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谁还没有点野望 » 第29章 焙烙玉 一

第29章 焙烙玉 一

    除了工棚中多出的石磨之外,也多出了一些和石磨相关联的建筑。

    面粉作坊:一个用人力推动石磨将谷物磨制成面粉的作坊。

    水磨作坊:一个利用水力驱动石磨将谷物磨制成面粉的作坊。

    豆制品作坊:一个制作豆制品的作坊,可以将豆子制作成豆制品。

    面粉作坊和水磨作坊源义境并没有太在意,而豆腐作坊的出现则是让源义境喜出望外!

    看着在辛苦开垦农田的村民,源义境还是忍痛抽调出了一名妇女去建筑豆制品作坊,然后等作坊建造完成之后进行制作豆制品。

    古代对大豆的利用是多方面的。在汉代以前,大豆主要是作为食粮,汉代开始用大豆制成盐豉当做副食,还用大豆合面制酱,用鲜豆芽作蔬菜,《齐民要术》还引述《食经》中的“作大豆千岁苦酒法”,“苦酒”即醋,说明至迟6世纪时已用大豆作制醋原料。

    关于豆腐的明确记载,始见于五代末至北宋初学者陶谷的《清异录》。说其“洁已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

    有关以大豆榨油的记载,始见于北宋《物类相感志》,说明至迟在北宋以前已能生产豆油。此外,《本草纲目》中又有豆腐皮的记载,说它是“入馔甚佳”的食品。

    自汉代开始,大豆已逐渐转入“蔬饵膏馔”之列,而成为人们食品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尤其是在深山之中,无法获取大量的鱼类食物,再加上野生动物也不太多,获取蛋白质的来源严重不足,如果将大豆制作成豆制品,那么都可以让领民们获得更多的蛋白质,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可是有人就会说了,那些豆制品也是豆子做的,我难道就不能直接吃豆子吗?

    那面粉是小麦做成的,你会不会直接去吃小麦呢?

    那些没有经过加工的豆类食物在肠道内被益生菌发酵后产生气体,使肠道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经常放屁、肠漏等现象。

    而在古代时候时,虽然大豆的营养非常丰富,但也只是作为一种副食和战马的饲料,并没有取代粟小麦、水稻成为人们的主食。

    直到豆腐的发明之后,人们发现将豆子制作成豆制品之后,不仅不会出现副作用,而且还能够为人体补充大量的蛋白质。

    在意识退出箱庭世界之后,源义境看了看在一旁跟着小姓们学习的几名家臣和他们的家人,然后说道:“元吉、秀家,你们去取一些竹子和绳子过来,政信,你去取些黏土,然后在带些水过来,我需要制作一些东西。”

    “不知道殿下想制作什么东西?”

    “我想制作竹枪、竹弓、竹箭,然后看看能不能烧制成陶器。”

    几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分散在训练场四周,不仅给周围带来了光明,还驱散了山间的寒冷。

    佐藤政信到黑暗转了一圈就带来了一些水,而源义境也趁着佐藤政信的掩护取出来一些制作陶器的黏土。

    陶器是由黏土或以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

    陶器最原始的功能就是用于贮存食物,陶器是一种透气性很强的材料,可以让食物保持新鲜,防止霉变。

    陶器还可以用来烹饪食物,如炖、煮、烤等,陶器烹饪的特点是热量均匀、温度升高缓慢、易于控制火力,能够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原味,同时,陶器还可以使烹饪过程中的水分得到充分的保留,使食物更加鲜嫩可口。

    陶器的功能有很多,但这都不是源义境想要的,源义境真正想要的是焙烙玉和焙烙火矢!

    托和中国一衣带水的福,日本接触火器比其他许多国家都要早。早在1274年的文永之役中,日本人就在与入侵的零星元朝军队的交手中,见识过了宋金式的手铳和震天雷(铁烙锥)。远胜于和弓穿透力的火铳和能把数米之内敌我炸个血肉横飞的震天雷,给日本人极大的震撼。战斗结束后,日本的工匠们迅速展开了对这些先进武器的仿制工作。

    但受制于日本的资源、生产力与环境,对于元军新式武器的仿制工作推进的非常困难。竹制火铳的制造和普及,很快因为性价比太差被放弃了。震天雷所需要的坚固而薄,有较强密封性和较多破片量的铁壳,在日本,也是个又贵又难造的东西。

    虽然日本人造不出来金属,但不意味着不可以用其他材料制造雷壳,当时的日本制陶产业已经十分发达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许多用陶土烧制的用具。

    用陶来制造一种密封性较好的雷壳,也因此成为了几乎唯一的选项,经过长期的尝试,终于以一种日本特色的煮茶器——焙烙为原型,制造出了一种薄厚适中、强度靠谱的雷壳,然后和日本自产的火药结合,焙烙玉就由此诞生。

    武士们将陶具绑上绳子,然后通过圆形摆动利用离心力投掷,在理想效果下,不仅能够杀伤敌兵,同时也会引燃附近的木质结构。

    不过,被日本修改过的黑火药配方显然达不到他们的理想要求。

    不仅如此,薄薄的陶壳也无法承担尖锐的内容物和较大的自重,这让焙烙玉存在着爆炸和破片威力皆不足的先天缺陷。

    不过经常打仗的武士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合适用法,他们将填塞物内塞入了更多的硫磺(日本拥有非常丰富的硫矿资源)和助燃药。

    当焙烙玉落地破碎时,内部的填充物因为剧烈碰撞和接触到导火索上的火星立即燃烧,疯狂喷射火焰和烟,这让焙烙玉的定位从原本的手榴弹变成了一种燃烧发烟弹。

    然后在将改装的“焙烙玉”放入大炮之后,就被称为“焙烙火矢”,而以铁炮佣兵团为人所知的杂贺众,在船上等使用这种武器而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