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悠然心动未来弥漫 » 第八章 迪安遇鲁马

第八章 迪安遇鲁马

    有些人喜欢安静,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岁月静好,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也有一些人耐不住寂寞,总想要搞事情。

    这不,宁城美食的大股东之一,南方粮食集团忽然提出要求。

    希望能增持宁城美食的股份,进而成为控股股东。

    南方粮食集团这种资金雄厚的股东,它的扩张欲望极强。

    经过一段时间了解,确认宁城美食为优质资产后,就产生了增持的愿望。

    当然,眼下的控股股东是郑薇、郑媛和韩英,合计持有百分之六十的股份。

    她们才是真正的话事人,如果这三位不愿意变动股权,南方粮食集团也无可奈何。

    郑薇是三位股东中的主心骨,赵晨是郑薇的高参。

    对出让股权这事,赵晨说他无所谓。

    “小事一桩,你看着办好了!”

    郑薇独自想了一阵,表示愿意出让手中全部股份。

    “南方粮食集团想控股,那我们手中的股份,就请你们全部买走!”

    以郑薇的个性,她不愿意做一个非控股股东。

    那种无法掌控的感觉,让她觉得不爽。

    另一方面,郑薇在海外医疗研发基地的建设中,可谓花钱如流水。

    多卖出一些宁城美食股份,可以让她在资金方面,获得喘息机会。

    南方粮食集团听到郑薇的答复,喜出望外。

    “十分愿意,我们将全部买下。”

    一个愿意买,另一个愿意卖。

    一拍即合,剩下的问题只有价格。

    郑薇想要借着协商价格的机会,锻炼一下郑媛。

    “小媛,价格谈判由你具体操办。”

    “行啊!”郑媛天不怕,地不怕。

    “当然我会负责最后把关,需要的时候,晨哥也会出面。”

    “好嘞!”恰好郑媛也想过,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郑媛看来,自己是那种天纵英才,现在还不太显露,主要是时机未到。

    承担责任之后,郑媛非常努力和专注。

    在专业团队的支持下,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相关知识。

    到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的时候,她已经驾轻就熟。

    “不是我自夸,多位大咖都认为,我是货真价实的资产评估专家。”

    郑媛的神奇表现,让郑薇很满意。

    “我这妹妹很有潜力,今后要让她多点历练。”

    赵晨也是感慨不已。

    “毕竟是郑薇的妹妹,基因那是杠杠的!”

    郑家姐妹挑起大梁,赵晨觉得,自己可以游手好闲了。

    懒人嘛,总是擅长给自己找偷懒的理由。

    赵晨开始访友之旅,乘坐高铁前往坞城。

    有朋自远方来,郭箫声亲自到高铁站迎接。

    郭箫声是一位颇有古风的豪爽男子,年纪比赵晨大五岁。

    两人一见如故,聊得十分投契。

    顺理成章地以兄弟相称。

    或许是爱屋及乌,又或许是两人口味相投。

    郭箫声的拿手菜酸汤鱼,赵晨已经连着吃了七日,还是意犹未尽。

    郭箫声开着一家小型农场,鸡鸭鱼牛羊猪都养,还种植各种蔬菜。

    因为规模有限,效益并不太好。

    赵晨希望兄长更富足一些。

    “我可以出钱,助兄长扩大规模。”

    郭箫声拒绝了赵晨的好意:

    “干嘛劳心费力去挣大钱?钱够花就行了!”

    郭箫声的随遇而安特质,比赵晨更甚。

    “兄长说的对!有钱就先花着,实在没钱了,再去挣也不迟。”

    赵晨在郭箫声的农场里,虚掷光阴半个月。

    终于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男儿生于世间,总该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吧!至少咸鱼不能一直做……”

    恋恋不舍地与郭箫声告辞,启程返回宁城。

    赵晨回到宁城,发现郑微已经完成了名下资产的改组。

    最顶层架构,是新成立宁英控股集团,应该是借用英姐的名字。

    韩英持有百分之四十股份,出任董事长。

    郑媛持有百分之三十股份,出任副董事长。

    郑微持有百分之三十股份,出任总经理。

    郑薇这明显是在学赵晨的样。

    以高大上的职位,架空母亲和妹妹,将实权抓在自己手中。

    但不同的是,她没有聘用一位能干的常务副总经理。

    在宁英控股旗下,成立蔷薇医疗公司,下辖星宇医院和其它医疗资产。

    又将原东冠实业整合进宁英控股,为宁英控股的子公司。

    东冠实业与蔷薇医疗公司平行。

    郑薇没有给赵晨任何股份。

    她知道赵晨嫌烦,不愿意为股份牵扯精力。

    在她看来,宁英控股集团旗下所有资产,实质都是赵晨的。

    母亲、妹妹和自己,不过是替赵晨代管这家公司。

    赵晨无所事事,想着要做点什么。

    他约了专职投资顾问胡磊,在一个咖啡馆见面。

    “股市不温不火,中短期是上升或者下降,看不出明显的趋势。”

    胡磊将一份打印报表递给赵晨:

    “我随波逐流,采用用量化交易,赚点小差价。”

    “不错嘛,账上资金三十二亿,净赚两亿。”

    “很一般。”

    与市场上大多数基金相比,胡磊取得的收益还不错,显示了胡磊的专业能力。

    胡磊以为赵晨约见,是要像上次一样,搞什么大动作。

    整个人显得很兴奋:

    “赵先生觉得,最近股市有戏?”

