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替天行道:如意传 » 第三十章 初遇钟馗

第三十章 初遇钟馗

    一生一死,皆是常理。

    何为生?人间事即生,

    何为死?地府事即死,

    何为不生不死?有幽魂游历人间,有活人游历地府,不生不死,

    何为长生不死?天界事,寿于天齐,一元之数,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十二元之数,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年,可见天界之长生非不死,长生而已。

    邹如意,一日伏虎,被其反噬,尸骨无存。可见,长生路上,处处皆险,修仙求道,路路皆危,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不出意外,缓缓醒来。

    邹如意双眼猛地睁开,天地之间,茫茫黑幕,整个人只觉得神魂错乱,迷迷糊糊,不知所踪,又缓缓闭眼。

    不知过了多久,邹如意再次睁眼,神魂稍微放松,仍如一团浆糊,分不清东西,脑中线索,越理越乱,昏昏沉沉,不辨西东,再次睡去。

    又不知过了多久,邹如意睁眼,仍觉得一片黑幕遮掩,看不见东西,辨不了南北,不过神魂倒是恢复正常,可以感受周遭事物。

    邹如意缓缓放出神识,仅仅在身前三尺左右,亦是感受不到任何物件,只觉得自己好似在云端,他略微沉吟了一番,蓦地双手捏诀,脚踩三十六天罡步,口中敇令,“玄黄真炁,听吾号令,速开天眼!唾!”

    邹如意运转神识裹着玄黄气,向眉间游去,他就觉得眉心处,一阵撕裂感,缓缓一只竖眼出现在眉心,蓦地睁开。

    邹如意,终于感受到一丝丝不同,“天眼通,倒是颇有用处”,无怪乎,练气三层皆可以开,不过随着修仙境界提升,天眼威能不同,道家天眼,可以辨魑魅魍魉。

    若如农家天眼则可察天时,几时下雨,可查地时,何时收获,种植、采药等都需用到天眼功效。各家天眼通,各有妙用,且作后论。

    邹如意,天眼一开,环顾四周,这次发现自己立于半空之中,准确而言,飘于半空之中。他向远处眺望,阴风森森,似黑云压境,黑雾笼罩,隐隐约约,远处有一座城池。

    邹如意认定方向就朝着城池飘去,其身影缓缓飘动,脑中却思索不断,这里颇有些熟悉,一时倒也想不起来。

    忽然间,邹如意脑中念头一闪,“幽冥界”?!这里不就是当时刚刚随师父上山,一晚做梦,梦游至一处黑漆漆空间之中,当时走了许久,方才看到“幽冥界”,又看到诸多精怪和人,当时颇为震惊,还记得有一道身影,朝他喊道,“时辰未到,速回!”

    邹如意蓦地又想到,其刚刚在与一恶虎搏斗,没了右手,“最后,那虎朝我摇晃走来,不知是否将我吃了,难道真是死了?”,邹如意如是想到。

    看来那金光幻境之主,倒是颇为守信,让我锻体历练,有生死危机,没想到第一次就直接将我从到幽冥界,邹如意无奈摇摇头。

    他将天眼视线移到右手部位,不出所料,右手已经没有了,“那我其他部位倒是健全”,邹如意微微低吟道,“既来之,则安之罢”,他那里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头颅。

    邹如意飘至城池墙边,认了方向就朝城池门而去。

    他缓缓飘至城池门口,才发现了城池前有三座长桥,一座宽一丈,一座宽三丈,一座宽五丈。各桥头皆有阴兵把手,有无数人类、精、怪、妖、魔、鬼等排队上桥进出城池。

    邹如意还挺疑惑,桥并不长,生物却有无数之多,如何能容得下?

