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麒麟转世 » 六十五回 曹旺参加敢死队 派人联络狮子山

六十五回 曹旺参加敢死队 派人联络狮子山

    然而,自从曹旺曹宝玉听说了袁大人的音信后,知道表兄身陷匪窟还活得好好地,他不光激动心里也乐开了花!而且精神头也就来了。当一听说要派人去打救,他的表兄袁大人时,也就别提他心中有多高兴了,所以他不光十分热心,还坚决报名一定要去!守备傅成铎看到他的冲动劲,不由得就在暗中发笑。因为他不但是袁老爷的跟班,同时两人还有亲戚关系,原本为姨兄弟,由于他常跟随在袁大人身边,其实就是专门保护他的。若是把话说白点,他就是袁老爷的书童兼贴身保镖,所以,就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傅守备也只好得点头答应他去,再说不点头也不行,换而言之他会闹翻天的。

    书中说过,他曹宝玉是拜过师学过艺的,也有一身的好功夫,皆因为他小时候就酷爱武术,整天的想着习武,于是还离家出走到外面闯荡过几年。一个人曾跑到嵩山少林寺,要拜那里的和尚为师,求人家教给他武功,在当时不管他咋说,少林寺的和尚就是不收他。他没有办法就只好在周围附近,一边流浪要饭,一边到处寻求师学艺,但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那里还真投到了,当地民间一位武师的门下。一般学徒都是三年出师,可是他却连续学了五年,你还别说,他的功夫也相当了得!而一般人也不是他的对手。如今则就排上了用场,也使他的功夫有了用武之地,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运用了,这就叫来得早不如赶得巧,是好钢就能用到刀刃上,这就叫:

    学得好武艺,卖给官府用;

    到了关键时,就看谁最能。

    现在,离八月中秋也只有两天的时间了,常言说救人如救火,看来此事一刻也不能耽搁了。为了不打草惊蛇,傅守备就下令让千总黄建勋,于他挑选的五十名敢死队员,都抓紧时间做准备,单等到天黑以后立刻出发。你道:“为什么不立刻出发?非得等到夜里才行动!”

    诸位有所不知,原来他们怕走漏了风声,如果这一行动消息被敌人知道了,那对方就会有所防犯,恐怕到时候困难就多了。今天也正是八月十三晚上,其月亮也较为明,他们派出去的这支队伍,就由千总黄建勋率领,他们是一不扯旗,二不放炮,三不骑马,四不坐轿,人们全是徒步,悄悄行动,秘密进行。而且队伍在出城时,都要尽可能的不发出一点儿声响,意思还是怕惊动了城中的百姓,由于他们这支队伍,要去执行一项特别的任务,当天夜深更澜后,也就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夜幕中。他们离开了郴州以后,也就由小道童道悟引导,大家借着月光超小路、走近道,便向着千脉山方向开跋了。

    却说南方的晚秋天气还仍然很热,前方的道路虽然曲折,困难很多,事事又难易预料,可大家都是满怀信心!而不屈不挠坦然面对。到了八月十五的夜里,也是明月当空,还未到半夜子时,他们官军敢死队就已经赶到了,千脉山后的云崖峰下。大家都知道,他们这次来千脉山中,也是由小道童道悟的师父,静修观的老道士湘真子给指引的路,因为前天夜里,也就是八月十三的晚上,这支队伍就已经离开了郴州。他们按照事先定下的计划,一夜都在行走没让停歇,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停下来进行休整,也就是简单地休息和整理。

    不必说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出发前,带足了干粮和饮用水,准备饿了吃干粮,渴了喝凉水,然而,这一带又多属深山老林,在茫茫大山中又无人烟,队伍行进也不受干扰。他们经过的有时就不是路,甚至连樵子、猎人都没有到过的地方,所以,除了野兽动物还哪来的人影,真可说是林海茫茫,路断人稀!再说他们采取的又是昼伏夜行。也就是说,为了保密和不让人发现,官军队伍白天休息,夜里行动!因为他们非常害怕云崖峰上的土匪,如果在远处安插有暗哨,他们白天行军就容易暴露。一旦走漏了风声!有人回去通风报信,敌人有了思想准备也就遭了,到时候攻山就必然会遇到很多麻烦。

