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所以,我想做个好人 » 第九章 要走的人留不住

第九章 要走的人留不住

    如意客栈。

    叶天因为宿醉的缘故迟迟没有醒来,脑子像是要炸了。

    起早出门的小弟们也没敢去敲他的门,生怕说错一句话他们的小命就不保。

    只有叶天知道,他被困在了梦魇中。

    梦中的黑白交界之处,那是他的心境所在。

    里面一面被黑雾笼罩,一面却是金光灿灿。

    一半是死去的元山白留下的执念,一半是如今占据着身体的叶天传过来时自带的。

    这份不寻常的心境让叶天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没人教过他该怎么去除心魔啊?

    他深知外力无法将他彻底拉出去。

    眼下的情况只能靠他自己的意志力,才能突破这层原身给他制造出来的屏障,否则他将会永远被困在这里,再也出不去。

    他努力回想着他这些天做过的桩桩件件的事,搜罗了一通却发现统共没几件好事。

    除了当日救下小孩儿,却没得到别人的认可,次日救下柳娉,多了一个累赘,后又救下了镖师的货物,现在又被迫收服了几个不知正邪的小弟。

    一个两个的,就会给他添麻烦。

    他恍然间想明白,换个角度来想这些又何尝不算是好事呢?

    元山白残留的意志果然还是影响了他,所以他才会分不清哪些是好,哪些是坏。

    他集中精神,把心中产生的那股杂念一点一点地磨灭掉。

    躺在床上的叶天额间已经布满了汗渍,鬓角处湿了一大片,眉头死死拧着不肯松开,牙关更是紧闭,若是凑近便会感觉到他的呼吸在逐渐变得微弱。

    “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不……不行,师父…我该怎么办?”

    “他们所有人都该死……”

    这道盘旋在叶天耳边的声音时而冷静,时而癫狂,搞得他多少有点精神分裂。

    叶天在心中默念着他熟记的经文,以佛之道逐渐平稳下来自己的心神。

    他的思绪转而从一片血泊之中跳转到另一个恍若仙境的地方。

    残留的记忆告诉他这里是元山。

    那里矗立着一座经年未修的破旧竹屋。

    地基盘踞在竹林与山水之间,透过山间的迷雾隐隐能想象得到这里从前是怎样的一副世外光景。

    仿佛能见识到隐居在这里的一位留着长白胡须的世外高人。

    很快,叶天在这座竹屋中见到了一张与他一模一样的脸。

    还是孩童年纪,除了眉间比他要多一颗血痣,其他并无两样。

    他意识到那是元山白。

    元山白的生活显得枯燥乏味,没日没夜除了无休止的修炼还是修炼。

    元山白只与他师父相处了一年的时间,却进步得飞快。

    一年后他师父因自身修炼的邪法反噬而亡,临死前给元山白留下了未了的遗愿。

    “一定要为你师母报仇……”

    脑海中的凌乱画面逐渐消散,叶天终于从梦中挣扎着醒了过来。

    他浑身上下湿透了,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

    头痛得厉害,叶天没再想太多。

    他换了身衣服从楼上下来,入耳的都是那什么陆将军回来的消息。

    有一桌人正讲得起兴,他在桌子前坐下,随口问了一句,“陆将军是谁啊?”

    那些人立刻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吵得他耳朵疼。

    叶天十分艰难地从中捡出来几句实质性的信息。

    据说这位将军从十五年前出征后再也没回来过,他不在京中,京中却没人不知道他。

    因为这些年他托人带回京的捷报几乎是不断,有他在的战场上从未失手过,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一位绝世好将军。

    还有可靠消息称过几日公主会从今年的上榜状元中选出一位驸马,不知道是谁这么有福气?

    陆将军与公主年纪相差不大,说不定是因此而回。

    听着听着他们甚至把陆将军跟公主拉起了郎,还是一场将军爱而不得的虐恋。

    接下去的没必要听了,叶天只了解到此,不得不佩服这位陆将军,能在边疆待十五年,已然有非常人一般的毅力,更何况从无败仗,是个狠角色。

    不过这些与他毫无关系,听一嘴就得了。

    不料那几人突然将话题一转,声音也低了下来,道是听闻皇城中昨夜发生了一起离奇死人案,而锦衣卫目前搜查出的线索疑似指向天工双盗,只是话说了一半那两个聊八卦的就不敢多嘴了。

    叶天也就听了一耳朵,没打算多管闲事,这事涉及得太广了,他是管不着的,没必要去硬逞自己的能耐。

    随便吃了一点就出门了,他还得去街上蹲活呢。

    他下楼前留意到柳娉房门锁着,人不知道又上哪去了,毕竟是拿了人家的钱的,他得关注保护好这位的安全。

    ……

    皇城。

    御书房。

    熏香袅绕,御案上的奏折堆积如山。另一旁的檀木桌上摆着精美的点心和茶水。

    新帝眉宇之间英气逼人,他正在批阅一本新呈的奏折,听见脚步声抬头看去。

    “陛下。”太监总管张德元恭敬地喊道。

    “什么事?”

    “启禀陛下,刚刚从宫外传来消息,说陆将军已经回京。”张德元答道。

    新帝萧嘉誉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脖子。

    陆家世代忠良,为国戍边数年,为国捐躯无数,功勋赫赫,他的父亲曾是先帝身前的御前侍卫,后又为先帝镇守南疆边境多年。

    陆澋自幼时就被封为小陆将军,后来随他父亲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他从十三岁起便带兵打仗,在战火中生存下来,十八岁的时候便成了威震四方的陆大将军。

    可以说,没有陆家,就没有现在的昭国。

    萧嘉誉沉默片刻:“宣吧。”

    “是,陛下。”

    太监总管转身离去,很快,一名男子走进御书房。

    来人一袭银色盔甲,肩膀处的红缨随风飘舞。

    他面容坚毅,眼神锐利,举止间透露着军伍里练出来的铁骨铮铮之气。

    “微臣陆某参见陛下。”

    陆澋拱手作揖,并未下跪。

    萧嘉誉挥手让他平身:“陆将军免礼。”

    他端起桌上茶杯喝了口茶,酝酿出一句开场白:“陆将军去西北这十五年辛苦了。”

    “能为陛下分忧解难是微臣的荣幸。”

    没多叙旧,萧嘉誉捏着茶杯开门见山道:“好,朕也不多说废话。”

    “朕问你,回来这半日可听说有关劫囚一事?”

    陆将皱着眉想了会儿,如实说道:“微臣只知昨夜有一伙人闯入了京城,却并不知那些人劫持了谁,也并不知是谁劫了谁,更不敢妄加揣测,请陛下明示。”

    萧嘉誉放下茶盏,缓慢而又低沉的声音从嘴里发出来:“是吗?”

    “是的。”陆将军情绪平淡的答道,“微臣一直在边疆镇守,不曾接触过朝廷事务,所以并不了解此事。”

    萧嘉誉盯着他,半晌才道:“朕知道了,退下吧。”

    “是,臣告辞。”

    待他离去,萧嘉誉的目光再次落在面前的奏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