    他在一旁观察了许久,仍不解其疑,也就寻了三丈桥排队向前。等了许久,队伍并不见有丝毫动静,邹如意等的有些烦躁,就大跨步,越过众灵,就急急朝着城池门飘去。

    队伍挤挤攘攘,纷纷叫嚷,叽叽哇哇,各种语言,听不真切,

    “为何他可以插塞”,

    “无头,为何强行越过众人”,

    ……

    阴兵发现这边动静,就急急朝着这边飞来,原处却见又生出阴兵。

    阴兵,一身盔甲,不见面目,手持长鞭,鞭长一尺,幻化长短,阴兵口却不言语,长鞭一晃,只见朝邹如意袭来。

    邹如意躲闪不及,就被长鞭欺身,他心想到,在幻境中被幻境之主欺负,进入演武堂又被恶虎欺负,来到地府,连阴兵都能挥鞭欺辱,他愈加心生不满。

    长鞭还未近身,只见邹如意身上金光一闪,阻挡住长鞭欺身,阴兵见状,急急又朝着邹如意挥了数鞭,又有数阴兵,朝着邹如意飞来,急急出鞭。

    邹如意见长鞭袭来,说时迟那时快,长鞭已至身前,根本无躲闪空间,数条鞭影以袭至邹如意身上,又见金光一闪,长鞭攻势又被化解,且邹如意左手抓住长鞭,将阴兵长鞭夺了过来。

    邹如意变得有恃无恐,嘴里冷哼,“都来欺我、辱我,汝等且等着,他日必偿还!”

    但凡撂狠话,皆是无能辈。

    阴兵见状,就消失天际,不知所踪,但见原处又现阴兵身影,欲将邹如意困住。

    阴兵层层通报,“阴魂强闯孟婆桥”,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夜叉、罗刹、文武判官。

    刚刚传到文武判官处,有罗刹通报,“有阴魂强闯孟婆桥”。

    只见得此处司殿之中,殿门恢弘,门前各立四通天柱,柱上盘无数恶鬼狰狞,栩栩如生,仅仅听之,似有狞笑,桀桀之声传出。两柱有对联一副“判人间善恶,件件公平;审狱府真假,层层正义”,大殿外门上方,正悬挂匾“判案司”。

    殿内,巍巍幽冥,阴火无数,漂浮空中,愈发显得司殿昏暗。司殿寻常大小,却有阴兵、夜叉、罗刹无数,应是芥子空间,纳人无数,殿中阴风习习,不寒而栗。

    首席判官钟馗坐在司殿案头,钟馗,字正南,只见得他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方脸,着大红衣袍,衣袍上绣百鬼图。

    他正在处理公务,伸了伸腰,一手扶腰,一手扶脖,嘴里低吟,“秦广王这厮,就把难判之案,推到吾司,甚是为难,甚是为难!”

    外面通报忽至殿中,钟馗正巧今日坐镇,往常都是魏征、陆之道、崔钰文武判官几人商议案情,酌情处理,倒更似快捷。

    钟馗低吟道,“千年不遇,闯地府的事儿,上一次还是人间瘟疫暴乱,医圣张仲景强闯地府,其寿本有三甲子岁数,因感‘生灵涂炭,横尸遍野’,发大悲悯心,誓救人间病患,求得医方,后其人间寿却堪堪一甲子之数。”钟馗摇摇头,

    “一元终始,多事之秋,百年之后,有人间战场、瘟疫横行、万兽冲击,死人无数,就连天界亦是不能免难,众仙陨落”

    “不过倒是成全了地府”,钟馗无奈笑道,“也不知会有多少老朋友再也见不到喽”

    “今正好去瞧瞧,又有哪位俊杰强闯这鬼门关”,说完,钟馗就从案前起身,脑中浮现孟婆桥位置,瞬间即至,不过原处又有钟馗身形形成,继续俯身判案。

    邹如意正是得意处,嘴里叫嚷,“嘿嘿嘿,你能奈我何?”

    钟馗瞬至他身边,放出神识去探邹如意根底,不料却被层层白雾遮蔽,“倒有些手段”,有开天眼,才看清白雾,却又被层层彩霞遮蔽,“咦”了一声,“吾天眼连化神期都能查之,倒也有些玄妙”,

    说完,就拿出生死簿,其天眼观之,只见得,“邹如意,人间修仙士,练气三层,其寿不知,其父邹青云、其母吴素贞,其寿不知,有一妹,吴泸溪,其寿不知;生平事迹:一岁,染风寒,有咳病;二岁,高烧数日;三岁,被兽袭……”,

    钟馗低低沉吟,“其寿不知者,大都是有修为在身,且多在渡劫期,屏蔽天机,或是金仙转世投胎,或是圣人出世,可这一家人,其寿皆不知,怪哉怪哉”

    “一元之初,天界不会允许,唯有地府得利,唉,三界众生谁能逃得掉”

    “可惜,我的判官笔并未在身,不然倒或是可以细细查之,”

    “也罢,也罢,今日不若就做个顺手推舟罢”。钟馗有了判定,就缓缓现出身形。

    “汝这无头少手顽儿,却作扰乱三界秩序之事,尚不自知,一再犯错,该当何罪?”