    他们这支队伍也是新组建起来的,起名就叫“敢死队”,人员全是好中挑好,优中选优,个个都精英和拔尖人材,有一点不合格就不要。于是,就在小道童的引领下,八月十四日的夜里首先来到了,湘真子师徒们出家的地方——静修观。那敢死队长黄建勋下达了命令,他让每一个队员都要谨慎小心,大家谁都不许弄出声来,在注意隐蔽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而且队员们进入道观后,就更不准吵嚷和大声喧哗!否则的话,一定要军法从事,再说他们个个都是军人,当兵的就有当兵的规距。说白了就是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令行禁止,只有这样,上到战场才能打胜仗。也就是说,谁要是违反了纪律就要受到处理,甚至还要被判决死刑!所以长期以来在军队里,就形成了一条铁的纪律,而服从命令听指挥,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

    此前说过,云崖峰虽然陡峭险恶,除了从前面那种上法外,后山也有一条极为险峻的路,但没人知道更没有人走过!可以说,也只有静修观的老道士湘真子,有一次为采摘一颗千年灵芝而走过。因为他在武学方面已入了化境,其功夫早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也修成了半仙之体,那怕十天半月不吃东西,也照样活命!什么翻山越岭,过壑跳涧,以及攀岩登峰,对于他来说,全都不在话下。

    还有人说:“他连大江大海都能去,如在水上行走,也和在陆地上一样!所以,又何况在此山区里,据说,就没有什么险峻能挡住他的,所以,有人便称他是“鬼影老道”和“山中雾云”。就说他采药走过的这条路,其实就是无人走的鸟道,就连山上的土匪强盗们,也没哪一个人能知道和走过,因为那里属于无人区,而且山峰林立又十分陡峭,若要行走,处处都是艰难险峻,有诗为证:

    山高林密无人到,座座险峰插云端;

    鸟飞不过兽难去,云雾常绕山腰间。

    倘若攀爬要登顶,悬崖峭壁挡面前;

    全为鸟道无路走,就和上天一样难。

    猿猴看到都发愁,困难重重又危险;

    迈步投足须小心,不然必进鬼门关。

    据说,这里由始以来,也根本没有人从后山上去过,就连这里的土匪强盗们,都不知道从后山能蹬顶,所以平时也没有人,去想去考虑这些事情,也一直长期疏于防犯。再说从后山上不但无路可寻,且就连飞鸟猿猴想要上山都非常困难,而官军敢死队的人,这回可真要吃苦了,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因为军人就得服从命令。既然接收了任务,就必须想方设法去完成,哪怕就是上刀山下油锅,不管是死是活都得上,要按他们的话讲,也叫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官兵们从上到下,不论是当官的还是士兵,人人都有吃苦耐劳精神!他们勇于克服困难不怕牺牲,个个都做好了准备,随时要和敌人拼命到底。

    从古到今,历朝历代的军队,都有一条硬性规定,那就是令行禁止,按他们话语也称是铁的纪律!那么,凡是参军从戎过的士兵,人人都懂得上锋的命令,对于军人而言又意味着什么?若要说穿了,就是军令如山!这为一条生与死的红线!人人要执行!是谁也不能够更改的。凡是在军队里待过的人,对于以上说法,一般体会都比较深刻,因此,上面下达的命令谁也不敢违反!其命令就是号角,命令就是红线,同时,也是给军人划出的底线,不管是军官士兵,谁都得执行,违者就用军法从事。也就是说,只要上面一下命令,让你前进就前进!让你后退就后退!让你去冲锋陷阵,哪怕是死你都得去!又是绝对的,也就根本没有讨论的余地。换句话讲,前边是刀山也得上!是火海也得冲!哪怕是粉身碎骨掉脑袋,你也得去认命!这就叫规距。

    却说那敢死队长黄建勋,从小道童嘴中得知到他的师傅湘真子,曾因采药从后山上去过!其实,这也是小道童说走了嘴,那黄建勋一听说就尤为重视,所以,他就不会放过这一线索。要说他也全是为了使队伍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和剿灭山上的土匪,所以他知道自已要做什么,和必须做到什么,于是他就虚心请教老道士,并让湘真子亲自出马去给带路。那老道士湘真子也深明大义,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别看他已年近八旬这么大,但是在山中行走却是如飞!哪怕是攀崖越障,全都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比如说,要翻山越岭和跨沟过涧,对于他来说都不在话下,而又是他的拿手好戏,且就连一些年轻人,以及那敢死队长黄建勋都如他!要问密决和原因,就是我在前面说过的,更简单一点讲,也许是他常年生活在这大山里,平时锻练出来的。

