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天地在人间 » 第三章 锁水连江增气运,池塘阵法有隐情

第三章 锁水连江增气运,池塘阵法有隐情

    这河神之事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原来在桓江派广发贤帖之后,许多人慕名而来,却仍然没有行之有效的法子。

    直到一年之前,一个道士来到桓江派,询问了症状之后,对韩正江说:“此乃神仙之事,药石无医。”

    那老道士看起来道骨仙风,说话不急不缓,颇有几分高人的意味。

    韩正江又在秦河河畔生活了许久,不知听了多少河中怪异的传说,当下便信了几分。便询问那老道此事从何说起。

    那老道缓缓道来:“你生于秦河之边,得河神相助,如过江猛龙,可呼风唤雨。”

    这话说得没错,他修行至证命,桓江派也算是江湖大派,在这秦河边上用过江猛龙,呼风唤雨来形容并不为过。

    那老道士又继续说:“然天下莫平于水,河神福泽不会永远落于你身。”

    韩正江听完也不禁暗暗点头。他身为一派掌门,自然知道,天下之事,有得有失,许多事不可强求。

    这还没完,那老道的叙说并没有停下:“河神于你身上降下一缕魂魄,赐你气运,护你周全。但世间之事总是祸福相依,魂魄在时为福泽,离时却要你性命。”

    “此话怎讲?”韩正江此时心中疑问,忍不住询问起来。

    “那缕魂魄自你出生之时便已伴随左右,与你早已不分彼此。对河神而言,收回的是一缕魂魄,对你来说,失去的是先天的阴气,此气无法通过药石补回。你体内现在阳气升腾,却无阴气调和,阴阳失衡之下,朝息自然失控。”

    听到老道士说到这里,韩正江也不免轻吸一口凉气。这事听起来神异,但他作为当事之人,已有些相信了。

    自己修行多年,身为证命境,他的洛流九天早已修至大成,绝不会无缘无故控制不住朝息。

    看了那么多的医师,都束手无策,认为他没有生病。这老道所说的河神之事,虽然神异,但情况都与自己十分符合。

    想到这里,他不免开口:“多谢道长替我解惑,既是神仙之事,那我也就不再强求。”

    “我这一生就算不是翻江倒海,至少也是见过风雨,即使就要到此为止,也基本没有什么遗憾了,只可惜还未见到我儿娶妻生子。”

    这桓江派掌门不愧为一代豪杰,此时面对生死,已是十分淡然,心中最放不下的,只有他的孩子。

    “不过,此事倒也并非全无转机。”

    谁知这老道说的话却是峰回路转,似乎对此事有解决之法。

    “哦?还望道长赐教。”

    听到事情还有转机,韩正江自然是要询问到底,毕竟能好好活着谁也不愿意死。

    “你之事从河中来,因水而起,解决之法自在水中。贫道有一阵法,可借河神之造化,既能恢复先天阴气,又能为桓江增加气运。”

    这道士的解决方式竟是阵法。

    “敢问道长,是何阵法?如何布阵?告知在下,必有重谢。”

    老道继续不紧不慢的说到:“此阵名为锁水连江阵,只需七处阵基各自挖出池塘蓄满水,便可成阵。”

    “阵基就在你桓江派的产业和势力之内,也只有在江河边上,此阵法才能发挥作用。”

    这布阵方法倒是不难,挖几座池塘就行。

    “锁水连江阵......”韩正江低声呢喃,若有所思。

    马上,他又问向那老道:“道长,此阵既是借河神之造化,可会引得神仙不满?到时候河神一怒,岂不是会殃及到这秦河旁边的其他人。”

    韩正江并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转机失去冷静,而是询问道士此等夺天地之机的阵法是否对他人不利。

    好在老道士轻轻含笑,手抚白须,向韩正江说到:“不用担心,我之阵法,威力还未大到惊动河神,贫道借的不过是河神一点点造化。这等造化放于河神身上,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那我就放心了,还请道长指点。”韩正江点了点头,继续询问。

    “可有贵派势力分布地图?”老道也没有拖泥带水,即刻便要帮助这桓山掌门指出阵基。

    弟子拿来地图之后,这老道士便圈了七处地方,和刚才说的一样,都在秦河旁边。

    “此番多谢道长,这是道长的酬金,还望道长小住几日,我略尽地主之谊。”

    韩正江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张银票递给那道士。

    “掌门不必多礼,你我有缘,酬金自不必,既得阵法相助,此劫可解。贫道告辞了,不必相送。”

    说完这老道士就走了,来时如何,去时就如何,这桓江掌门见此高人风范,心中的相信又加深了一分。

    这老道走后,韩正江便召来长老,说明了此事,前面三位长老年岁已高,经掌门一说,也觉得此事可信。

    六长老虽然年纪较轻,但也觉得此事可为,何况就挖几个池塘而已。他还主动将修建池塘的事情揽了下来。

    只有四长老没有说话,但他也没有反对。

    而五长老,此时就已经不在派中。在韩正江怪病越来越严重之后,许多医师束手无策。但在这道士来之前,有一名医师告诉桓山派众人,在古医书上有记载着一种药,名为青冥,兴许可以治掌门怪病。

    医书原文记载:“高峰极寒之地,天地逆境之中,劲草向阳而立,风雪皆不可侵。其叶小,茎粗,根深,须满,通体碧绿,不似人间之物,只存苍天之中,故称青冥。得青冥服之,可扭转乾坤,阴阳倒行。”

    作为掌门义子,韩天风自然没有放弃这医书中的希望,这医书里青冥生长的地方,只有北境符合,于是他便独自去北边寻药了。

    北境遥远,药草难寻,一年时间,这五长老都没有回来。

    ......

