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替天行道:如意传 » 第三十三章 李煜返程

第三十三章 李煜返程

    幽林深处,树叶沙沙作响,密不透风,一丝阳光唯有偶尔一瞬间能照在地面上,一阵幽风,愈发显得树林宁静。

    隐隐约约,前方有一人摇头晃脑,步伐先快后慢,渐渐越来越慢,慢慢低下头。

    李煜一边走着,嘴里碎碎念道:

    “我不是不救你,我能力有限。”

    “我才堪堪书气一层,连妙笔生花都算不上,又不像我的其他师兄。”

    “他们才是天之骄子,随便一手文章,就能博得满堂欢喜,二日就成了说书人明日段子咧。”

    “师兄他们赚得盆满钵满,衣食无忧。”

    “只是师父可怜我,才收我门下,有我这个阴影在,才能衬出师兄愈发光亮。对比手法嘛。”

    李煜低着头,边走边踢着脚下落叶。

    他一个人走在路上,越走越慢,嘴里终于不再碎碎念,只是神色愈发落寞。

    蓦地,他怀中跳出一支狼毫毛笔,笔杆呈青玉色,笔尾处有一个朵青色莲花,花蕊中心有点点粉红,点睛之笔,它一下子就跳到李煜后颈,似在给他挠痒。

    “哎呀,‘情欲’别闹了。”李煜被挠的直痒痒。

    毛笔听到“情欲”二字,顿时炸毛,急急就往后背下钻。

    李煜只得开口求饶:

    “青玉案姐姐,小子知错啦!求姐姐饶命!”

    青玉狼毫慢慢停了下来,毛笔蓦然化作一个青衣女子,未施粉黛,就有倾城貌。

    她眉心处有粉红三瓣莲花模样,缓缓飘到李煜耳旁,似在喃喃私语。

    李煜忽然间全身一震,其后又缓缓安静下来,双眼微闭,呼吸愈发平缓,一片青色落叶缓缓飘落,落在李煜脚下。

    ……

    豫府,内州,井陌村,一处庭院,翠竹幽草,荷塘红莲,鸟语花香,异香袅袅。

    正堂屋内,满屋书架,书架上满是书籍,有的似已经落下许多灰尘,有的书架则是时时勤拂拭。

    正堂门有画卷一副,画卷上正上有帝王坐于帝座,画卷中央,帝座下一人有双瞳,俯身造字,其字似兽行,又似狩猎,又似结网,画卷边缘处旁有数人,指点所造之字。右下角有眉批:仓圣造字图。

    画作两侧各有对联一副。上联:天雨粟,上苍垂象示字功;下联:鬼夜啼,举国欢腾庆文成。横批:万世文祖

    屏风后,有茶几一副,茶几上一壶茶,几个茶杯,杯中有茶香气飘出,师徒二人对立而跪坐。

    “煜儿,你所描绘出形形色色之人,若只分善类两类。”

    “有善的、有恶的、有善始善终、有善始恶终,独独没有恶始恶终、恶始善终。”

    “那些作恶多端的恶人,谁人不是善始,最终不过皆是归于世道所逼,身不由己。”苏叁子,头戴玉簪,一身青色衣衫,顿了顿,抿了一口茶,神色慈爱,望着李煜。

    “煜儿,你要懂得,之人虽是由你创,但落笔之后,这些人儿并不归你管喽。”

    “对于善始的,你要给他善终,勿使他误入歧途。”苏叁子又长久顿了顿,举着茶杯,许久并未饮下。

    “对于恶终的,你或许会感到失望,但是,他却时时刻刻提醒你咧,不要变成似他这般人物。”

    李煜跪坐在苏叁子面前,神色悲哀,眉头紧皱,双目隐隐有泪光闪闪,苏叁子望着李煜,满目心疼。

    ……

    寒冬腊月,呵气成冰,破茅草屋,一阵寒风吹过,茅屋中灶台上,唯一一个破碗,摇摇晃晃,咣当作响。

    一个身穿漏风补丁的少年,双手有冻疮,双脚破鞋露洞,脸上双腮红彤彤,头发乱糟糟的,随意生长。

    少年唯有那一双眼睛,始终明亮,双眼直盯盯的看着炕上茅草纸上文字,不畏寒风几许,只求得纸上文字动人心。

    时不时将双手放到嘴边哈气,然后再双手使劲搓热,手中尚温,急急提笔写上一段文字。

    “少年郎,锦衣玉裘,月下舞剑,好不惬意,剑光纵横,佳人侧面,暗送秋波,月光下,少年郎宛若神人。”

    一阵寒风拂过现实中补丁少年,少年冻得一激灵,嘴中哆哆嗦嗦说道,“不对,全不对,用情不深,文字何来打动人?”

