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奋力拼搏那些年 » 第033章 空间开始养鸡

第033章 空间开始养鸡

    大车缓缓前行。

    寒风瑟瑟,李怀德用手指勾了勾衣领上的风纪扣,沉吟道:

    “编外采购员待遇倒不高,每月只有五块钱的岗位补助。”

    “不过有了这个身份后,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代表轧钢厂采购物资。”

    “因为这是计划外的物资,所以咱们厂在收购时,会比市价略高一些。”

    “在结算时,根据情况,还能换一些粮票、布票、糖票等票证给你。”

    “据我所知,像你刚才说的代销店售货员,本来就有收购物资的便利吧?”

    唐海洋颔首道:“确实有,不但可以收购农副产品,也能收购废铜烂铁啥的。”

    “所以你如果有这个门路和便利,咱们试着合作一段时间,怎么样?”李怀德商量道。

    “我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资,主要是为了保障厂里的招待,所以这活很轻松。”

    唐海洋呵呵笑道:“如果是年岁好的时候,这活确实轻松,但以今年的情况……”

    “知道,就是因为今年情况特殊,我才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搞物资。”李怀德实话实说。

    顿了顿,他沉吟道:“这样好了,我给你定一个采购物资数量的最低标准。”

    “比如每月你能采购到五十斤鸡蛋,那么编外采购员的补助,我就如实发给你。”

    “这条件很宽松了吧?如果你每月连五十斤鸡蛋都采购不到,那么你说有门路,就是在吹牛了。”

    “其它东西,比如香菇、大蒜、粉丝、腊肉、香肠、活鸡活鸭啥的,你看着办就是。”

    唐海洋点了点头,微笑道:“五十斤鸡蛋是小意思,条件也确实宽松,多谢李厂的提拔和信任。”

    “我个人是没多大问题,但必须得回去跟队长商量,征得他的同意后,才能给您回复。”

    李怀德开的条件确实不错,每月五块钱补助不算多,但赚钱的地方主要在物资交易上。

    而且这是合法交易,比哪些把物资折腾到黑市上去卖的人稳妥多了。

    因为交易的数量少,所以轧钢厂也能够承担得起各种用得上的票证,这很难得。

    如果不要票,那么价格不用说,毕竟是计划外的物资,肯定比市价更高。

    除此之外,唐海洋想着自己如果当了轧钢厂的编外采购员,倒是可以把代销店的岗位让给秦京茹。

    这样两人都可以脱产,不用再下地干活。

    那样的话,就算和秦京茹先成为事实婚姻,也是可以的,不用再偷偷摸摸在一起。

    至于今后孩子的户口问题,唐海洋相信他和秦京茹都在编制门口了,也一定能找到那临门一脚的机会。

    李怀德笑眯眯道:“这是应该的,我盼着你给我回信儿。”

    ……

    早上七点多钟,温和的阳光偷偷从云层中冒出来,洒向大地。

    京城早上的空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清新好闻。

    浓郁的屎尿味和煤烟硫磺味儿交织在一起,十分刺鼻。

    这个年代,房间内大都没有取暖设备,没有煤气,没有厕所。

    有的是两代、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挤在一个或两个小小的房间里。

    一大片区域才有一个公共厕所,家家户户都准备的有尿盆。

    半夜内急,只好在拥挤不堪的家中小房子里进行。

    平时还好啊,赶上早晨上班时间,等待进厕所的人队伍排很长很长!

    唐海洋赶着大车进了城,看什么都新鲜。

    远处工厂那高耸入云的烟囱,散发着浓浓的气雾,近处墙上写着各种大字标语。

    道路还算平整,两旁的公厕前,人们排着长队,不少人手里端着屎盆子,或闷头不语,或有说有笑。

    一路过去,许多树上或电杆上挂着大喇叭,放着耳熟能详、激人奋进的歌曲。

    摩肩擦踵的工人如潮海般涌向工厂,将将要开始一天的工作。

    工人大都因缺少营养而面黄肌瘦,很少有长得胖的,不过精神状态都不错,个个斗志昂扬!

    衣着比农民好许多,不过也有许多人穿着补丁衣服,颜色几乎都是蓝绿灰加黑白。

    款式也都相差不大,穿着一样制式的衣服,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轧钢厂家属院儿门口,唐海洋停车下地,把大车稳住。

    “送你一张棉花票,就当是路费了。”下了车后,李怀德笑着说。

    唐海洋接过票一看,是五市斤重的棉花票,连忙递回去说:“太贵重了!”

    “给你就收着,我这人说一不二,以后相处多了你就知道。”李怀德微笑道。

    唐海洋犹豫片刻,点头把票放进兜里,眉开眼笑道:

    “李厂仁义,冲您这一点,不管咱们能不能合作,下回我过来一定送你只老母鸡。”

    “呵呵,你小子是实在人,那我就等着你送我老母鸡。”李怀德没有拒绝。

    寒暄几句后,双方告辞,唐海洋目送李怀德夫妻俩进了院子,才上车打马离开。

    一路无话,回到生产队,唐海洋把大车直接赶到竹编室。

    “我刚得了张五斤重的棉花,家里有鸡的可以来跟我换,一只鸡换一斤棉花。”他跳下车大声道。

    “先说好,我要一只公鸡和四只母鸡。”

    话音刚落,就有七八个妇女连忙围了过来。

    “我家换两斤!”

    “我家换一斤!”

    “……”

    不多时,五斤棉花就全被分了,大都准备买了加在衣服里。

    实际上用一张五市斤的棉花票换五只鸡,谈不让谁赚谁吃亏。

    因为近几年棉花大量减产,供应紧缺,很难买到。

    市面上一斤棉花在有票的情况要四块五一斤,票的价钱和棉花相当,甚至略贵。

    鸡的价格两三块钱一只,表面上比一斤棉花票便宜,实际上鸡更难得,都是家里的盐屁股。

    所以乡里乡亲的,唐海洋也没把价格限制的那么死,自己能得到五只鸡,今后就有无数的鸡。

    倒是鸭子和鹅,前段时间他去别的生产队,用粮食和猪肉,各换了五六只在空间里养着了。

    为防有变,几个得到票的妇女,立刻回家把鸡抓了过来,将票换走了。

    “这次没分到票的也别有怨言,下次有好事儿,我还想着大伙儿。”唐海洋笑呵呵道。

    他刚穿越过来帮生产队弄粮食,大伙儿分了,也没怀疑什么,这就是身份带来的便利。

    而且今儿乡亲们都知道他送了李怀德他们回城,肯定不会白跑一趟,这不好处就来了?

    把马车拴到一边儿,唐海洋跟秦京茹说了几句话,就提着五只鸡回到家,全扔到空间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