    时间回到桓江派掌门身死后,六长老面对弟子的疑问,没有太多情绪,而是继续叙说。

    “看来大家都知道,掌门得高人指点,布阵之后便可自行痊愈。”

    挖池塘布阵自然要动用大量派中弟子,所以桓江派并未对派中弟子隐瞒此事的来龙去脉,所以众弟子也是纷纷点头。

    “然而,昨日五长老突然归来,说是找到了传说中的药草,要掌门服下试试。”

    “掌门身为五长老的父亲,自然不忍心拂了他的好意。”

    “谁知中午掌门为五长老接风洗尘之时,突然捂住心口,表情痛苦至极,在众位长老面前,当场便去世了,事后医师说是朝息攻心而死。”

    此时,六长老终于是说出了掌门的死因。

    “六长老说的是真的,我们当时都在场。”二长老点头作证。一股回忆也涌上众长老心头。

    ......

    昨日韩正江和众长老正在厅中议事,忽然听到一阵急促兴奋的喊声从厅外远远传来:“父亲!父亲!我回来了父亲。”

    “我儿回来了,哈哈哈!”韩正江听到声音,立马就知道,是他儿子回来了,脸上露出喜色,正要起身,来人已到厅内。

    一个看起来饱经风霜的人出现在众人眼前,正是五长老韩禹风。

    他脸上带着喜悦,进入厅内后迫不及待的说到:“诸位长老都在啊。父亲,您猜我这次在北境高山上找到了什么?“

    “果然是五长老。五长老,你去了这么久才回来,真的找到那传说中的青冥草了?”

    “是啊,三长老,这次我一路向北,在那高山之上整整找了六个月,终于让我找到传说中的青冥了。”

    韩禹风一边说一边放下自己的包袱,又从从包袱中拿出一个木盒。

    而韩正江却没有关心那木盒,他此时的注意力都在韩禹风身上。

    “父亲,把这青冥草服下,说不定你的病情就好了。”韩禹风拿着木盒走到掌门身边,自顾自的开始打开盒子。

    “五长老,你刚回来,还不知.....“

    “好,我儿为我寻的药,为父吃了自然是药到病除。”

    二长老在旁边想要告知韩禹风那道士的事情,然而刚开口就被韩正江挥手打断了。

    “嗯?二长老你说什么?父亲且看,这就是传说中的青冥。”韩禹风没听清楚二长老所说的话,他从盒子中拿出了那株药草。

    但众人所见之物却不是医书中描述的那样通体碧绿。而是叶黄,根茎呈棕灰色。至于叶小,茎粗,根深,须满倒是符合。

    此时六长老发出疑问:“诶,不对吧,五长老,医书上不是说青冥通体碧绿吗?你这药草颜色不对啊。”

    “我刚从山上采摘此草之时,确如医书上所记载一般,通体碧绿。等我下山之后,再打开盒子检查时,便是你们看到的这样了。”韩禹风自己也不明白这草药颜色为何变化如此之快。

    韩正江却是放声大笑道:“哈哈哈哈,兴许是此草的特性如此吧,你们看这草,除了颜色不同,其他的完全符合医书所说嘛,肯定就是青冥无疑了。”

    “孩儿,把青冥给我,我服下试试。”说着便从韩禹风手上接过了那株草药,嚼着咽了下去。

    “果然是神药,我感觉此刻体内朝息澎湃有力又井然有序。”刚吃完药草,韩正江便对众人说药效强大。

    “恭喜帮主获得神药。”其余长老见此,也纷纷祝贺。

    “孩儿,去了这么久才回来,今日为父替你接风洗尘。“

    中午饭桌之上,觥筹交错。

    “都满上,我等同饮此杯。”韩正江此时十分高兴,正要邀一众人同饮,然而话音刚落,他突然捂住心口,表情痛苦之极,竟然连朝息都来不及运转。

    似乎是明白自己凶多吉少,这位证命强者看向韩禹风,眼中不舍,轻轻喊了声孩儿,然后便咽了气。

    “父亲!”

    “掌门!”

    一群人瞬间乱了套,急忙让人叫医师过来,医师过来后摇了摇头,只说了一句:“朝息乱行,攻心而亡。”

    众人心中疑惑,掌门之前虽也有朝息逆行的症状,但绝不可能严重到来不及运功。怎么今日会到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