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替天行道:如意传 » 第四章 清风明月

第四章 清风明月

    “首先,做到平心静气”

    “先能感受体内有道‘气’存在”

    “然后试着捕捉导引至各个洞府”

    “使‘气’随左右脉运转”

    “每一功法都有自家运转的路线,注意各个‘关卡’”,

    “搬运似角力,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练‘道气’非是一朝一夕,不求你三年有何进展,如能至‘道气一层’,有个‘內视’,一则你可延年益寿,二则,下山也可察人病理,寻药导方,谋个生。最不济江湖谋算卦营生,你也算是有个着落。”

    从那天开始,老道便开始一点点交给邹如意些练功打坐入门式,还有一些江湖事,也防得邹如意修道修成个书呆子。

    老道,道不问名,只称呼老道颇不尊重,老道,道号“清风”,又名“凤卜子”,倒像是一个词牌名。他又有什么经历,暂且不表。

    邹如意在深山求道,每天雷打不动,一阳初动时,便在体内识穴认脉;二阳动时,肝气须潜藏;三阳动,肺经百脉通;四阳动,邹如意便开始晨起练“八部金刚功”,五阳动,准备早食,便开始一天功课。雷打不动,颇为勤奋刻苦,师徒两个倒也相处融洽。

    到了晚间,四阴动,肾精须保养,邹如意就开始练气“长寿功”。

    一早一晚,一阳一阴,颇暗合无极之道。

    清风老道先把道家四经传给邹如意《道德经》、《南华经》、《列子》、《黄帝四经》。先是要求邹如意熟读,背诵。

    因为邹如意“灵根”缘故,倒是省了熟读,可以直接背诵了。不过,清风老道还是要求邹如意每日大声诵读,虽不求甚解,但邹如意倒是在诵读之时,觉得有些暖意遍布全身,暖洋洋,挺舒服,也就不再留意,毕竟师父在这儿,还能出啥事。邹如意已然把老道当成真神仙。

    “知你看了些医书,今天也就对你传授些医术,医理。”

    “当然,道医不分,你也应该学点医术。”“以后遇到‘医家’人,道、医两家也算半个同道中人。”后半句没和邹如意说。

    “道医渊源颇深,自黄帝战蚩尤时,已经有传承,黄帝,乃古今第一人,各家渊源都能从黄帝查起。”

    “关于黄帝真尊,你先须明了他是得‘道’第一人即可,此‘道’是三千大道之源,与道祖之‘道’亦不同。”

    “《黄帝内经》言‘真人,提擎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寿敝天地也。’

    ‘至人,淳德全道,合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

    ‘圣人,天地之和,八风之理,可以百年而终

    ’‘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可延年益寿。’”

    ……

    “今日先把一些医理教于你,基本的识药采药,历代大德早已写尽,今我自编《药食图鉴》,你可观之一二,或有裨益。”

    “求道,求道,求的什么道?”

    “依我看,你先把琴棋书画茶工夫先学了去,这些‘显术’你懂了,‘密术’就随缘了。”清风老道,今天衣着深青色道袍,双目露出精光,目视极远,神游四海,神色颇异。

    邹如意在清风老道调理下,每日倒是不在嗜睡。不过老道也把他的“灵根”封住,让他不再有“超忆症”,学什么东西到显得愚痴,不过老道还是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节奏传授,也不管邹如意到底掌握几何,似乎在赶时间,有种时日不多的紧迫感。

    邹如意虽每日不再嗜睡,不过体中似多了一些小人,一开始以为是后遗症,叽叽喳喳,群英荟萃,也不敢问师父。

    不管邹如意清醒、睡着,小鬼们畅所欲言,似乎不在意邹如意这个‘外人’在。

    “笨死,笨死”这个小鬼总是第一个发言,黄肤,着土衣,圆脸。

    “就是,就是”这个小鬼就是他的跟屁虫,黑肤,着幽衣,方脸。

    “我来,我来”这个小鬼则是敢为天下先,红肤,着赤衣,尖脸。

    “搬运,搬运”这个小鬼总是慢一拍,蓝肤,着青衣,长脸。

    “别说了,别说了”可爱的小鬼最后总结发言,白肤,着金衣,鹅蛋脸。相同都是肚兜衣、朝天辫。

    某一天,邹如意像往常一样盘腿打坐,极远处白光一闪,刹那间,进入邹如意体内。那一天邹如意突破了“道气一层”,也就是老道说的,三年靠仙药、机缘、勤奋或可进入的境界。

    那一天,他就学会了“内观”,当日白光刹那进到体内,邹如意“灵根”不受控制的在他体内像游龙游走,像是刚突破土地的嫩芽,虽然微小,但是毕竟有了“仙凡”之别,质的转变。

