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你也配修仙! » 第十六章 阳脉开(中)

第十六章 阳脉开(中)

    [境界:炼精化气]

    [功法:气经(第一层:1/2)(不可提升)]

    [术法:望气术]

    [武技:正气拳]

    ……

    吸收彼岸花得来的磅礴灵力,全部用来冲开经脉中阻塞的境关。

    罗非闭上眼睛,重新审视起自己的经脉。

    五十六境关已经全部开启,阳脉之中虽然空荡,但气息却纯净无比。

    黑金边框的面板上,显示自己已经踏入了《气经》第一层,炼精化气!

    人体内的经脉,就像一颗茁长成长的参天大树,几百根‘树枝’呈不规则地蔓延向四周,这些‘树枝’中,有五十六根叫作‘主枝’,每一根‘主枝’上都有着一个境关。

    境关闭塞,代表这根‘主枝’走不通。

    武道的核心是内劲。

    武技是内劲的使用方式,功法是内劲的修炼技巧,而经脉则是内劲的载体。

    如果把内劲比作一台车。

    那么,好的武技就是航空燃料,差的武技充其量只能算是木柴,同样修为的武夫,不同武技对内劲的利用效率完全不同。

    同理,好的功法修炼出的内劲就是航空飞机,差的功法充其量只能练出自行车,同样的天赋,不同功法对武道的上限完全不同。

    而经脉,则是道路。

    先天贯通15个境关的人,和先天只开启5个境关的人,在修炼上的进境同样天壤之别。

    前者好比是高速公路,无论平时修炼还是对敌战斗,内劲流淌都无比畅通。

    后者只能算是乡间泥泞小路,坑坑洼洼,难以行进。

    ‘主枝’不通,代表内劲无路可走。

    任你修炼多么高深的武技和功法,也只是枉然。

    千百年来,无数武道宗师致力于研究境关的后天开启之法。

    终究一无所获。

    而想要修炼《气经》,首要条件就是这五十六个境关必须全部开启!

    如果被人知道,一定会直接惊掉下巴。

    先天开启的境关数量,基本上注定了一个人在武道上所能达到的高度,普通人能开四五个就算不错,只有极少数天才才能开启十个左右,能畅通十二三,便算得上是超级天才了。

    至于五十六境关全开,那是只属于理论上的极限状态!

    别说开启五十六个境关,即使超过三十的,九州几千年历史也只出现过一个!

    罗非身上黑白调的纹路脉络,在这时停止了闪烁,然后缓缓消失不见。

    那株彼岸花蕴含的灵气,在冲开五十六个境关后几乎耗尽,残余灵气只够勉强开启阳脉。

    体内的黑色阴脉,则依旧处于闭塞状态。

    罗非睁开双眸,目光一片清明,微微点了点头:

    “好在开启了阳脉,终于能够勉强吸收灵气了。”

    《气经》的修炼之法依旧需要经脉做载体,但此经脉并非武道意义上的经脉。

    武道的内劲,流淌于普通经脉。

    但这种强度的经脉,只能承载内劲,却万万承载不了灵气。

    想要运载灵气,需以阴阳两脉为根基,辅以八脉奇经和十二正经才行。

    所以罗非接下来踏入第二层的关键,首先是开启阴脉。

    不过在这之前。

    他还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积攒灵气。

    那株彼岸花被他吸收后,青山城短时间应该不会再出现第二株彼岸花。

    积攒灵气,只能靠自己了。

    新生的阳脉之中,一丝灵力都没有,眼下当务之急是先将武道内劲全部替换成灵力!

    虽然现在它很空虚,但它很快会变得严丝合缝。

    思虑一会后。

    罗非又重新盘腿坐下,闭上眼睛,心境澄明,五心向天。

    天道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如泡影,方寸之中知真意。

    倏然间。

    淡淡的蓝色荧光从空气中凝聚,仿佛受到某种牵引,缓慢向罗非周身聚拢。

    速度很缓慢,但罗非并不着急。

    毕竟是第一次。

    动作还是轻缓一点为好,日后再慢慢加速也不迟。

    他感受到一股磅礴的气流从下丹田涌入,沿着阳脉的起始,一步到胃,贯穿心肺!

    嘶....疼!

    庭院狼藉。

    一切归于平静。

    坊里街道,市井相连。

    店肆罗列,连宇高甕。

    主干道上行人如鲫,车水马龙,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潮涌动的喧哗,热闹非凡。

    长街尽头。

    一座老旧卦摊颇为显眼,在周围碧瓦翘角的商铺中显得格格不入。

    卦摊的摊主,是一名身材高瘦的老道士。

    穿的虽然是道袍,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了。

    他与人说话,总是喜欢提及自己来自龙虎山,因为没有姓名,旁人便从话本小说里摘出来一个绰号,叫作老天师。

    今日卦摊上的布局,与以往有些不同。

    多了几张黄符纸和龟甲、以及一些占卜用的物什。

    路人见了,故意高声嚷嚷:“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罢!”

    老道士瞪大眼睛,斥道:“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这是我给罗捕头算卦,得来的报酬!”

    “什么算卦?我那天亲眼见了,你那签筒里全是上上签,真不要脸!”

    老道士便涨红了脸,额头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签筒不能偷看......偷看!道术卜算的事,怎么能偷看?”

    接着便是些难懂的话,什么‘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卜算一线生机’、什么‘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之力交汇,掌三易之法归藏非易’之类,引得路人都哄笑起来。

    街道四周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时,一名身材壮硕的脚夫路过,指着桌上的签筒,喊了一句:

    “老天师,给我来一卦,冲冲喜。”

    “五文钱。”

    “给。”

    那人从怀中摸出五枚铜钱,在桌上一字排开。

    见到现钱,老道捋着白须,点了点头,随后掣诀念咒,神神叨叨的拿起签筒,铛啷啷摇晃起来。

    老道年轻的时候也读过书,但最终没读出花样,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快要讨饭了,幸得学过一些杂学方术,便替人家算卦,换一碗饭吃。

    好在所学甚杂,比其他同行多会些低微的赌....道术,可以听清签筒里每一根竹签摇晃的轨迹,然后根据顾客的特征,选出最宜的那根,日子过的也还算凑合。

    啪。

    一支刻有篆字的竹签被掷出,掉在地上。

    脚夫兴冲冲捡起,旋即笑容微僵。

    下下签....

    他委屈的一扁嘴,将竹签还给老道。

    老道微微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错愕。

    ?

    怎么会是下下签?

    卦师靠给人算命卜卦养家糊口,为了讨好顾客、顺承求签者的欢心,行业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那就是签筒里四十九支代表天道的卦签,全都要是上上签和上签,哪怕放入一个中签都会被其他卦师同行排挤。

    因而,他的签筒里……根本就没有下下签。

    蓦然一怔。

    似乎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老道低头又数了一遍,发现签筒里共有十三支上签和三十六支上上......

    嗯?

    看着桌上那支下下签,再看一眼签筒里四十九支卦签,老道眼里闪过一丝惘然。

    怎么会。

    凭空多出来一支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