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后汉新生 » 第五十二章 冀州觅才

第五十二章 冀州觅才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理想需要志存高远,放眼世界,更得脚踏实地,披荆斩棘。

    破旧立新的渔阳郡在改弦更张之时,刘和这个甩手掌柜却将烦文琐事,全部抛给了田畴,自己带着典韦及一千骑兵前往冀州安平国信都城而去。

    “恶来,我们既然已经到了河间国,就先去拜会耿武将军吧”,刘和看着眼前的乐成县缓缓说道。

    “诺”,典韦答道,随即安排将士们城外休整扎营,跟随着刘和进入城去。

    乐成县府,书房内的耿武听到府中下人禀报刘和前来,喜出望外的安排仆从准备膳食茶水,自己亲身前往府外迎接。

    “刘公子多日不见,却已是一郡太守,真是后生可畏啊”,耿武看到刘和后,喜笑着说道。

    “耿将军也是老而弥坚,风采依旧,让小子佩服”,刘和回笑着说道。

    耿武赶忙邀请刘和两人前往府中客厅落座,召呼丫鬟侍奉在一旁沏茶,告诉刘和稍事休息,膳食已经正在准备。

    刘和见耿武如此热情好客,将自己当做座上宾款待,有些受宠若惊,心中充满感激。

    “不知刘公子此次前往冀州所谓何事”,耿武好奇的问道。

    “耿将军想必已经知晓,公孙瓒迫切想与袁绍开战,为了确保后方稳定,前些时日与幽州谈判,将渔阳郡纳入州牧府管辖,但是却把渔阳郡的上下官员都已抽调,留下个空壳烂摊,这次能够虎口拔牙,实属不易,我听闻冀州钟灵毓秀,打算寻求韩州牧推荐些人才治理渔阳”,刘和叹息的说道。

    “哼,这公孙瓒狠毒啊,一石二鸟之计,如此一来,刘公子忙着渔阳郡管理组建,就无暇扰乱右北平了”,耿武遗憾的说道。

    “不错,此乃阳谋之策,让人无可奈何,不知耿将军可有良才推荐”,刘和期许的说道。

    “既得公子相问,我心中还真有一位合适的人,其名田丰,字元皓,钜鹿人士,只是性格刚正不阿,谏言从不懂得迎合,被君主厌弃孤立,因此闲赋家中,但是田丰博学多才,在冀州享有名望,就因为过于正直而一直郁郁不得志”,耿武惋惜的说道。

    “多谢耿将军,那田丰即是大才,我自当要去拜访”,刘和兴奋的说道,这次前往冀州,田丰就是刘和心中的首选,当听到耿武介绍后,更加坚定招揽田丰的想法。

    “希望刘公子能忍受田丰的脾气吧,也期待田丰能一展所能,证明我冀州人杰地灵”,耿武憧憬的说道。

    在两人交谈之际,府内的仆从上来禀报膳食已经准备妥当,刘和在耿武的相邀下与典韦一起前往就食。

    待酒足饭饱之后,刘和向耿武告别,趁着天明继续向安平国赶赴,

    刘和一行人一路上白天行军赶路,晚上野外安营扎寨,在路过众多小县城时,刘和都会带着典韦前往城中探查,看是否有隐士高人存在,但皆大失失望告终。

    从渔阳郡出发五日后,刘和一行人终于在日中时分来到了信都县,作为冀州新的政治中心,城墙已被加固防御,加上大量的人流涌入,让整个信都城焕发新生。

    刘和安排将士们城外扎营,自己和典韦两人走向城中,前往太守府拜谒。

    刚到太守府门,便见到沮授正在敲门拜候,刘和赶忙迎了上去,开口说道:“公与先生,好久不见啊”。

    沮授听到呼叫声,缓缓转过身来,竟看到是刘和身影,脸上冁然而笑,拱手说道:“刘公子,大驾光临冀州,有失远迎,还望赎罪”。

    正在两人相互问候之时,府内的仆从已经打开了大门,沮授急忙让去通稟韩馥,有贵客临门,随即拉着刘和往府中客厅走去。

    刘和刚刚落座,就看到韩馥健步如飞走了进来,望着面前这个年逾耄耋但仍精神矍铄的老者,相比较在邺城的萎靡不振,现在已是精神焕发。

    “天增岁月,人延春秋,韩州牧坚如松柏,松鹤长春,真是让人羡慕啊”,刘和拱手拜道。

    “我已卸下州牧之职,一郡比之一州,让人如释重负,安逸恬静,刘公子来到冀州,刘太尉是有何吩咐么”,韩馥和蔼可亲的说道。

    “家父托我前来向韩州牧问好,冀幽永结同盟,唇齿相依,幽州刚刚收复渔阳,乏人可用,而幽州人才济济,晚辈前来向韩州牧请求帮衬”,刘和叹气说道。

    “哦,刘公子火中取栗,竟能从公孙瓒手中占得上风,真是少年英雄,我冀州确是人才辈出,但是君择臣,臣亦择君,此事不可勉为其难,需得心甘情愿,我也爱莫能助呀,刘公子若有合适人选,可自行前去拜访便是”,韩馥平淡的说道。

    韩馥如今掌管冀州六郡之地,为人主都只希望自己帐下群英荟萃,刘和此番前来挖掘人才,让韩馥自当有些不舍,但身为盟友,又不好不近人情,只能任其自然,置身事外。

    刘和也想到了缘由,见韩馥未曾推三阻四,只是听之任之,也不再强人所难,向韩馥告谢后,便转移话题谈论袁绍与公孙瓒准备决战的事情。

    冀州上下全都看好公孙瓒能够取胜,都希望将袁绍这个野心勃勃之徒被赶出冀州,而韩馥只打算作壁上观,两不相帮,等待最终战况,再决定看能否收复失地。

    知晓历史走向的刘和清楚记得,初平二年(191年)冬,公孙瓒屯兵磐河,袁绍在界桥应战,史称界桥之战,此战是以步兵、弩兵战胜骑兵的经典战例,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这场关键的胜利,使袁绍军由被动转入主动,而在此战之后双方仍然争战不断,相继产生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历时两年,以双方互相耗尽兵粮以及长安朝廷遣使和解告终。

    此战使得白马义从全军覆没,公孙瓒实力大为削弱,锐气被挫,公孙瓒的雄心壮志也因此大为减退,修建堡垒易京楼,成为一处英雄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