    邹如意觉得体内有一道屏障突破了。目观四周,五官感受更加精微,身体奇痒无比,燥热难耐,外人看其脸色,红火火似朝阳初升,摸其身,暖洋洋似温泉沐浴。

    邹如意突发奇想,运用清风老道教的“内观”运转路线,“道气”游走一半,却停滞不前。越想静气凝神,越是不安定。越想越急,似要从静坐中醒来,脸上已经有了微微细汗。

    邹如意难道要从这番机缘中错过,这可是第一次把握到“道气”,若能存想时间越久,收益越高,以后大道流行,路也会更好走。且这大争之世,一步快步步快,邹如意既然已经踏上了求道之路,那么势必会有大道之争。到时候,你无伤人意,他有害人心。大道途中,有神仙伴侣,相依相益,逍遥物外;也有同道相害,抢了你的这番造化,送我直上青云梯。

    突然间,邹如意像是把握到了什么,想到平日里师父教给自己的功课,也算邹如意勤奋,虽然没了“灵根”加持,但是每日勤能补拙,时时存想道家四经。

    清风拂过额,暖阳照其身,也该是邹如意造化。刹那间邹如意想到平日里诵读的《庄子·大宗师》篇“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无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于天地;……”,邹如意反倒不慌乱,气息也越发平稳。

    “道,有情,我越是平心静气,导引‘气’流行,却越是求不得,不若任其自然,任此‘气’在体内‘逍遥游’。”,自是这番,邹如意不再执着“道气”按照导引流行,任其逍遥流行。

    邹如意误打误撞,第一次识破道法自然,逍遥无为之“道”。也是因为是第一次突破“道气一层”,若束缚“道气”流行,反倒不美,若是往后再是修炼“道气”还任其自然,怕就有反噬之害。

    不知过了多久,缓缓地,邹如意像是第一次睁开了眼,认识体内世界。

    邹如意审视一番,来不及感叹。体内情形,倒是迷迷糊糊看到一些,体内似星河点点,有亮的,有暗的,较亮的有数百,暗点则不计其数,颜色各异。

    忽然间,邹如意看到几个更亮的光源,仔细去寻,蓝似青天,红似焰火,白似银盘,黑似幽渊,黄似飞沙。

    邹如意就看到了五个娃娃脸朝天辫,小酒窝,肚子挂肚兜,肉嘟嘟小手小脚,看了忍不住让人爱怜,竟有如此这般玲珑剔透人儿。

    “啊,这是啥情况?”

    邹如意叫了一声。

    老道似乎感应到什么,来到邹如意身旁,掐诀,手印,口诀。

    遇事不决,封印解决。

    邹如意不出意外睡着了,又做了一个梦,梦里他是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喊道“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可恶老道,气煞我也。”

    一会似乎又是林冲雪夜上梁山“随我上梁山,反了昏庸无道朝廷”。

    一会又是宝哥哥梦游太虚幻境,“可卿、可卿”,一边警幻仙姑还说,“这可是我最小的妹妹。”

    “遭了,遭了”,黄土娃遁“地”而走,好似邹如意全身就是土娃道场,到处游走,不见有所限制。

    “咋办,咋办”,黑水娃最后停在五脏之肾藏,不敢去越雷池半步。

    “放心,放心”,红火娃还瞪了水娃一眼,也去心藏位置隐了下去。

    “发现了,发现了”,青木娃憨憨的,倒是像邹如意一般,去了肝藏。

    “别说了,别说了”,可爱白金娃冒头,掐着腰,游去肺藏。

    五个娃娃又开始开其群英会。

    清风老道嘴里道,“不对劲儿啊,这天地早就没了灵气,哪里能吸收灵气?”

    “而且我也没叫他如何吸收灵气转化道气?”

    “导引也只是“气”,没有涉及‘灵气’、更不谈‘道气’。”

    老道第一次在邹如意身上发现难以解释的情况。

    是的,邹如意靠着一道白光,误打误撞,突破到了“道气一层”。

    “难道是我在这个道场,布置了聚灵阵,他自己身体吸收?”

