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逆赵 » 第六十七章坐不垂堂

第六十七章坐不垂堂

    茶厂的厂长陆泽亲自在码头边上指挥着工人们搬卸货物,虽然骄阳当头,却没有丝毫怨言。

    前些日子还有些心慌,整个茶厂上下都憋着一股劲呢。

    员工们都清楚,他们所制造的绿茶和别家也差不多,口感和质地,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是楚王殿下却给了他们丰厚的福利。

    虽说他们研制出来了崭新的红茶,可大部分人并不觉得这玩意能盈利多少,甚至觉得他还不如绿茶。

    近些日子,红茶的销量居然不错,甚至还大批量的销往了东京汴梁,就连高丽国和倭国都反馈了好评,在这两个国家盛行其道。

    文人骚客,无不盛叹!

    话说,这红茶有这么好吗?不都是有些提神醒脑的功效吗?这和绿茶也差不多吧。

    陆泽虽然不太理解,但丝毫不影响它提高产量。

    炒茶师傅们的大锅都冒火星子了,整个茶厂都在高速运转中,将无数的好茶销往海内外。

    咱们陆泽这茶博士自然不会知道,自家的红茶居然被人吹上天了,还传出了有壮阳养肾的功效。

    就在众人还在忙活的时候,码头外边开来了不少大船,陆泽有都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一幕。

    随即有人过来通知。

    “楚王殿下有令,所有红茶装船,今日便要带走。

    其他客货,暂时延迟一日放货,先顾着王爷殿下的船先。”

    听闻此言,不少商人都有些懊恼,他们过来进货,耽搁一天就要赔一天的钱。

    楚王殿下这么一插队,那不是害得咱们几日的功夫白干了?这些商人也是敢怒不敢言,像鹌鹑一样不敢言语。

    随后就听得有人吩咐道:

    “凡是今日耽误了订单的客商,快点过来登记造册。

    明日发放红茶的时候,就按今日价格的八成,这是楚王殿下给的补贴。”

    这一打一拉之下,众人哪里还有怨气可言,纷纷是赞扬咱们楚王殿下仁义。

    就在众人登记造册的时候,咱们陆厂长忙得不可开交,赶紧指挥人去把茶叶装上了王爷的海船。

    甚至他亲自带头成了力工,他可知道王爷的事情不能耽搁。

    于是毫无形象的亲自撸起了胳膊,在热火朝天的干着。

    王爷可是他的伯乐,他也得卖一份力才是。

    海船很快就装满了红茶,然后直接一路北上。

    咱们陆博士疲惫不堪,瘫在地上看着船只远去的方向,心道:

    王爷都亲自出动了,看来要谈笔大生意了。

    海船上,梅花卫的士兵在精心拱卫着楚王宋构。

    经过韩世忠的精心训练,再加上后期的扩招,解救了一些良家女子,终于组成了一支两百人的亲卫。

    而她们大多都是使用轻弩,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头盔,身着轻甲遮得严严实实的。

    就算是在战场上,敌人也只会误以为他们是个子娇小的士兵。

    胡大山在旁边伺候着咱们楚王殿下,抱怨着说道:

    “王爷,你手底下船队能人这么多,何必亲自冒险呢?

    此去辽东,可不比高丽和倭国,要是大梁国的人翻脸,纵使咱们能够全身而退,谁能担保不出现意外?”

    宋构笑道:

    “咱们此去大梁国,是为了去见大梁国的英雄,正所谓英雄惜英雄。

    本王若是不去,倒是显的小家子气了,身份地位不对等,如何谈得下去?”

    胡大山来了兴趣,老是听王爷说英雄英雄,却不知道这英雄是何人。

    于是便问道:

    “王爷究竟说的是谁呀?”

    “耶律大石,大梁国最后的英雄。”

    宋构心情复杂的说道。

    耶律大石在契丹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他是梁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代嫡孙,也是契丹民族唯一的“文科状元”。

    可惜大梁国并没有重视他们的民族英雄。

    耶律大石科举及第,以进士的身份拜翰林院。

    耶律大石能够名垂青史不是凭借他出众的文采,恰恰是依靠他显赫的武功。

    假如大梁国天祚帝效仿明君圣主把大梁朝治理得井然有序,或许耶律大石只能以文臣终老,但是历史没有假设。

    估计就算没有自己出手帮助,这位耶律大石照样能够两败赵军。

    宋构此次前来,一方面是为了购买战马,而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大梁国不要败的那么快。

    先给他们续一波血,帮忙顶住银国兵锋再说。

    赵国的海船停靠在大梁国边境的事情,立刻引发了当地官员的关注,立刻有人将此事层层上报。

    很快,耶律大石也知道了此事,于是带着亲卫骑着快马来到海边。

    一条小舢板,停靠在岸边。

    而他们已经被大梁国的骑兵团团围住。

    船上的几人却是毫无惧色,根本没有当回事儿。

    耶律大石看见他们脸色就知道这几人并非虚张声势,而是真正的有恃无恐。

    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倚仗是什么,但凭借他们的胆识,就足以让自己高看一眼。

    来到赵人的面前,耶律大石直接用汉话问道:

    “尔等是何人?来自何处?”

    船上的军汉挑眉看了一眼大梁国的人,便说道:

    “俺们王爷让我找个身份够的大梁国贵族,有生意相谈,船上有些东西想卖给大梁国,不知道这位大人可有胆量吃下?”

    耶律大石眯着眼睛眺望远处的大海船,笑道:

    “居然还有大赵的王爷和我做生意,今年我大梁国的使节都被你们大赵国驱逐了。

    脸皮都已经撕破了,还敢跑到我大梁做生意?你们那位王爷胆子可真肥呀。”

    “赵国是赵国,生意是生意,你们大梁国同赵国官家撕破脸皮,可不干我们这些生意人的事。

    只要有利可图,有银子可赚,俺们也不介意做大梁的生意。

    就是不知道阁下的份量够不够。”

    “在下大梁国耶律大石,不知道赵国的王爷,敢不敢出来一见。”

    耶律大石自信的说道。

    “好!我们王爷稍后就来!”

    这军汉听了耶律大石的名字,立刻同意。

    这一切都不是巧合,是他们早就打听到了耶律大石的辖地,所以才会在此处守株待兔。

    此处靠近海边,远处有大船震慑。

    所以双方不会轻而易举开战。

    小船上的军汉也是松了一口气。

    王爷都指名道姓要找此人,终于等到了正主,所以士兵赶紧回去禀报去了。

    看着赵国人的动作,耶律大石感到莫名其妙。

    赵国都已经单方面撕毁条约,打算跟大梁国开战了,现在这些商人居然跑过来交易?而且背后还有一位王爷。

    赵国人到底卖的是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