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大华的进击90 » 第50章 城西村的变化

第50章 城西村的变化

    省城这边的新仙鹤公司营收就更不用说了,各地分公司的财务报表如雪花一样汇向公司,仅仅不到半天,销售收入就突破了4000万。堪称营销史上的一个奇迹。各分公司发来的文函里,提到最多的就是要货。

    有了钱的两家公司各种手段齐出,比如去各地电视台和各新闻媒体打广告;再一个,请名人站台;发展到只要是媒体,每天,上面都有他们的身影。反正,只要是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个事。反正,这些都是后事了哦。现在,他们还在为刚刚收到的业绩惊叹着。

    两边公司正在风风火火打擂台的时候,黎大华却在家里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董耀光经过快一个月的闭关,终于可以出门透透气了。家里黎箐箐昨天也结束了暑期的补课回家休息,不想再被抓壮丁的黎家兄弟不约而同选择了尿遁。强哥是一早起床上了一个厕所,人就不见了。黎大华还是善良一些的,至少还买了一个早餐给黎大姐吃了后才借口出逃的。不怪两兄弟的选择,实在是上次大姐的行为深深伤害了两个兄弟的自尊,---每次的出拳他们都没有赢过。

    这个夏天,城西村的变化还是蛮大的。沿着沙河路的两边,工业区那边的工厂因为效益下滑,有许多现在已经停产,工厂工人家属就想心思在家属区开店做生意。一些工厂领导就顺势把沿沙河路的厂宿舍后墙打开,扩建成门脸出租,这样,就形成了沿沙河路的一排门面。这条路是去往省城的必经之路,有了做生意的店面,日益热闹起来。城西村一些背对着马路的人家,看到对面马路的热闹,也想沾光,可是这边上马路还隔着三,四米宽的一条水沟。很多人家就搭一块长木板作跳板,连接两边,做起炒饭,卤菜,烧烤的生意来。因为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在对面工厂里上班的工人,一般晚上营业,又价格实惠,所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对面工业区的门面看这边的生意做得好,也改成晚上做宵夜,生意也不错。那些工厂里的工人师傅,白天有食堂吃,不管食堂里的饭菜味道如何,起码也是一顿,只有到了晚上,肚子饿了,食堂没有营业了,才会到外面寻一点垫垫肚子。现在夜市上吃食越发丰富,选择也变得多了起来,喜欢来逛和消费的人也就更加多了起来。

    一时间,这条自发发展起来的美食一条街是越发热闹,风头已经盖过了县城里其他的商业街。很多平日里在街上做些小生意的小摊小贩也过来找地方摆上一个摊位了。什么卖衣服的,卖游泳衣等用具的,卖夜宵冷饮的,儿童玩具的,等等应有尽有,来逛街的从村里人发展到市区都有人来了。

    在这种背景下,洪四新也把他的录像厅挪到了工业区的那一排门面里面。生意一开张,进来的人就愈发的多了,生意更加的红火。看到这条街上只有自己一家录像厅,天天里面挤满了人,洪四新决定涨价,从以前的五毛一个人直接升到了一块。有些老顾客提出反对,他说换了店面,房租支出也变高了好多,以前的票价已经维持不住了,要想录像厅继续维持下去,只得涨到一块了。那些看录像的抗议了一段时间,也就偃旗息鼓了。该来的还是继续来,不来的还是不来。所以,涨价后,生意就刚开始闹腾了两天,之后外甥打灯笼——照(旧)。

    生意好了,手里的活动钱多了,朋友也多了起来。以郭亮为首的一帮人整天都和洪四新混迹在一起,天天吃吃喝喝,遇到碍眼的人也上去踹上两脚。一时在小县城里无人不识,以前那个叫四子的发迹了,现在再见到可不能再喊四子了,最多背后叫一声,可不能让人听到。

    跟着四子的郭亮就是上次在桥头找过甘军茬子的长头发,当时有人叫他亮子,现在也要尊称一声--亮哥,很是收拢了一帮小弟。这帮跟着他俩的人,平时也没有什么油水,偶尔能抽上一支半支的香烟,再就是晚上宵夜的时候会多一双筷子。这样的待遇,那些小青年还趋之如骛。

    现在时间还早,一个睡眼惺忪的小弟从里面打开了录像厅的大门。不错,一些不愿意回家的小弟,晚上就睡在了录像厅里的长椅上,这样还可以帮四子在上午开店门。打扫卫生也是这些小弟,这些人平时在家都是偷懒耍滑,出来混社会还要干活,谁心里愿意啊?于是,这些卫生做的都是马马虎虎的,只要人能够走进去就成,反正,开机了里面都是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楚。

    四子和亮哥平时白天也不来,只在晚上收钱的时候过来一下。至于有些灵活点的小弟有没有在其中搞鬼,这就是人云亦云的事了。

    刚开始的时候,四子看到隔壁老板,还会敬支烟。再后来,渐渐有看录像的客人要买瓶水,或是要一包烟,他都找小弟跑腿,那些和他关系好的店家就会得些好。慢慢发展到,客人的中午饭他都负责了,这一条街的店家,有哪家和他不睦的,就基本没有生意了。偶尔有客人指定要那些被他打入黑名单的店家,他会跟人说他家卖的是老鼠肉,吓得人出了录像厅也再不敢去那个自己指定的商家了。这样,四子就成了所有顾客的消费指南。如果有别的录像厅进来这条街,他就支使小弟去捣乱,甚至堵门的事情都干得出来。直到同行撤出这沙河街,才会罢休。

    反正,相对那些左邻右舍的那些小商店和夜市摊子,四子的录像厅在这条街做的是天下无敌,唯我独尊了。这条刚刚出现的沙河美食街,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他的地盘。哪家来个新店开张,都要请他去吃个饭,再塞几包烟,否则,生意不会长久。时间久了,慢慢发展到街上所有的商店每月都要向他上缴个30,50的管理费。所谓的管理费,大家就你知我知了。

    沙河街的日益繁荣,催生出的就是打架斗殴的事情层出不穷。有些店老板一时解决不了这种冲突,就去求他出面,渐渐,这四子既然成了这一方的霸主。连带着,那个亮哥也是威风八面,人五人六的。

    从工业区出去的黄义红和甘军,这段时间也是再没有在这边露过脸。那些新跟四子的小弟,总是会在一些场合大声地说,哪天看到了黄义红和甘军,一定要打得他爹妈都认不出来。四子的录像厅现在也就成了这些无业游民们的大本营,一群人围在大门口,斜跨着腰,对来来往往的路人指指点点,显得很拉风,很多去里面看录像的人都觉得与有荣焉。

    黎大华陪着董耀光沿着这新出现的街道由南往北逛去,大早上的,许多店家都还没有开门,也看不出什么个样子出来。只是,这些商家沿着这沙河路一路向北,一边高,一边底。高的是工业区的综合楼,底的就是城西村隔着小水沟的自建农民房了。各有各的风味,也各有各的不足。

    城西村这边,进店都要走过长长的跳板。工业区那边,因为都是宿舍改成的门面,所以有的大,有的小,还有的直接就是一个厕所。两边对着,相映成趣。

    黎大华想象着,马路上的各种车辆呼啸而过,店门口摆着的各种餐桌上,人们杯盏交错,在这灰尘满天里,居然达到了一种视觉上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