    “可怜老道我辛苦一生,道气九层,虽能神游物外,却也不敢离体太远,虽能搬运外物,却也不能隔空取物,不知‘宇,不识‘宙’,难堪时空之妙。这已是夺天地造化之功。”

    “可恨‘明月’臭道竟能筑基,不说其增寿几何?就是‘道’、‘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还说三年之约,把师父‘寻龙尺’,‘如意盘’,‘定风丹’这些归属取回来,唉。”清风老道叹了一口气。

    “他的道怎么能是正道?难道靠从了富贵人儿,有着扶龙之功,虽能指点迷津,却不顾善恶无端,靠少数达官贵人,救天下苍生,这‘道’难道才是正道?”

    “我且清心寡欲,无欲无求,寻善扶贫,救济黎民,以多数为根,就是行了‘错道’?”

    “可恨,可恨。”

    “道祖在上,您要毁我道心。”

    “这三年之约,我已是无望。难道一线变数应在如意身上?”

    “师父,您说的‘道’到底在哪?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道’?”清风老道喃喃自语。

    “可恨臭道‘明月’还收了一个女娃,说是她先天道体,且有仙丹灵药,已经到道气三层,才二七年龄,‘道’已初成,这是要我和如意双双落败?”

    老道一时间脸色灰暗,竟有一丝‘死气’缓缓冒出。都说“死气沉沉”,岂不知“死气”是人万念俱灰,从人自身出。有“盗家”靠修“死气”得道,不若为何有盗墓一脉,不谋墓中财,却盗墓中气。

    亦有武家所修之“死气”,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由“死气”转“活气”。即是“死气”也分,“活死气”、“死死气”之别。

    故曰各家各派所修缘法不同。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京都,近日,人间主巡游视察在外。观十里长安街,人声鼎沸,说不尽的富贵人家,道不完的风流韵事。亦有宣武、崇文、朝阳、阜成、德胜、安定、广渠、广宁等,各处风光不同,却都是繁华富贵人家。

    清风观,香火鼎盛。主殿有三座,分前中后三院,各建造一殿,坐北朝南。且有东西各殿,数十小殿。

    覌中人来人往,有丝丝“香火气”,从人头顶冒出,聚到了十方无极英灵道祖殿道祖琉璃身上。“香火气”有粗有细,虔诚的人,“香火气”就粗一些。也有只是表面叩首,心不诚的,“香火气”就细一些。

    不过还有些富贵人用金银俗物买“香火”供奉,竟也有丝丝效果。嘴里还说着愿,“别让我家黄脸婆再折磨我,还是‘小晴’听话些,”说完,竟有些“香火气”也飘到道祖身边,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香火气”是淡黑色缘故,竟进不了道祖身上。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明月道长,您说您道观为什么叫‘清风观’”,男子剑眉星目,温文尔雅,观之就晓达官贵人相。

    “呵呵,我师祖道号‘清风’,追溯到明万历年间,又是一段往事。”这道士,青色衣,登云靴,头有玉簪,腰别玉佩,手有拂尘,明月道长停顿了一下。

    “不过,再过些年就是‘明月观’了”,脸微露得意姿态。

    男子笑到“还有改观名一说,那可是要经过人间主点头的”

    “哈哈,那是必然。”

    “对了,明月道长,您当日提到的‘定风丹’真的有驻颜养生功效吗?”

    明月道长笑而不语。

    “玲珑,今日功课做好”声音传之后院。

    “好,师父。”,声音婉转空灵,未闻其人,听闻其声,就知女孩气质非凡。

    后院中,有道香袅袅,正对堂口挂了一幅道祖斩妖除魔图,往内近观,楠丝木屏风,如意百宝瓶,有道器数件。

    一个女孩,内衬白色素衣,外罩墨色道袍,头有木簪,着白色素袜,脚踩褐色道鞋,仙气飘飘。

    粉面红唇,柳叶眉,皓齿明眸,葱鼻素手,白玉藕膊,一颦一笑,惊艳非凡,竟不知人间有如此仙儿。

    “也不知道师父说的三年之约到底如何?”

    女孩盘腿,右手拖着下巴,左手半握放置丹田。一丝“道气”被她缓缓从百会穴进入体内,这就是“先天道体”,道祖追着喂饭。

    世间有仙姑,人美心也善。《周易·系辞》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想必这姑娘之家也是积善修福之家,也不知多少世修来的福报。

    而可怜的邹如意还在被五娃折磨着,一旁的凤卜子唉声叹气,苦恼着。这一对苦命的师徒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