    前边说过,官军敢死队的人本是在,八月十四日夜里进入静修观的,他们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说实话,光让老道士师徒们管饭,恐怕都管不起和做不够吃。因为他们连口大锅都没有,多亏官军敢死队员们,大家都带足了干粮!所以,就只让湘真子师徒们,给烧些开水也就行了。而连续两夜急行军的官军队员,他们一个个都十分辛苦,待大家吃饱喝好了以后,下半夜就让他们在道观里睡了个觉!等到天一亮,也就是八月十五的白天。那队长黄建勋又让全部人员,其中也包括他自己,都通通离开道观在周围山上,自找隐蔽处休息睡觉,但是不能发出大的响声,要防止被敌人的探子给发现了。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说有云崖峰上的土匪,来办事路过这里或安插有暗探,得知了官府要派兵消灭他们,一旦消息泄漏也就不好办了,所以也就不得不防。

    却说八月十五这天,静修观里还和往常一样,整个白天都平静无事,等到了天黑,敢死队的人就吃完了饭,于是就有老道士湘真子给带路,由黄建勋率领着敢死队员,就开始出发上路了。那队长黄建勋率领的四十名队员,他们人人都有一种敢与敌人,死打硬拼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个个上得阵去都能勇于博杀,敢于和敌人拼命!并还能够克敌制胜。换而言之,就是都有一种掬躬尽粹,死而后已的信念,而且还树立了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决心,如果要说透彻点,他们这帮敢死队员,人人都有牺牲玩命精神。他们每个人都是誓死如归的豪杰,舍生忘死的硬汉!若换句话说,这些人也都是亡命徒,不光不畏惧敌人,敢于和敌人死打硬拼!而且还都有一种,定能取胜的决心和信心。

    他们这次行动虽然是在夜里,几十里的山路又不太好走,但是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热情和积极性很高,人人居想着要和敌人拼上命,则没有一个要拉稀打退堂鼓的。然而就在这中秋节的晚上,月亮也是格外地明,但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叫:“好月亮不如个赖阴天!”实际上也真是如此。也错不了是他们这些人,又有老道士的引领,还全属于他摸熟的路,可以说这千脉山中的山山水水,全都装在了他湘真子的脑子里,所以,他简直就是这里的一张活地图。这回由他当向导又是轻车熟路,要不然官军这支敢死队,还真摸不住大小头和来龙去脉,用一粗话讲就是弄不清,蚂虾到底是从那里放屁。且不说是困难重重要吃苦受罪!就单讲他们胡摸乱撞都找不到路,不光是任务完不成,还可能会在茫茫大山中,被困住出不去,或渴死、饿死、被毒蛇猛兽攻击是都有可能!其后果也难易设想。

    简短截说,他们敢死队的人借着月光,就在老道士湘真子的引领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励尽了千辛万苦,还未到半夜子时,就已经攀登到了,云崖峰后面的山根处。那老道士湘真子本是出家人,他直顾修道一般都不管人间事,更不用说要插手杀伐屠戮的战场,所以,他把敢死队带到之后就回去了,那千总黄建勋也没为难他。而人都是感情动物,人心又是肉长的,人们做事一般都会凭良心,他老道士一个化外之人,又恁大岁数了,还摸黑天为大家带路,敢死队的人应该感谢他才对。要说他老道士湘真子,这次还真是破例而为之!也不管是对官府、对黎民百姓,他都属于是格外施恩了,倘若不是深明大义和关心自已的两个徒弟,他也不会出头露面冒这个风险哩……

    咱们暂且不讲老道士湘真子返回去的事,就单说官军敢死队下一步的行动!常言说无巧不成书,来得早不如赶得巧。也就在老道士湘真子刚刚走后,这时候,就听到在云崖峰的前面,是金鼓齐鸣,杀声震耳,人马喊叫连天!而且火光也映红了南边的半个天空。原来不是别的事情,而正是狮子山上的人马,在制造声势佯攻前山!有诗为证:

    炮声隆隆响不停,战鼓咚咚催冲锋。

    但听人马一起上,到处都有喊杀声。

    原本狮子山喽罗,虚张声势在进攻。

    以上曾交待过,数日前,小道童道修去郴州城里送信,守备傅成铎接到了书信,当得知袁老爷被千脉山的土匪,裹挟去被困在匪巢时,他是又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原以为袁老爷出了事,可能遇到不幸已过世不在人间,却不料他还活得好好的,如今正在千脉山云崖顶上,心里说只要能活着就是好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搭救他,所以则把他乐坏了。而着急的是,他本人过去一直都在北方边境,后来才被调到郴州这里任职,他是主管军事的武官,平时就很少操心地方上事务。现在算来,他已经来这里两年多,可有些情况至今也没有,给缕出个头绪来!然而,这时候却有了消息,可真是喜从天降。

