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带着国粹去修真 » 第十二章 学习符箓

第十二章 学习符箓

    水满池塘荷叶香,

    熏风帘幕燕支凉。

    山窗昼永无人语,

    自把灵书看药方。

    夏日炎炎,天高云稀,风静蝉鸣。

    江南夏日酷热潮湿。让华兴有点想念前世的空调。

    华灵无精打采的趴在花园的躺椅上打盹。一丝阳光艰难的穿过桃叶间的缝隙。在华灵白嫩嫩的小腿上,留下一个巴掌大的光斑。

    八稚女光着小屁股在水池里扑腾,追赶着游在前面的小丑鸡。

    小丑鸡悠哉洑水,只在快被抓住时,双腿一蹬,就能划出很远。

    华公子盘膝坐在几案后的软塌上。一手半楼着华钟,一手持书。

    华钟坐靠在公子怀中,两腿伸直,膝盖轻晃。

    被公子的手抚摸的大腿有点痒。

    水系灵气聚拢在身边,不时被华钟吸收。

    这是华大公子发现的避暑的好法子。水系仙子身子冰冰凉凉的。

    华钟剥好一颗类似葡萄的水果。小手一握,便有冰凌出现。抬手喂到公子口中。

    。。

    华兴放下手中的《符箓真解》。

    揉揉太阳穴。

    符箓一道博大精深。

    不是短时间可以精通的。

    学习了三个月,此书快被翻烂了。也只是堪堪能够绘制几个一阶常用符箓。

    问题不是出在文气不能绘制符箓。

    而是出在前世今生思考方式的不同。

    本世修士,尤其是底层修士。为了修真资源终日忙碌。一般不会深入研究,都是照本宣科。

    前人怎么画,后人怎么学。

    能成功就得了,有失败就再画一张。赶紧卖掉兑换聚气丹,加快吐纳修炼。

    财侣法地。

    四个大字就是压在修士头上的四座大山。

    虽然修士寿元漫长,但修炼的每一层境界,都需求资源海量,永远不够。符箓为什么这么画,以后再说。

    日夜奔波又一年,

    不唯伤我骨毛然。

    何时月白风清夜,

    痛饮狂歌走百川。

    世界很大,我想出去走走。这句前世的名言,道尽打工人的渴望。

    幻想修仙,修仙人也一样奔波。

    但前世终究相对和平。致使诞生了科学家这个群体。

    受前世影响,华兴更喜欢研究符箓的本源。

    小小一张符纸,不过三寸。

    小可驱病辟邪,大可呼风唤雨。

    凭什么?

    最近研究刚刚有了些头绪。

    华兴学习符箓其实不划算,不能价值最大化。有伴生法宝在,符箓就从耗材,变成了技能。

    最佳的方案是购买。高级符箓可以竞拍。

    这样就可以省下大把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但,反正有本入门书,就随便看看。结果越看越上头。

    不知不觉间研究了三个多月。

    华钟见公子短裙下抚摸大腿的手不再作怪。起身揽袖研磨。

    华兴蘸墨提笔,在白纸上书写下一个新的符文。

    白纸上歪歪扭扭,符文已经上千个之多。

    符文虽多,归类起来也就几类。

    聚灵类:用以吸纳周围灵气的表达。

    储灵类:储存少量灵气。

    功能类:这类是核心,符文种类最多。是形成风雨雷电等等功能的核心表达。

    输入类:符箓和修士灵气、神识交换的接口。比如神识告诉火球飞向何处,指间灵气灌入,启动单元,用以激活聚灵类符文。

    输出类:符箓对修士的回馈。

    还有一种。

    防伪类:这是最近三个月给华兴造成最多障碍的一类。没功能,纯装饰。目的是防伪。给偷师者造成困难。

    所有有实际意义的符文,在激发时,都会有灵气波动产生。

    这也代表这个修真世界和前世宇宙没有本质区别:物质、能量、信息。

    修士修的就是精气神。精血是物质,灵气是能量,神识是信息。

    这上千符文,就是华兴这三个月的研究成果了。

    “唉,《符箓真解》收录的符箓数量毕竟有限。且大多都是一二阶。信息少,就难客观。”

    忽然想试试研究成果,验证下理论对不对。

    华兴换上法墨,符纸,符笔。

    “不就是汇编语言嘛。”

    分别画上,

    输入类,语音输入类,语音激活口号:天灵灵,地灵灵。格力快显灵。

    聚灵符文,

    储灵符文,

    功能符文:风。

    描述性符文:微、螺旋。

    符文间承启线条力求简明。

    收笔。

    两指夹起刚刚完成,还有点潮湿的符箓。

    开口

    “天灵灵,地灵灵,格力快显灵。”

    甩到趴在躺椅熟睡的华灵身上。

    华钟好奇观望。

    超级视线下周围灵气一阵波动。

    忽然起风,形成自旋。围绕着躺椅打转转。

    旋风无意间掀翻华灵裙子,露出粉色小裤裤,和白嫩大长腿。

    。。

    华灵迷迷糊糊抬头:

    “刮风了,要下雨了么?”

    脸颊换了个面儿,接着睡。

    露出被压得通红的脸蛋。

    还真成了。

    如果是这样,那我又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唉?为什么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