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能解答众生疑惑 » 第四十九章 学堂内的二王子

第四十九章 学堂内的二王子

    自人皇斩妖帝之后的几千年以来,人族共诞生了四位超脱,而妖族往往百年间方才诞生两三位九境妖皇,这使得现世的权柄牢牢被人族所掌控。

    许多人因此便认为,已经可以推进妖族与人族的融合,吸纳更多的妖族签订契约,增强人族的整体实力。

    毕竟千年前的魔族灭世之劫犹在眼前,增强现世的整体实力在道理上是说得通的。

    但仍有许多人激烈反对妖族重新融入现世,这些基本都有在妖界征战过的经历。

    沐浴过鲜血、见证过死亡的这些人坚持认为妖族仍是极富潜力的、极具野心的,妄图让妖族重新融入现世无异于引狼入室。

    两种观点争论不休针锋相对,而岑广无疑是反对的一方。

    但如今,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占据上风,纵使岑广是七境强者,但也无法阻挡滚滚大势。

    所以当他看到姜凇对妖族友善的态度,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姜凇见岑广不再那样的激动,便问道:“老师,那我们开始上课?”

    岑广点点头,说道:“好,我们开始上课。”

    “凝血境,考验的是你的毅力。而炼身境,则考验的是你的定力。在凝血境,我主要传授给你发力方式,这是武者最本质的能力。而在炼身境,我就要传授给你实战的技巧了。记住,要将发力方式融入到实战当中。”

    言毕,他便摆出了一个准备好的姿势。在之前的凝血境,他仅仅只依靠发拳,就将姜凇虐的不成样子。

    而今用上了各种武术技巧,姜凇已经想象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伴随着演武场内各种肉体与沙地碰撞的砰砰声,全新的课程以曾经的教学方式重演。

    ......

    结束了一上午的殴打,姜凇鼻青脸肿地吃完了午饭。

    稍微擦了一些药膏,便带着羊宛向学堂的方向走去。

    来到了雪堂内,他惊讶地发现,除了老师和小王子意外,还有另外一个人。

    正是裴王府的二王子,很是敌视他的裴志远!

    裴志远并非是故意来找茬,只是以哥哥的身份来看看弟弟的学习进度怎么样。今早见姐姐难得对文学产生了一丝兴趣,便想来看看弟弟对于文学有没有产生什么想法。

    当然,既然来到了这里,那顺道针对一下这个姜凇也就是顺手而为了。

    他当然不知道,今早他刚刚称赞过的优秀诗句,便出自眼前之人“之手”。

    裴志远假惺惺地说道:“好久不见啊,姜公子。”

    而后他故意看向跟在姜凇身后的羊宛,故作疑问地问道:“不知这位美丽的女子是谁?也是来上课的学生吗?”

    姜凇微微一笑,介绍道:“这位女子是与我签订了契约的妖族,今日只是顺道来陪我上课而已。”

    “妖族?”

    裴志远将他的声音提高了好几度,惊讶地说道:“如此神圣庄严的学堂,怎么能让妖族进来呢?妖族不知礼数,公子不会也不懂吧?”

    又开始针对了。

    姜凇早就有所预料,他对于未来可能的小舅子保有了很高的忍耐度,耐心地说道:“我认为对于文学来说,应该做到有教无类。无论想要学习的是人是妖,都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有的生命都有学习的权力。”

    听到姜凇一番有理有据的回答,裴志远不由得沉默了起来。他非常认同姜凇的观点,而身为一名儒生的他是绝不会胡搅蛮缠的,只得更换进攻的角度。

    “我听曾师说,公子学习文课的速度极快,现在已经开始学习科举考试的内容了?”

    他口中的曾师,正是正坐在一旁教授姜凇许久文课的老者,名为曾明初。

    曾师点点头,说道:“公子进步的确实相当快。”

    不等曾师继续发话,裴志远急忙说道:“不知公子在经义、文书、策论三门有什么见解。”

    又要使坏了。

    姜凇很想说,二王子实在是不太擅长害人,把使坏的想法都表现在脸上了。

    他回答道:“经义自有玄妙、《巫典》高深莫测,我掌握的实在不怎么样。”

    “文书乃吴国国祚千年孕育而成,短时间内我亦难以吃透。”

    “唯有策论,我在短暂的了解后,觉得还有些自我的理解。”

    “哦?”

    裴志远大喜过望,你往坑里跳就不要怪我了。

    对于吴国科举而言,经义只考察巫教的传世经典《巫典》,几千年的科举历史早已将《巫典》的每一处细节都考察到了,使得经义这一门如今早已翻不出花样,是三门考试中最简单的一门。

    文书考察诏、浩、表、判等文书的写法,行文结构虽然固定,但其中的内容却要以实际内容来填充,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和题目来锻炼学习,同时也需要不小的天赋,这一门难度算是中等。

    唯有策论,既不限制行文亦不限制内容,只求考生最大程度表达想法,对当前的时事政务发表见解。

    由于题目各式各样又无统一答案,这一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科举考试中最难的一门。

    “策论三题”不知道难倒了多少的考生。

    但今天,姜凇居然说他对于策论还有些自己的理解?你自己找死想丢面子就不要怪我了!

    裴志远兴奋地说道:“既然公子这么有信心,那我刚好有一道问题想要请教。”

    “请讲。”

    他随即说出了前些日子他写过的一篇策论,问道:“铁器的铸造乃是国之大事,优良的农具、精良的武器能保证国家的动力。但吴国的铁匠数量、铁器质量却随着时间不断的下滑,请考生提出自己的方法和见解,为吴国当前的缺铁现状提出良策。”

    铁器?

    姜凇对于铁器的铸造当然是一窍不通了,但幸运的是他前世曾经看过几个关于钢铁企业的运营方式,对钢铁产业的基本逻辑还是清晰的。

    他说道:“二王子,我字迹丑陋,就不用纸墨了,直接口述可好?”

    得到二皇子的同意后,姜凇直接铿锵有力地说道:

    “若想要改善吴国缺铁的现状,我正有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