    少年喃喃自语,就提笔把手中的黄纸上微微打了个叉,又似担心浪费纸张,就在一旁又写上眉批小楷一行“文字最忌无病呻吟,切记,切记。”

    “不过用来换钱糊口,倒是可以。”说完,少年一阵咳嗽,“嘿嘿”笑道。

    “这小节终于算是完结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换来下个月吃食糊口。”补丁少年微微叹气,摇了摇头,就起身卷起炕上书稿,微微哈气,冒着寒风,走出破屋。

    一阵寒风透过少年领口,衣袖,裤袋,窜进少年身体里。

    ……

    一处书局,有一外大门,两侧各有两个小门,门口立着两个石柱,石柱上盘龙卧凤,另有两副紫木板,板上各有一副对联。上联:行路万里浮游若梦,下联:读书百卷妙笔生花。横批:百家书局。

    门前有两个石狮,面露狰狞,震慑宵小,门口各立四个杂役,手持棍棒,眼神似秃鹰,来回巡游。

    仲秋时节,秋高气爽,一阵微风,轻抚少年,补丁少年急匆匆跑到百家书局门口。

    其中一名杂役看到补丁少年后,大步朝前拉住少年,一手持棍,急急开口,“小鱼儿,你咋又来了,不是说了吗?你的题材不符,主旨不明,家仇国恨,情情爱爱,落入俗套。”

    一名看门杂役都能说出如此专业术语,可见书局门前都是文化人,此语果然不虚。

    “铨叔,我已经大改主线了,写的是男上加男,定有市场,这次肯定没事儿,你就让我进去罢,温彬大官一定喜欢。”补丁少年神色祈求,哀求眼前着铨叔。

    书局内,主宾尽兴,主送客出了正堂屋门,步入院中,向着大门走去。

    “苏叁子师,你可定要常常光临寒舍,多多指导门下书生,如何书写文字,这些不成器的,就缺像您这般大家指导。”

    一位头戴素金官帽,大腹便便的官员落后半个身位,前面是一个清瘦老叟,一身蓑衣,一手持着斗篷,一手握着七彩莲花毛笔。

    老叟微微点头,就这此时,书局外争吵声响起,大腹便便的官员,面露不悦:

    “何人强闯,快快擒拿去。”

    身旁两武士微微抱拳作揖,“遵命,温师!”

    温姓长官,听到手下叫他“温师”,脸色露出微笑,嘴唇上一缕小胡子得意的跳动几下。

    温师和老叟齐步走出书局大门,老叟刚下台阶,就听到一旁声音蓦地响起:

    “温师,您定要看看小子的文章,情节动人,一路飞驰,男上加男。”

    少年还未说完,就被一旁武士堵住了嘴,一旁温师蓦然脸红,双手攥拳,咬牙切齿。

    补丁少年用力张开嘴巴,使劲咬了咬嘴前粗糙手掌,武士吃痛猛地收缩。少年大叫道:

    “温师,您可怜可怜小子罢,就收下这篇文章,我以后再也不写男女之情,家仇国恨了!”

    “这盛世人间,我粉饰太平还显不够咧!”

    老叟带上斗笠,微微摇头,嘴角带笑,瞥了少年一眼,正待转身离开之际。

    少年双眼一转,心里百转回肠。

    “温胖子亲自送到书局门口,这老头定非凡人。”

    少年就用力一踩武士脚,武士吃痛,少年猛地挣开束缚。

    补丁少年急急就奔现老叟身前。

    “扑通!”

    少年一个下跪,低手头,散发披肩,双手呈上书稿,嘴里急急叫道:

    “大师,大师,您掌掌眼,给小子看看罢。”

    老叟身边有一个青年男子,一身锦衣,腰佩玉环,手中摇扇,走起路来,泠泠作响,美人望之,就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貌。

    锦衣男子拦住补丁少年,微微摇头,手中纸扇,微微扇动,口中出声:

    “甚是无理,甚是无聊,拦门拜师,落入俗套。”

    老叟倒是并无言语,一身蓑衣,无风自动,又缓缓摘下斗笠,直勾勾盯着眼前补丁少年。

    蓦地,七彩莲花如意笔从老叟手中飞出。

    七彩毛笔在空中急舞,溢彩纷呈,有种种幻相,作出众生浮生绘,一幕幕情形蓦地出现,又蓦地消逝在彩雾中。

    一时间身旁众人都看呆了。

    许久之后,老叟微微点头,又带上斗笠。

    锦衣青年朝着老叟作揖鞠躬,“遵命老师!”

    “喂,小子,你看机缘不就来了。”锦衣青年,手中挥扇不止,蓦地一合扇,微微对着补丁少年笑。

    那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金风拂过面,让人如痴如醉,老叟收徒,补丁少年,咧嘴大笑,一副《秋风得意笑画》定格。

    一路上,补丁少年,围着老叟转来转去,嘴里碎碎念:

    “老师,我叫李煜,又叫小鱼儿,嘿嘿。”

    “老师,您且等着,我一定能写出一部传世佳作。”

    “老师,怎么称呼您咧。”

    ……

    深林幽境,一阵凉风,吹向眼前补丁少年,李煜缓缓回过神,眼角无泪,只是神色多了一丝落寞。

    少年喃喃自语道:

    “青玉姐姐,人咧,有时候连哭的劲儿都没啦,只有默默地,一个人蜷缩角落,无声无息,眼角含泪,含而未发,不敢苦出声音,连抽泣都怕打扰到别人。”

    说完,李煜转身就朝着邹如意方向走去,愈走愈快,神色恢复往日,嘴里碎碎念:

    “嘿嘿,青玉姐姐,我这算是报恩了吧。”

    “青玉姐姐,那他是不是欠我一个人情咧。”

    “青玉姐姐。”

    “闭嘴!”

    “得咧!”

    少年手中挥笔不断,青衣美人捂嘴偷笑,身后异相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