    郴州这里又是匪患成灾,就先不说小股子土匪,光大的杆子团伙就有十几个,可说他们在郴州地区,都能够兴风作浪和翻云覆雨,有人就讲:“此地的土匪强盗多如牛毛!”实际上,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假。对于郴州这里他虽然了解不多,但较为复杂的情况还是知道的,现在也清楚了裹挟袁大人的,土匪强盗们老窝就在云崖峰上,所以也不得不救!到底怎样个救法又该如何派兵?袁大人在信上说的都非常明白。而让他派官军进山剿匪,并要联合狮子山上的土匪,一起攻打云崖峰的强人贼寇,他心里还真是有些纠结!究竟是为什么?其实也不难理解。想法之一恐怕就是没有把握,因为官军在明处,匪徒们全在暗处,一旦消灭不了敌人,则又被对方狠咬一口,真是得不偿失不合算。

    二是与狮子山上的土匪联手,给平民百姓的印象就是,成了兵匪一家怕人讲闲话,说到底也是个笑话!又怕朝廷追究责任,最后落个通匪的罪名,所以他心里就十分犹豫。再者说,那千脉山东连八面山、罗霄山,南面又于南岭相接,四外一圈全都是深山老林,地形又十分险要和复杂!土匪们都是常年生活在深山里,而且都习惯了山里的生活。倘若他们兜起了圈子,到处神出鬼没,要想找到他们,简直就像在大海里捞针!还如老虎吃天一样——无从下口!这回也幸亏有袁大人的亲笔信,而且他又提出了一条关键性的建议。要求他傅成铎在八月十五夜晚,就趁敌人过节日松懈麻痹之时,才要让他派官军攻打云崖顶!同时还让他想办法联络,狮子山上的土匪做配合。两下里同时进攻,分别夹击!并且还要一举端掉土匪的老窝,给敌人以轰轰老鼠,揑揑屋山,让云崖顶上的土匪全部完蛋。

    所以,守备傅成铎看完书信以后,就觉得这主意出的是好,但是须担风险,而且风险也很大,他就觉得左右为难!可是他又想起了曹旺曹宝玉,给他带来的那封书信,原来那书信本是兵部右侍郎徐溥,也是他姑父写给他的。书信上也说得十分明确,让他要积极支持配合袁大人的工作,要他与袁大人同心协力,则把一切事情办好,为朝廷增光,同时,也是在给个人添彩!让他千万不要辜负了希望。守备傅成铎想到此也不敢再犹豫了,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再者说,袁大人的思路想法和计划是对的,他心想我可不能遗误了战机!反正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这回一定得把袁大人给救出来。于是他就派马连超去联系,狮子山上的土匪喽啰们,让那里头领立即率领人马,要尽早赶往千脉山中,在靠近云崖峰附近隐蔽待命,事先做好一切准备,单等到八月十五的晚上,以炮声为号,两下里要齐心协力,要同时向云崖顶发起进攻!这不得有误,这就是前面的一幕。

    官军和狮子山上的土匪强人,两下里一起进攻云崖峰,反正不管谁配合谁,只要能把云崖峰上的土匪,全消灭掉都是大功一件,功劳也是属于双方的。再说那狮子山上的强人,与云崖峰上的土匪强盗,先前已经结下了梁子,他们曾进行过两次火并了!而云崖峰上的土匪强人虽然是守势,但靠着地形险要也占了便宜。那狮子山上的人马数量虽占优势,最终结果还是吃了大亏!不光有两位寨主受伤,还死了好多喽罗兵,也使狮子山上的弟兄受辱蒙羞,名誉大失。因此,他们和云崖峰上的土匪强盗,就已经结怨和做下了仇隙,而且又成了不共戴天!所以这次官府让他们,从正面攻山,虽然明知是利用,可是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也是利大于弊大有好处。

    其一是官府的人看得起他们;其二是使他们报仇有了机会,再者说,这样的好事也不容易碰上,换句话说,就是无地方去找。明知道把自己当成了诱饵,可是赶到了这节骨眼上,还不得不钻这个圈套,而且还是处于甘心情愿的,也就如姜子牙钓鱼一样,愿者上钩。要对于官府而言,既是矛盾的利用,又是一种拉拢,也实为一箭双雕计,或叫以毒攻毒!让土匪们这一伙打那一伙,进行窝里斗。也可称是狗咬狗一嘴毛,让两下里拼得你死我活,这样官军也省事,以后不再派兵去追剿了,让他们相互残杀!自投罗网,自取灭亡。这样以来,无论是从整体上说,还是从局部上看,都是有益无害和两全齐美的事!有诗为证:

    以毒攻毒好方法,如今有了好时机;

    这样便宜很难寻,对于双方都有利。

    权衡利弊无害处,一切行动为自已;

    如若知要后来事,且看下回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