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后汉新生 » 第十七章 浪荡书生

第十七章 浪荡书生

    “多谢家主慷慨解囊,某已连夜雇人安葬家母,现已处理完后事”。陈到说道。

    “好,叔至,我乃是朝内侍中,幽州牧刘虞之子,从长安返回蓟县,倒是与你有缘,望你以后忠心赤胆,大放异彩”。刘和握着陈到的手说道。

    “紧遵主公良言,属下定当日省月修,发奋图强,以报主公再造之恩”。陈到屈膝拱手拜道。

    刘和心花怒放的看着自己的第一个臣属,内心深处欢雀不已,知道陈到现在肯定疲乏不堪,便招呼刘大过来,领着陈到下去用膳休息去了。

    刘和看着陈到离去,内心还热血澎湃,自己庆幸乐善好施,否则就和一员良将失之交臂,真是乱世出英雄,不禁感叹不已。

    晨曦初露,鸟儿啼鸣。

    云彩稀少,天空湛蓝。

    秋风轻拂,草木枯黄。

    清新的空气,令人宁静。

    落叶归根,自然展现出轮回。

    这一切,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之处。

    刘和一行人跋山涉水,长途跋涉,沿路避开官道,穿过颍阳越过许昌,耗时半月之久,终于离开豫州地界,即将达到兖州陈留郡。

    初平二年(191年)现在的兖州北部遭受黑山军进犯,西部被李傕军团劫掠,东部青州黄巾军大举侵入,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兖州刺史刘岱目前正焦头烂额应对四方来敌。直到初平三年(192年),刘岱在乱军中被黄巾军击杀,曹操担任兖州刺史,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取其中精锐组建青州军,在兖州站稳了脚跟后,兖州方才安定数年。

    为了躲避战事,刘和等人沿路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因道路蜿蜒曲折,直到夜幕降临,方才抵达城门。

    作为兖州西面门户的陈留,因兖州战事吃紧,陈留的城防格外严刻,日暮还未降临,陈留的城门就要关闭。

    眼见城门即将关闭,刘和等人赶忙加快行程速度,赶忙来到城墙门口。

    “你们是哪里来的,来这城留城有何要事,城门即将关闭,汝等明日早些到来吧”。城防的牙门将头目拦着刘和等人说道。

    刘大赶忙迎了过去,拿着一袋碎银递到牙门将头目手上,随即说道:“这位官爷,我等乃是幽州蓟县人士,刚从豫州颍川省亲完,因路途遥远,带了随行几位家将,现在折返回家,路过这陈留,打算进城借宿一晚,明日便离城继续赶路,因马车内有妇孺,不便城外露宿,还望官爷通融”。

    那牙门将头目见刘和一行人衣着华贵,猜想是位富家公子,最重要的是知道进城规矩,就让手下人看了下马车,确如刘大所言后,便放行离开了。

    刘和等人刚走进城门,那牙门将头目传唤击鼓传号,关闭城门。

    随即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喊声:“稍等片刻,稍等片刻,小生也要进城”,刘和转过头看见一位身小体弱,白色的衣襟半敞束于腰下,墨发微松,腰缠酒葫芦,跨骑黑毛驴,喝的微醺的浪子青年在喊叫着。

    牙门将头目向那浪荡子喊道,“城门已关闭,明日酒醒之后在进城吧”。

    那浪荡少年敲打这毛驴赶忙跑到牙门将头目面前,跳了下来,打着酒嗝,拱手作揖道:“将军有礼了,小生也要进城,还望将军通融通融”。

    “你这浪荡子,进城又有何事,现已到日暮闭门之时,明早再来吧”。

    “小生这酒葫芦已无佳酿了,他们也适才进城,将军怎能到了小生这里就关闭城门了,可是徇私枉法,心无法度呼”。那浪荡子手提酒葫芦指着刚进城门口的刘和悻悻说道。

    那牙门将头领听完恼怒不已,正要准备提手教训那浪荡青年,便见刘和走了过来说道:“官爷勿要和这酒鬼一般见识,这鼓声已过三响,城门即将关闭,还请官爷高抬贵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这酒鬼入城吧”刘和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袋碎银放进那牙门将头目怀中,那牙门将头目掏出怀中碎银,掂了掂,随即说道“罢了,本将大度,不与这酒鬼胡缠,滚进城去吧”,说完转身离去了。

    刘和见那浪荡青年还想跑去理论,赶忙示意旁边的陈到让拽着进城了。

    “你这小子怎可如此胆小怕事,别拽我,疼疼疼”,那浪荡子被拽着边走边骂叫着。

    进入陈留城中后,陈到便放开了浪荡青年,对着说道:“你这小子,别不识时务,我家公子替你解围,你不知感激,还口吐脏言,小心某替公子教训你一顿”。

    “这位兄台,自古民不与官斗,况且眼下这兖州战乱纷争,人命如同草菅,愿兄台一路顺风,洪福齐天。叔至,我们走吧”刘和对着那浪荡青年说完,便转身离开,找寻客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