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替天行道:如意传 » 第十八章 清风下山

第十八章 清风下山

    邹如意真是乐在其中,有师父教导,有五娃,有媚儿,每日修习勤恳,过的倒也十分充实。

    山中无岁月,修道无归期,不知不觉,邹如意和清风已经在“清风宝境”中呆了两月。

    这一日,清风道长对邹如意说道,“近日心中颇为不安,难以入定,掐指一算,天机茫茫,不可测,我须下山一探!”清风又道,

    “我且下山去,这个你师爷的‘清风宝境’,常人闯不进来,有修道之人过来的话,我也布了几个阵法,‘迷魂阵’、‘困灵阵’,一般练气七层以下皆不可窥视,你且放心。”

    邹如意没好意思问,“练气七层以上的识破阵法,强闯进来,我做何打算?”

    清风道长似乎是看出了邹如意疑问,“你虽有颇多造化,练气七层来了,你就束手就擒即可,和他说,可以先从头砍,这样一刀毙命,勿从脚下开始,不然,你虽未死,却更受折磨。”清风难得戏耍一回,半开玩笑道。

    昨夜清风道长和邹如意说了一般境界划分。

    “各家修道名称虽是不同,但第一层都是‘练气’,道家是‘道气’,农家是‘天地气’、儒家是‘五气’还有诸如‘浩然气’、纵横家‘和气’,盗家‘盗气’……”

    “莫要小看‘练气’层,只有将练气这层真正领悟,才能将后期境界真正打通。”

    “另外,就不得不提我道家的悟道阶层。我道家不仅需要修道境界,还须悟道阶层,二者配合才算得道。”

    “悟道阶层。第一层‘入道’,若能吸收天地灵气,就算你有了道缘,可以修道,之后便是积累道气多少,就可施法、书咒、符箓等就有了道气,才算灵验。”

    “你虽然是道气二层,实质上仅仅是道气增长,像一些符箓尚未习得。”

    “第二层‘求道’,就需要你学习道术,像符箓、卷轴、咒法等”

    “第三层‘问道’”,“是问你道心如何?你有了许些道术,求道之心是否坚定,不然学了道术,也是为祸人间。”

    “而明月臭道的徒弟,好似已经到了‘问道’境界,一心求道,道心坚定。”

    “第四层就是‘悟道’,就需要模仿世间万物育化流行,人间七情六欲你都要经历一遍。”

    “随后阶层,我亦是不太了解。”

    邹如意坐在蒲团上,想到昨日谈到的“境界论”。

    “师父,您说的练气七层,大概如何估算灵气多少?”

    “并无精确划分,世间万法,哪有等价,只说灵气积累,练气七层是你道气二层的数十倍灵气,不说威力大小,就是同等法术,他就能生生消耗死你”清风道长告诫道。

    “到了道气九层,就是筑基,有灵气转化成灵液。”

    “但是,像你这种,练气期就是‘玄黄气’,且转化‘玄黄液’,倒也说不真切,还须实战检验”,

    “且‘财法地侣’,都是实际遇到对敌,需要综合考量”,

    “目前大争之世,大乱将至,天地灵气徒增,且颇为混乱,我下山探些消息,或三五日就回来。”

    “我整理的符箓、卷轴、功法心得,都在屋内,你可多多观之,做些防身准备。”

    “近日,我颇感危急,不日或有灾事发生你我,我且早做准备”清风道长告诫道。

    不知为何,邹如意也有些心境不稳,似乎冥冥中,师父怕是一下山,很难再回来了。

    想到这短短一两个月,邹如意彻底从一个世间俗人,变成了山上人,有了修行资。

    因缘际会,真是不可想象。

    清风道长即将下山之际,又再三交代。

    “我现在只剩下我师父留下的‘清风宝境’,尚算一宝,且将如何摄放之法,也传与你。如果真有事情发生,这宝物或可以换你一命”。

    “师父,你且别再说了,搞得好像您一去不回了,您不就是说‘下山察察动静,短则三五日,长则一月,提前可为你我谋个生’,况且您已经‘道气九层’,随时筑基,世间哪有什么人,可以近你身”,邹如意脸含笑意,对着清风道长说道。

    清风道长也是微微一笑,“好像也是此理”,随后摇摇头,“你这顽徒,不可胡说,我下山后,你须更用功些,外家工夫,每日勤练,也可防身,不可懈怠!”

    “晓得咧,晓得咧!”邹如意故作小孩心性,为逗清风一笑。

    “我下山后,你且好好整理一番,你自身有何战斗力,或可以,寻些伤人猛兽,与其搏斗一番,增长些实战经历,下山后,不至于乱了手脚。”

    “晓得,晓得,师父快快下山,我在山上早日等您归来,再论黄庭呢。”如意催促道。

    “我看你是憋疯了,是不是想着我下山,你就没人管了,你可以逍遥一番?”

    “我且留下一道‘分身符’,内有我‘一魂一魄’,时时刻刻监督你,也可约束一二。”

    “啊,师父,别啊,我肯定乖乖听话,您不是有‘千里传音’嘛,我且时时刻刻向您汇报。”

    “就说定了,我留下‘分身符’”清风道长笑着抚着胡须。

    “顽儿,你这心思,我早知晓,嘿嘿,不想我也是从你岁数成长起来”

    说完,清风道长身轻如燕,就离开了“清风宝境”。

    一时间,一缕清风绕着邹如意转圈,远处有仙鹤对空长鸣,有涓涓细流声,声声入耳。

    又似乎,天地间,蓦地一片安静。

    邹如意听得师父最后的交代,颇有些小孩心性,“嘿嘿,师父,你原来也是个‘老顽童’!”

