安支军只是加强戒备、不再提前射箭。

    朔平周长十五里,对于六千守军来说太过广大,多数士兵被迫长时间待在城墙。

    守城第四天,在伤亡重大、攻势很少断绝的情况下,杨增安排到城内轮休的规模由起初的一次一千,减到一次不足五百。安支军爬上城墙的情况越来越多,每次涌上的人数由不到十人,演变为二三十人甚至更多。

    庆幸的是,安支军伤亡依旧惨重。到第四天中午,不得不再次重组攻城军队,双方出现一个时辰以上的停战时间。

    已经灰头土脸、满身脏污的杨增终于能好好休息;在前三日昼夜不停的攻势下,他连安心吃饭都做不到,稍有空闲就要调整防务;夜晚想睡半个时辰,也会被巨大的喊叫和碰撞声吵醒、还不时有流矢窜过头顶。

    乘短暂停战,杨增抓紧时间睡觉,这时有小吏建议杨增利用安支停止进攻、重新整顿的时间回郡府一趟。头晕目眩的杨增想着离郡府不到三里,便认可了小吏的建议,再次调整布防后留下主簿坐镇,自己带几十名士兵返回郡府,顺便查看城内的治安。

    此时的朔平城已经人人自危。薛府虽然安排人手在各坊巡逻,但许多人出工不出力,即使眼前发生抢劫甚至更严重的事,薛府家丁也经常装作看不见、直接掉头。

    杨增对此早有耳闻,但守城已经耗费了守军的所有精力,实在没办法管治安。薛府的人极不靠谱,但只要他们不闹,城内治安就不至于完全失控。

    治安问题无力处置,对刺客的调查自然也毫无进展。

    第一天搜查的时候,刺客早就跑的无影无踪。此后几天刺客没有活动,无法捕捉刺客的线索,或是当场抓住刺客。这让杨增在回郡府的路上始终戒备,中途遇到组队抢劫时,更是直接派出十个人用强弩将抢劫者射杀。

    《律令·劫盗律》虽然规定——抢劫者斩,但通常还是要抓起来再说。几十名卫士无法同时保护杨增和犯人,只能将犯人就地正法。

    回到郡府,杨增让卫士过两个时辰或是有急事叫醒自己,随后穿着铠甲坐到床边睡觉。没过半个时辰,房间外的动静就吵醒了杨增,门口的卫士撞开房门喊道:

    “府君快走,薛家的人攻击郡府。”

    多数卫士受到惊吓后逃离,杨增身边只剩下九名卫士,这九人带着杨增向偏僻的位置转移。离开房间五分钟后,薛义带薛府家兵冲进房间。

    杨增和九名卫士抢在薛义之前,从郡府北墙爬出。跳下后正好撞上薛义的五人巡逻队,十个人毫不犹豫砍向这五人。无人伤亡的干掉五名家丁以后,鉴于主路已经被薛义封锁,杨增等人只得放弃大路、沿小路跑向城西。

    听闻郡府遭到攻击,薛盛急忙带一千人赶到郡府,与跑出的薛义撞个正着。薛盛直接拉弓将薛义击毙,攻击郡府的家兵见状相继投降。随后薛盛给杨增送信,表示:

    “我的异母弟造反、攻击郡府,我已将他击毙,罪人将被抬到城西给您查验。我也会在城西城墙下,处决闹事家丁中掌管十人以上的大小头目,请您宽恕。”

    原则上,周国禁止世家豪强私自处决家丁,律令也要求父母亡故后将遗产均分儿子。实际上,此时的朝廷和地方均无力管制世家,为换取有实力的家族不闹事、甚至是配合朝廷,已经默许他们私自处决家丁。

    薛盛的信件只是给杨增面子,想守住朔平的杨增只能点头同意。不料杨增同意的回复还没传到,杨增遇袭的消息就已经散布全城。

    薛义的攻击使杨增只能冒险走偏僻小道。经过一处小巷时,五名刺客出现在杨增和他的九名卫士前后。卫士们和杨增拼命搏杀,但成功前进一百米跑到大路时,只剩下一名卫士和一名身受重伤的太守。

    即将倒下的卫士挡在杨增身前,用最后的力气向行人大喊:

    “保护太守,帮我!”

    路边的七名男女愣了一下,见卫士即将倒下时反应过来,拿起手中的锄头、盒子、木棍冲向刺客,一名女子拔出木制发簪助阵,没带任何物件的某男子也捡起石块充当射手。

    在杀向刺客的同时,七名男女继续高声求援。远处的薛府家丁紧急跑路,周边又有三十多个男人拿起锄头、木棒和砧板冲出家门协助。

    处在前方的刺客被人群合力击毙。后方的最后一名刺客见难以继续行刺、且确认杨增挨了两刀后紧急逃离。

    人群围住了倒在地上、被称为太守的披甲武士。杨增强打精神站起,请求众人陪他一块到一百步外的城西城门,有人想搀扶他,杨增摇手表示不影响活动。

    在城西告别护卫的人群后,杨增走上城楼。督战的主簿见杨增踉跄的走来,大腿和腹部都有伤痕、血液不断从伤口渗出,急忙上前搀扶并询问:

    “是谁让您受的伤?”

    “薛家。”

    “这...”

    “我再交代下后事。”

    “府君,看下医工吧,或许还有救。”

    相当晕眩的杨增不想再浪费口舌客套,自顾自继续说:

    “派人跟薛盛谈判,让薛盛暂代太守职权,稳住他。”

    “报,薛家...”

    这时有士兵冲进城楼报信,抬头时被杨增的伤情吓到。

    “你留在主簿身边,这模样不能跟任何人说!”

    “是...”

    “薛家怎?”

    “薛家押着一群人来到城西,说要在城门下处决罪人。”

    杨增听完后笑着对主簿说:

    “模糊了,看不到。”

    然后瘫坐在地,对身旁的另一位士兵说:

    “请薛盛上来。”

    三分钟后薛盛进入城楼,看到杨增的伤情后随即跪下,边爬向杨增边哽咽的说:

    “我那异母弟真该千刀万剐,府君有何吩咐?”

    “我走后,主簿穿我的甲胄立于城门,奖励帮我的百姓,以我名义发号施令;你掩护他,别让死讯传出。”

    “是。”

    “断气后把我放墙角,用草覆盖。夜晚和其他将士(一起)埋到城西。”

    “这...”

    “把我(衣服里放着)的玉石还给圣上...”

    “嗯。”

    “笔和简。”

    身旁的士兵急忙递上笔和竹简,薛盛为杨增摆好书写的案,杨增用他那极其颤抖的手,艰难的写下了——薛盛不死。

    薛盛意识到这四个字多半可以避免朔平薛家被朝廷族(灭),拆下竹简后恭敬的走到杨增面前,郑重的向杨增行跪拜礼。杨增没有再答复薛盛,他已经意识不清,小声的重复:

    “圣上...请宽恕我...圣上...请宽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