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三十五章 厉飞雨榜,常茂出使

第三十五章 厉飞雨榜,常茂出使

    虽然殿试还没开始,但是有见识的官员都觉得,无论是谁夺了今科的状元,都将会成为历史上最名不副实的状元。

    蹇义看到文章后,恨不能得见厉飞雨,他还是比较豁达的,看到厉飞雨的两篇文章就知道两个人的差距,他纯粹只是想向厉飞雨讨教一二。

    丁显看到文章后,收起了自己的傲气,前几天他很不服气自己连会试三甲都没进。在他心里会元也不会比他厉害到哪里去,准备在殿试好好发挥,夺得状元,但是这一刻的他已经全无傲气。他自认为没有这样的见识。

    小朱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的打击,变相的救了丁显。

    黄子澄看了文章之后觉得厉飞雨单纯的离经叛道,不遵圣人教诲,反正他心目中的读书人就不该是这个样子,对于厉飞雨的大量数据计算他只觉看的头疼,算术这种东西不该是商人学的吗。

    齐泰和练子宁则是默默低下了头,好像确实差的有点多,不服不行。

    小朱不知道的是,殿试前他的这通逼王操作,把历史上的丁显榜魔改成了厉飞雨榜,当然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历史上的丁显榜因为贪官众多,因为有建文逆臣,所以被Judy废了。

    现在的厉飞雨榜是因为他太过耀眼,并且很有个性的不去参加殿试,科举前一天又发表了两篇惊世骇俗的文章,让这一科的状元显得毫无含金量。

    三月初一

    保和殿

    怀着各样心思的考生在奋笔疾书,由于今年的科举有了较大的革新,三选一的新型模式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大部分人都能选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特别是对于那十二位武勋来说,肯定是选择军务方面的这道考题。

    五军都督府

    曹震问道:“王弼,你们家王德怎么又去考试了?”

    王弼自豪的答道:“俺也不知道,俺家那臭小子说这一次是陛下亲自考校,俺就怕俺家臭小子在陛下面前丢脸。”

    众人自是感受到了王弼的那股嘚瑟劲,自己儿子没考中进士的那些武勋,更是嫉妒的质壁分离,回去肯定要好好把自己儿子修理一顿。

    朱寿则是问道边上的李景隆:“你家那远房亲戚怎么不去考啊,搞不好又考个第一回来,俺们又能去你们家吃顿饭。”

    赵庸也跟着说道:“就是,俺这两天看到那群文官真是解气,俺问他们厉飞雨的水平能不能拿状元,他们连个屁都放不出来,看那表情俺就知道要是厉飞雨去考试,肯定是状元。”

    李景隆回道:“其实俺也不知道,说实话俺也挺好奇,俺都没见过那厉飞雨,俺爹只让俺别多问。”

    ……

    “蓝玉,听说后天又放榜,到时候带点弟兄,俺们得去看看那几个考的怎么样。”

    如果别人看到肯定会惊掉下巴,一群大老粗竟然聚在一起讨论正在举行的殿试。

    很多武勋其实也不知道什么是殿试,他们只知道科举最厉害的叫状元,他们也不会去考虑已经放了一次榜了为什么后天又要放榜,反正有几个兄弟的孩子在考试,他们肯定要去捧场。

    三月初三

    放榜之日

    一群武勋充满了优美语言的谈笑着。

    看到了榜后的众人自然跑去开平王府蹭饭去了。

    开平王府考中了两个进士,常蓝氏自是无比开心。

    门口的流水席从二月二十八开始就没停过,据说整个三月份都要摆流水席。

    开平王府只觉得皇孙的任务他们很好的完成了。

    洪武皇帝赐下了很多赏赐,皇后也下懿旨嘉奖常蓝氏持家有方。

    同时京中考中进士的所有武勋,哪怕是谨小慎微的魏国公府都摆起来流水席。

    魏国公更是表示明晚府上要大摆宴席,搞得一众武勋一脸迷茫,他们觉得魏国公会不会被郑国公附身了。

    今科榜单也在小朱的魔改下有了些许改变,只是小朱忘记了探花是看颜值的。

    状元:丁显

    榜眼:练子宁

    探花:黄湜

    传胪:蹇义

    二甲第二名:齐泰

    武勋中最高的是二甲第八的徐增寿。

    同一日

    风尘仆仆的常茂一行人即将到达高丽。

    上月高丽得知大明将派使团出使高丽的时候,十分开心。

    几日后得知带队的是郑国公常茂,他们知道整个大明活着的国公不到十数,尊贵无比,于是开始安排隆重的接待仪式。

    又几日,当高丽朝廷从“大明商人”口中了解到常茂的详细信息时,高丽王王禑更是决定亲自去迎接常茂。

    郑国公常茂:父亲是大明开国第二武臣,已故开平王常遇春。从小和太子一起读书长大。亲姐姐嫁给太子为太子妃,虽然姐姐已经薨逝,但是有一嫡子在世,目前十分受宠,很有可能在十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孙。