    邹如意忽见眼前之人,面目狰狞,一袭大红袍,绣着百鬼图,却吓了一大跳,又听到“无头、少手”,又是一惊,又听到“该当何罪?”,更是一惊,真是三刻拍案惊奇。

    邹如意缓缓镇定下来,经历生死后,对心性磨炼上是极大帮助,微微沉吟,“大人,观您面目,不似贪官污吏,当是刚正不阿,不惧邪崇之人”,

    顿了顿,“大人,说我是‘无头少手’之人,却不知何来无头之说”,

    他接着又道,“您问我‘该当何罪’,却不知我所犯何罪?我仅仅是寻游至此,并不知此是何处?及不知何处,大人就强扣帽,不免有些霸道了些吧”,

    邹如意自是经历一番生死,心性有了改变,处处想要制敌于先,反客为主,掌握主动之势。

    钟馗望向邹如意,心中暗暗赞叹,“心性尚可”,便起了考验之意。

    “汝这顽儿,颇滑头些,吾面目狰狞,颇有自知,何来刚正不阿之说?”

    “汝缺了手掌,汝并无头颅,何来骗你一说?”,幻化出一面镜子,置于邹如意面前

    “汝虽不知身处何处,夺鞭之罪,却是事实,扰乱秩序,亦是铁证。”

    当邹如意看到镜中自己没了头颅以后,这才有些慌了神,心中暗叹,“我这是真魂归幽冥了”,还有很多事情没做,“爹娘之恩”、“师父之教”、“三年之约”……,

    他不禁悲从心来,便没有了争强好胜之心,缓缓说道,

    “大人,既知您面目狰狞,颇身居高位,我就断定您定是有才能之人,故此有了刚正不阿之言,”

    “您虽颇有些与现世主流审美差之颇远,不过奸邪之人望之既退,定是‘不惧邪崇’”

    “我虽有夺鞭之举,却是他先出鞭之罪,我算是自我防备,何罪之有?”顿了顿说,

    “不过,如今既已身死,倒也自由些,”

    钟馗见状,环眼微缩,虬鬓微颤,心中倒是多了些计较,“嘿嘿,小子,汝且有些伶牙俐齿,不过今日既落在吾手,又承汝捧,来了‘幽冥界’,何不秉烛夜游,他日投胎,倒也可以认清门路”。

    邹如意还欲与之辩难,钟馗所言倒是暗合其意,便缓缓说道,“大人,何来如此一说,小子罪过颇深,不过,今既来至您城,又承您邀,还望多尽地主之谊”,顿了顿又道,“若能将小子送回人间,他日小子自当邀大人共游人间,邀您赏月,何不美哉?”

    钟馗微微一笑,更显得面目狰狞吓人,能止恶人罪,能判善人冤。

    “小子,既有此言,还算礼尚往来,他日自当前去人间,与小子把酒言欢”

    邹如意,一听钟馗此说,便认为自己,或仍可回人间,倒是精神一振,“大人一定,一定,还怕大人嫌弃咧”,

    钟馗大红衣袍缓缓一抖,只见百鬼从衣袍中飘了出来,钟馗瞥了一眼邹如意,心中暗道,“倒是颇为镇定”。

    只见得其中一鬼,青目獠牙,绕着邹如意转了几圈,蓦地进了邹如意身上,邹如意微微晃了晃身子,却不在言语,既来之,则安之。

    今已经深陷于此,何来自由一说,前面所言不过是微微自嘲罢了。

    只是邹如意心中愈来加深对修为境界的渴望,对于毋使受制于人,愈加渴求,暗下决心。

    邹如意心中默念“天大地大,自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