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玄门隐事神篇 » 档案编号:1022

档案编号:1022

    !!!警告!!!

    (本篇内容纯粹是小说设定,与科学无关,纯粹为了写着好玩,应该会多次修改,以修补逻辑问题。以下为正文。)

    档案编号:1022

    发现地点:S市C区榆树街19号,二号房间。

    发现人:王友禄

    内容:

    我马上要开始长生计划了,虽然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已基本完成,还是决定留下本篇文档保险,希望能为后来者提供帮助。

    相关公式以及部分验算过程会放在第二页,第一页为纯文本总结。当然,我的文笔不是很好,还望见谅。

    物质的本源是什么?人类在不同的阶段给出很多答案。粒子论占据了宝座很长时间,接着便是拨云见日的量子理论。

    它解释了很多在相对论阶段的谜团。当然,量子理论不过是将粒子用概率波的形式描述,也许并没有脱出粒子论的范畴。

    最后是横空出世的弦理论。

    这个在数学上完美的理论却因为技术的限制,迟迟无法证实,成为这一派学者的遗憾。

    我的发现,也许昭示了一个新的方向。

    不,其实应该说是旧理论,相对论中已经隐喻这一可能——万物都是能量。

    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本质都是能量场,但我们所处的频段,使得只能观测到粒子形态的能量,我将这称为频段锁定。

    当然,微观层面的频段,并不能与宏观的机械波频段划等号,它只是各个能场的内在秉性,请原谅我无法提出更贴切的形容,且将就着看。

    用量子力学的话来说,万物同时处于能量与粒子的状态,任何能场受到干涉便会“变形”为粒子,失去干涉又会变回能场。

    但这种干涉是有间歇的,这种间歇就导致,粒子也会间歇的变回能场。虽然这种间歇的时间小于理论上的最小时间尺度——普朗克时间,但他确实存在。

    尤其是在小尺度上,这种间歇的效果会越发明显。我想你已经猜到了,这种现象就是量子隧穿。

    那大尺度能观测到这种“间歇”吗?我想应该是不能的,人类所处的尺度,太多东西可以同时干涉了,这个尺度的东西,几乎无法同时处于不受干涉的状态。

    作为一个个场,它当然可以重叠交错,在很小的概率下,经由干涉导致的“变形”,会使得粒子状态的能场出现在本不该出现的地方,可对于一个场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

    当然普朗克时间或普朗克长度并非错误,它们是粒子存在的最小尺寸。

    在不同的场发生摩擦时,若是存在特定的频率差,便会互相干涉,也就是一般认为的力的传递。

    此时边界处的场频段将发生变化,而在此时若观测边缘,便会对这些已然变化的场产生干涉,得到的结果就是一些陌生的粒子。

    是的,这里指的便是以往被认为是传递力作用的粒子。

    而这种干涉最为猛烈的状况,是正反粒子相对湮灭,在此情况下,频段会剧烈改变,以至于变为在我们的频段下,能短暂为能场形态存在。

    这里的短暂是小于普朗克时间的,在这个尺度之前,频段会因干涉变回辐射形态,然后被合适的能场吸收,或自发蜷缩为粒子。

    但能场的频段与强度并不是处处相等的,且能场的观测态与干涉频段本身有很大关系。

    也就是说,并非越高能的能场观测态就越大。能量本身是没有密度的,只要自身频段与干涉频段合适,无论多大的能量的观测态都可以是一个点而已。

    引力也是不同能场间干涉的结果,但它的频段实在太过长,以至于我们存在的频段对其干涉,完全不足以使其形成粒子。

    也许等到数学的解析度小于普朗克尺度时,引力的秘密就可以被解开,那天一定会到来的,这就是科学的意义。

    也许看到这里你会疑惑,我是为何信誓旦旦的写下这些文字,而原因如你想的一样,我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些文字的真实性。

    确切的说,不是实验,是一次机遇。

    高维确实存在,但并非蜷缩在小尺度上,它就包围着我们,就像线段包涵了无数的点,平面包涵了无数的线。

    高维的物品在跌落——请注意,是跌落,而非穿过——在跌落至低纬度时,多出来的一个维度将会完全被转化为能量,而并非粒子。

    频段锁定在此时依旧生效,能量会先被转化为射线,然后快速蜷缩成一般意义上的粒子。

    但这个能场的频段十分独特,可塑性极强,抗干涉能力也很强。

    当然,这里相比的是其他一般粒子而言。

    我当时正在进行电子场的实验,很凑巧的,这个电子场的频段,就在构成这种能场屏蔽外壳的附近。

    于是,一个纯能量便被牢牢的捕获在特定的电子场中,在不断的调试后,得到了一个散发着蓝光辐射的能场。

    各位应该都赞同高维包涵低维所有方向的的理论。比方说,一个二维生物,无论从哪里突破,它触及到的必定是三维。

    三维亦是如此,并不需要在特定的地点,只要掌握合适的技术,便可以源源不断的从高维拖取物质。

    且不需要担心能量守恒的问题,无论高维低维,都是同一个宇宙。这个能量并不是从某个未知中借的,不需要考虑还的问题。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火箭失踪事件,那抹蓝色的余辉,也许就是跌入低维的痕迹。

    好了,啰嗦到这里了,想必各位同仁对这些凌乱的文字并无太大兴趣。还是说点正事吧。

    具体的技术文件早就被烧掉了,我要对付的敌人,是人也非人,它值得我抛下一切又牺牲一切去对付。

    相关的设备早就被转移,希望能看在我留下这篇文档的份上,不要去搜寻。也许你没有破坏我战斗的计划,但你无法确认我的敌人是否盯着你。

    最后是相关公式,从下一页开始写。

    归档注释:林友禄在行动中牺牲,以献祭魂魄的方式将让身体能够活动,但他只带回这页纸,那具身体也不具备问答能力。

    虽然相关专家鉴定本篇文档为民科,但我想林友禄不至于糊涂到这个地步。

    发现地点在第二批人马去时已经变成普通民房,也许文章末尾提到的敌人,已经盯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