    “没发现什么机会,只是与你聊聊天,看能不能换个思路赚钱。”

    “这样啊!”

    胡磊单手托腮:

    “赚钱的机会嘛,总是有的,二级市场不行,还有一级市场。”

    “哦。”

    “如果眼光放宽一点,甚至还有海外市场。”

    “哪边机会大点?”

    “肯定是海外市场,很多新兴市场发展迅速,赚钱效应明显。”

    赵晨想了片刻:

    “还是先易后难,先试试一级市场吧!”

    所谓投资一级市场,就是入股那些尚未上市的企业。

    找到有潜力的标的,在估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的时候投资入股。

    等到它上市后,往往可以大幅套现获利。

    “投资一级市场的关键,在于寻找价廉物美的好标的。”

    “明白!”

    “去公司考察,是一门必修课,下的功夫多,将来的盈利才有保障。”

    “我不懂门道,请你领路!”

    胡磊略作安排,陪着赵晨出发了。

    考察的第一站,是魔都。

    夏国的优质的企业,有不少集中在魔都,这里有大量值得投资的公司。

    近期的投资热点是新能源,所以胡磊安排的考察对象,大都是电池相关公司。

    “投资人去企业考察,企业肯定会派人接待。”

    “嗯。”

    “不过,咱们的投资金额不算大,在业内也没什么名气。”

    “那会怎样?”

    “如果贸然前往,对方未必会认真接待,也就考察不出什么来。”

    “咋办?”

    “有一个取巧的办法,是与有名的投资人结伴而去。”

    “搭顺风车?”

    “对,有大咖出场,公司才会派出关键人物,介绍实质性内容。”

    “那些大咖们,会不会嫌弃咱?”

    “放心吧,有我呢。”

    胡磊在投资界混了多年,人脉很广。

    他很快就与几位著名投资人搭上线,相约一起考察。

    一连几天考察下来,赵晨一家公司都没看上。

    赵晨的科技视野,是千年之后的,难免对眼下的技术有点嫌弃。

    努力说服自己,心理上适应了当前实际情况之后,赵晨将关注点,放在了一家研发固态电池负极的公司上。

    这家名为迪安电池的公司,其核心技术的前景,赵晨觉得也一般。

    但是它的要价比较合理,比第三方评估的价格,足足低了四成。

    “胡磊,为何迪安公司愿意折价甩卖?”

    “从我得到的信息分析,迪安电池近期的研发投入过大,造成了现金流紧张。”

    “哦。”

    “换通俗点的话说,就是步子迈得太快,扯着那啥了。”

    企业遇到资金流危机,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入股机会。

    “胡磊,机会难得,咱该出手了。”

    “我也觉得物有所值。”

    胡磊将一条手机信息转发给赵晨:

    “刚刚获悉,与咱结伴考察的大咖,永利投资首席投资官梁波,签下了五亿元的投资协议。”

    赵晨略作盘算,伸出两根手指:“我跟投两亿。”

    入股协议即将正式签字。

    迪安公司董事长鲁善临,邀请赵晨去办公室坐坐。

    所谓物以类聚,鲁董事长在创立迪安公司之前,也是一名纯粹的研发人员。

    刚才,鲁董事长听赵晨提了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

    就知道这位投资人,也是一线研发人员出身,而且看问题很有穿透力,不禁想要拉近关系。

    两人喝着红酒闲聊,一名十几岁的少年,冒冒失失闯了进来。

    原来,这位是鲁董事长的儿子鲁马。

    鲁董事长表情严肃,训斥儿子不懂礼貌。

    系统忽然发声:

    “鲁马是人类科技史上的名人。”

    “啥?”

    “他发现了系列超微粒子。”

    “真的?”

    “基于自己发现的超微粒子,他研发出第一款超高智能纳米机器人。”

    “哇!”

    “鲁马超高智能纳米机器人的问世,是超微医疗和精密制造领域的重大里程碑,是惊世骇俗的科技飞跃。”

    赵晨楞了十秒钟:

    “哇!鲁马纳米机器人,是这小家伙搞出来的!”

    “想起来了?”

    “你等会儿,我先仔细瞅瞅,这孩子,到底哪里长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