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魁歌行 » 第十八章 土豆,土豆(三)

第十八章 土豆,土豆(三)

    原本自己正打算用这个土豆堵住悠悠之口,看谁敢说自己忧宠过甚。得皇帝赞赏而欣喜的时候。李周这一封奏报,无疑表现出自己急功近利,讨赏心切,竟然连一个县官都不如。人家知道要验证一下具体成效如何才打算上报给朝堂。结果你许巡抚一插手,因为急于表功,连一个小小县令的稳重都没有。

    客店中,一个中年人将四周能搬动的家具,物品一一摔在地上,脸色狰狞,冒着血丝的眼球暴起,似乎要吃人一般:“李周小儿!欺人太甚,无耻之徒!!”

    ……

    小河村村民对于唐明还是有成见的,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确定,是唐明得罪了县令老爷,这才牵连到了村子。若不是许村长拦着,说不定就有人要绑着唐明去谢罪。在被管控的在几天里,村民生活带来了很多不方便,有怨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唐明看着本该找自己听的故事的孩童,还没进屋门,就被自己的父母强行拉回去,生怕和唐明有过多的交涉。

    “再没有个信,我恐怕要被村民沉塘了。”唐明悠悠开口。

    “怕什么,有我在呢,他们动不了你,一群蠢人,和他们解释不清。”富叔则在一旁愤愤说道。

    这时,许村长正小跑过来,嘴里喊着:“小唐,富金贵,快去村口领旨!快去村口领旨!”

    小河村与县城的唯一进出口,已经有大批的村民聚集在此,最中央一个宦官打扮的人正站立当中,手里捧着被太阳光照得闪眼的圣旨,十分惹人眼。

    宦官身后侧,站着李周李县令,见正主来了,宦官用则尖锐的声音高声开口:“小河村村民唐明,接陛下御旨——”

    听到这话,几乎所有村民应声跪地,唐明一开始还不打算跪呢,结果被富叔一脚踢中膝盖,这才一个踉跄蹲在了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小河村村民唐明,发现良种有功,赐黄金万两以示嘉奖。愿其勤劳逸苦,孝亲爱国。钦此!”太监的声音高亢而尖锐,几乎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唐明在被富叔扯了扯衣角后,赶忙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应声答道:“小民接旨。”

    经过这一个小插曲,围住村子的士兵也都离开了,唯独富叔家后那一小块土豆培植田还有一两个人站岗,不允许任何人踏足。村民从原本的不安情绪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更多的是前来祝贺。富叔见来的人不少,便决定开一天的流水席与村民同贺。

    一张张桌椅摆放在屋子外,村民纷纷落座。有上餐食的厨子,有忙里忙外的妇人,有相互追逐打闹的孩童,好不热闹。

    而皇帝颁发的圣旨,正规整的放在屋子里最中央的桌子之上,供奉着,还插了三柱香表示敬畏。

    屋子人不少,许村长正一一向村民讲解圣旨是怎么一回事,引得一众人惊呼不已。

    富叔则洋溢着沐春般的笑容,与众人附和着。唐明也向前来祝贺的村民一一微笑表示谢意。

    原本唐明心里很高兴,当听说有万两黄金赏赐的时候,感觉这几天的遭遇和被霸占土豆的不快都消散了。可当发现所谓万两黄金也不过就是区区五百两银子后,心里的落差感还是很大的。

    不过也足够,五百两银子是普通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也挣不到五百两白银。许村长看到了唐明的神色,会意道:“莫要太贪心,这五百两可不少了,一个庄稼汉子,一辈子都不可能挣到这样一笔钱财。更何况还有圣旨,这东西可是可以传世的宝贝。”

    “是啊,是啊,富金贵这是前世报得什么福,竟能有这般好命。”一个村民附和道。

    富叔微笑道:“这都是我家小唐有本事,你也让你家小娃子得个圣旨后再来调侃。”

    这一天总得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唐明无论到什么地方,村民都唐先生,唐先生尊称着。甚至村民都不约而同的让自己孩子多和唐先生走动走动,唐先生是个有本事,有文化的人。

    唐明带着一个小斧头来到后山,砍了不少树木,摘取了不少苎麻。苎麻是一种草本植物,全体密被长柔毛,叶互生;托叶锥形,早落;叶柄长有毛;叶片呈心形,上表面粗糙,散生粗疏毛,下表面密被交织的白色绵毛;

    之所以如此了解,唐明在上大学的时候特意留意过这个东西。它是古代仿制品甚至现代仿制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更是古代造纸都会用到的原材料。

    自己在大学就是个不爱说话的,与性格无关。整天对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很感兴趣,若说自闭之类的到谈不上,晚上在寝室里,与室友们也是无话不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不能说都通,都懂。说个一二还是可以的。

    甚至古怪奇谈,外星鬼事都可以与室友们瞎扯一宿而不知疲倦,男孩子嘛,不是美女也大多数是这样了。

    而现在自己想做的很简单,那就是造纸,造出更便宜,质量又好,更美观的纸张来。自己其实很早就有这个打算,这个世界所用的宣纸很贵,普通人家用不起,即便是富裕一点的也舍不得浪费。而普通人家所用的黄麻纸,不仅质量不好,还不透明,写出来的字没有更好的清晰度,也不易保存。

    纸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这毋庸置疑。而以前自己没有本金,想搞纸张不容易,本来打算,靠卖土豆积攒着一些钱再来做这件事情。不过由于皇帝给自己所赏赐的五百两银子,是足够了,也让造纸这件事情提上日程。

    富叔在听说自己要造纸很是不屑:“你怎么一直想经商呢?商人是贱业,不得台面的活。本以为你有了钱会去买书来学文化呢,不行不行。”

    对于商人的贬低和偏见与自己前世古代华夏的认知是一样的。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看不起商人,认为他们是一帮吸血虫,不劳作靠贩卖商品,轻而易举获利而多有鄙夷。可自己若向其解释商人在社会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老人家是听不明白的。

    “我不是要自己做,想给村民一个好的营生,增加点进项。”

    若要造纸,进行售卖得利,自己一个人做上不行的。要想有盈利,而且价格低廉需要的就是规模。把繁琐的制造工序进行流水化作业。也可以帮助村民在农闲之时多个手艺,多个收入。

    “不行,不行,你马上去县里买书,若还敢谈造纸,我打断你的腿。”富叔连忙摇头,说着话就要找棍子扬言要收拾不孝子。

    唐明见状只好赶紧逃走,若晚了屁股又得遭罪。既然得不到认可,自己还不如先做起来,等纸张做好了再去找许村长这个老家伙商量商量,富叔这里是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