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华夏之五代十国 » 第12章 官兵接连失利

第12章 官兵接连失利

    随后,吴迥乘胜围泗州都梁城。

    十二月初五,李湘、郭厚本等引兵出战,最终,郭厚本、李湘战败被俘,都梁城陷。

    吴迥随即派人将郭厚本、李湘押往徐州彭城。

    都梁城位于淮口(泗水入淮处),乃漕驿要道,自此,漕驿路绝。

    随后,吴迥又率军围临淮城,只留下了数千兵力驻守都梁城。

    不久后,右金吾大将军、义成军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康承训率军抵达泗州,驻扎于新兴城。

    驻扎于宿州柳子镇的庞勋部将姚周随即率军朝新兴城赶去,准备攻打康承训。

    泗州新兴城。

    一名斥候慌张地向康承训禀报道:“禀节下,庞勋部将姚周率数千人自宿州柳子镇来袭。”

    康承训闻言便想到:我现在只聚集了诸道兵力万余人,我还是先退屯宋州,暂避锋芒,待诸道兵都到后再进军。

    于是,康承训便以寡不敌众为由,率军退至宋州。

    徐州彭城使府内。

    一名斥候向庞勋禀报道:“禀留后,日前康承训率诸道军抵达泗州,屯于新兴,姚将军率军前去攻打康承训,康承训以寡不敌众为由,率军退屯宋州。”

    庞勋闻言不禁轻蔑地说道:“康承训及诸道之兵也不过如此嘛,看来他们根本不足为惧。”

    庞勋随即又分遣诸将各率数千人南寇淮南道舒州、庐州,北侵河南道沂州、海州。

    庞军势如破竹,连破沭阳、下蔡、乌江及巢县。

    随后,庞勋部将张行简率军寇淮南道和州。

    和州历阳县刺史府内。

    一名斥候向和州刺史崔雍禀报道:“使君不好了,有数千贼人朝历阳杀来了。”

    崔雍闻言便惊惧地想到:有数千贼人,和州根本无力抵抗,若和州被贼人攻破,不光我会没命,我的家人也会没命。

    崔雍想罢便急忙对州吏吩咐道:“立刻带上牛肉、美酒,前去犒劳贼军。”

    “诺。”州吏领命而去。

    次日,张行简率军抵达历阳城外。

    历阳城内。

    崔雍对和州军下令道:“都卸下甲兵。”

    于是,和州军众将军便都卸下了甲兵。

    “打开城门,迎贼军入城。”崔雍随即又下令道。

    于是,城门守卒便打开城门,将张行简等人迎进了城。

    “我准备了宴席,还请将军随我前去饮酒。”崔雍低眉顺眼地对张行简说道。

    “前面带路。”张行简面无表情的说道。

    于是,崔雍便将张行简带到了饮酒处。

    “将军,此二人是我的弟弟和儿子,还请将军不要伤害他们,其余人等任由将军处置。”崔雍指着身旁二人,对张行简卑躬屈膝地说道。

    “没问题。”张行简爽快地答应道。

    随后,张行简便命部下在历阳城中大肆劫掠,杀士卒八百余人。

    闰十二月初十,泗州刺史府内。

    辛谠向杜慆请求道:“使君,如今泗州援兵已绝,且城内粮草殆尽,人皆食薄粥。谠请求前往淮南、浙西求救。”

    “嗯。”杜慆点头同意道。

    是夜,辛谠率敢死之士十人,执长柯斧,乘小舟,潜至吴迥军设置的水寨前,用长柯斧砍破水寨而出。

    次日清晨,庞军发现水寨被砍破后,吴迥便派出了五条船前去追击,同时还派出了五千人夹岸追击。

    吴迥派出的五条船都是大船,行动没有辛谠所乘轻舟速度快,辛谠远远甩开了吴迥军三十余里。

    闰十二月十四,辛谠抵达淮南道扬州。

    扬州淮南节度使府内。

    辛谠向令狐綯请求道:“泗州粮草殆尽,还请明公施以援手。”

    “没问题。”令狐綯爽快地答应道。

    随后,辛谠又朝浙江西道润州赶去。

    闰十二月十五,辛谠抵达润州。

    润州镇海军节度使府内。

    辛谠向镇海军节度使杜审权说明来意后,杜审权便说道:“由于许久没有泗州的消息传来,又有传言称泗州已经被贼人攻破,因此我才没有发兵救援。既然泗州未破,我自当救援。”

    于是,杜审权遣押牙赵翼将甲士二千人,与淮南共输米五千斛、盐五百斛以救泗州。

    与此同时,羽林将军、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戴可师率军三万渡过淮河,来到了淮南道。

    张行简等庞军诸将得知戴可师率三万大军抵达淮南道,于是纷纷舍弃了占领的淮南之地,率军退回了徐州。

    淮南道戴可师营地。

    一名斥候向戴可师禀报道:“禀节下,淮南境内贼军皆引兵退去。”

    戴可师闻言便想到:那我便先夺淮口,再救泗州。

    于是,戴可师便率军朝着都梁城进军。

    闰十二月二十三,戴可师率军围都梁城。

    此时都梁城中只有千余兵力,城中守将见官军势众,自知不能敌,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妙计。

    都梁城守将随即在城上向戴可师再拜说道:“将军,我正在和都头商议出降之事,还请将军稍待片刻。”

    戴可师闻言大喜,当即便引兵后退了五里,等待着都梁城内的庞军出降。

    是夜,都梁城守军趁夜遁逃,将一座空城留给了戴可师。

    次日清晨,戴可师营地。

    一名斥候向戴可师禀报道:“节下,贼人昨夜已经逃,现在都梁城就是一座空城。”

    戴可师闻言便沾沾自喜地想到:贼众畏惧于我,所以不战而逃,我兵不血刃便夺回了淮口,看来贼众根本不足为惧。

    随后,戴可师入驻都梁城,戴可师自恃新胜,便没有设下防备。

    濠州。

    一名斥候向庞勋部将王弘立禀报道:“禀将军,戴可师据都梁,恃胜不设备。”

    王弘立闻言便欣喜地想到:今日艳阳高照,明日清晨淮河两岸必起大雾,我可趁机疾径奄至,纵击官军。

    次日清晨,淮河两岸果然起了大雾,王弘立率军在大雾的掩盖下迅速杀至都梁城。

    官军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列阵,很快便被王弘立率军击败。

    一部分官兵死在了庞军的刀枪之下,一部分官兵在逃跑时慌不择路,跌入淮河溺水而亡,只有数百名官兵侥幸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