    他仔细回想着师父的交代,又想到当日,自己正在‘清风崖’打坐练气。忽然,心头一紧,从静坐跌出。心似针扎,颇为头痛。

    “唉,别杞人忧天了!”“抓紧修炼,有突发情形也好有些底气应对。”邹如意如是想到。

    邹如意盘腿而坐,仔细想了想,自己目前到底有何战斗力?

    拳法:“大成道意拳”(可伤人外身)、“大崩拳”(可伤人神识)

    有“五娃精灵”,暂不知其玄妙。

    “媚魇”:媚儿,惑人心,或可以出其不意,偷袭不备,毕竟修行再高,也怕板砖偷袭。(媚儿说道,如意哥哥,听我说,谢谢你……)

    还有掌握的不太熟悉的“困缚咒”一道、“聚灵阵”阵法一套。

    “‘困缚咒’针对于同等境界的修道士,可以延缓片刻,而对于境界比我高的则我更容易遭到反噬,对于境界低于我的倒是个不错的‘严刑逼供’的手段”,邹如意“嘿嘿”笑道。

    “‘聚灵阵’的话,师父说,可以聚天地灵气,加快我吸收灵气的频率,只是我体内‘金光’颇为霸道,倒是显得‘此阵用处不大。”

    “说起‘金光’,这才是我的最终底牌!我的一切因缘似乎都是从这里习来的。”

    “那一日,师父刚刚教了我些周天运转,我试着运转,不期就有‘金光’挤进来我的身体,直奔眉心处,就在这里安了家。”

    “且‘五娃’、‘媚儿’都怕‘金光’,‘五娃’真身应该是天地五行之精,境界颇高,竟然还奈何不得‘金光’”。

    “说起来,已经有两月不曾探游‘金光’了,今日且去一游!”

    自从邹如意上山,人间已经有三个月变化,上山时,还是孟夏时分,现在已经是孟秋末仲秋初时节,层林尽染,枫叶姗姗。

    农家正忙,儒家亦是科举大考前,第一次小考。

    纵横家忙着合纵,人间处处游走,游说世间众生,求个“和气生财”、“和家欢乐”。

    佛家倒是每日仍然参禅打坐。你看,那小和尚,打着哈欠,敲响晨钟,旁有樵夫看到,说道“小和尚,怎地如此累,晚上又想谁家娘子了”,小和尚,脸色一红,喊道“呸,‘酒色财气一场空’!”而一旁又有人说道“这么累,还是早早下山去吧!”,小和尚回复“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这是常理!”说完自顾自走了。

    京都,清风观,香火愈加鼎盛,道祖塑像,紫炁腾腾。

    “玲珑,《五千言》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何解?”明月老道,身着青色道袍,直领,大襟,衣领缀有白色护领。

    “回师父,我且作如是句读,‘道可,道非,常道’,此‘道’是为何?是大道三千?还是道祖所创‘无为自然之道’,我尚不知。但,此道亦可‘道可’,亦可‘道非’,此乃,‘常道’也!”

    明月道长,抚胡笑道“玲珑,其悟性,远超为师也!得徒如此,尚可,尚可。”

    玲珑和明月师父就在此论道黄庭,不觉已经天黑,外面有道徒敲门。

    “师爷,师叔,请用些素斋”,

    “且放下,去吧。”

    “是,师爷。”

    “师父,你说‘三年之约’,取回‘清风宝境’,那清风师伯,是不是也会来咱们道观。”

    “徒儿,怎么又提起‘清风’那厮”,

    “还有,勿要称呼‘师伯’,他可担不起!哼”明月道长把嘴一横,说道。

    “好滴,师父。”玲珑捂嘴一笑。

    您已经‘筑基’,‘筑基’之上,有何玄妙?”

    “‘筑基’亦是分九层,是‘灵气’化‘灵液’,一至三层,是将全身灵气都转化成‘灵液’,三层至六层,则是看是填充下丹田,六层至九层,则是需要完整填满下丹田。后即可结金丹大道,长生可寻”。

    “那师父您是现在筑基几层啦?”

    “堪堪一层,将要二层”,

    “道家出世,你可为道子之首,你有‘先天道体’,无须练气,灵气自盈,只需要‘求道’、‘问道’,悟道阶层,只要跟得上,你无须担忧灵气修炼之烦恼。”明月道长如是说道。

    “嗯嗯,师父,徒儿谨遵师命,且将‘清风观’跻身八大道观之首!且将师爷道宝,与我那师伯一同寻来。”

    “都说了,不许称呼‘师伯’!”明月道长,气呼呼道。

    “好的,师父。”

    “听说,清风歪道收了个徒弟,到时候你也羞辱一番!清风我来教训,嘿嘿,他那徒儿,你来教训!”

    “哈哈哈”,爽朗声音从清风观传出,惊起枝头喜鹊几只,“嘻嘻嘻”的叫个不停,飞向远处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