    码头上,高丽王王禑正率领着一众大臣等待着常茂的到来。

    虽说他是高丽王,但是他可不觉得他等的那位地位比他差。

    片刻后一艘大明的宝船缓缓靠岸,待船停稳后,常茂领着一众使臣来到了岸上。

    “高丽王王禑,恭请洪武皇帝安。”

    常茂严肃的回道:“圣躬安。”

    在一套繁琐的相互见礼后,王禑同常茂同乘一车一起返回了王城。

    大殿内

    在经历了一套隆重的欢迎仪式后

    常茂郑重的宣读了洪武皇帝的圣旨

    听完后王禑惶恐的回道:“禀上使,实乃那北元威胁我高丽,高丽疲弱不可敌,不得不假意迎合,高丽一直心向大明,望皇帝陛下明察。”

    常茂此刻脸色稍缓道:“陛下体察高丽之苦,近日已开始准备征伐北元余孽,届时还望高丽能配合一二,以自证清白。”

    此时崔莹站出来回道:“禀上使,我高丽疲敝,先前又连遭兵祸,恐难以出兵相助。”

    常茂平静地说道:“陛下也非今年就北伐,目前正在筹备之中。陛下胸怀四海,若是忠心属国他日有难,陛下也会帮衬一二。”

    李仁任此时出列回道:“此事所涉甚大,还请上使宽限些时日,吾等君臣商议一番。”

    常茂道:“大明并非这两年出兵,目前只是在筹划北伐,高丽不用急于回复。本使此次前来一是宣读陛下圣旨,二是邀请高丽派使团入大明,参加于今年年底举行的阅兵。至于高丽是否出兵,不急于一时,明年再议本使认为也自无不可。”

    李仁任感激的回道:“谢上使体察我国困难,遣使之事请容吾等商议,还望上使多留数日,届时望上使返回时带上我高丽使团。”

    “可!”

    在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后。

    盛大的歌舞宴会开始了

    常茂同王禑坐在上位,其他使团人员亦有一帮高丽大臣陪同。

    宴会中,常茂自是发挥了纨绔国公的优良品质,对于宴会歌舞之事信手拈来,和王禑相谈甚欢。

    由于“大明商人”提供的信息,其他随行官员周围的高丽大臣也有针对性。

    此时副使胡俨并一国子监学生,正在同以李穑为首的高丽名儒谈论经义。

    使团众人与高丽众大臣相谈甚欢。

    宴会后,李仁任代表高丽国王向使团赠送礼物。

    本以为明使会推辞一番,但是使团却毫不推辞照单全收。

    特别是常茂显得十分开心。

    当夜

    常茂返回使馆后瞬间清醒

    喝的这点酒对于常茂这个纨绔子弟来说完全就是毫无影响。

    此时常茂正在会见一使馆内的仆人。

    “卑职锦衣卫百户官蒋开参见郑国公。卑职在府内化名李三。”

    “蒋大人无需多礼,大概的高丽情况出发前宋忠已经和我讲过,请蒋大人介绍下高丽目前的具体情况。此乃宋忠给你的密信。”

    蒋开接过密信后见火漆完好,便撕开信封看了起来。

    看罢

    “郑国公,目前锦衣卫在高丽共有51人,正在全力拉拢各位朝臣,林坚味、李济已经彻底倒向大明,郑国公有机会可以见见二人,此二人皆为李仁任党羽。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士绅,我等也会给您安排。一些朝臣虽说可在朝堂上为大明说话,但是影响力不大,可以不见。目前使团之事我们也在全力运作,希望到时候能安排林坚味、李济二人前去大明。使馆内那王丁可能是高丽细作,除了俺以外,赵诚化名李四亦在使馆内工作,若俺不在郑国公可以让赵诚代为办差,此人绝对可靠。”

    “好蒋大人辛苦了。”

    “那个李成桂郑国公可以接触下,不过此人野心颇大,态度暧昧,其五子李芳远我们目前在全力拉拢。”

    常茂点头表示知道。

    “上使,小人这就去给您准备热水。”

    随即蒋开退出房内。

    第二日

    高丽朝堂

    群臣正在就出使大明之事进行争论。

    李仁任劝道:“大王,既然大明肯派使前来,想来不会深究此前使用北元年号之事,臣建议还是派使团出使为好。”

    崔莹此时反驳道:“大王,此事正好证明大明此时无暇顾及辽东,今当出兵辽东。”

    李成桂此时出列反对道:“大王,我听闻大明此时正陈兵北平,为北伐备战,既然大明邀请我等前去观看阅兵,那么我们去看看也是无妨。”

    李仁任也是继续劝道:“大王,今大明势大,北元衰弱,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激怒大明,且大明宝船如此巨大,我军恐难敌。”

    崔莹还欲进言,但见王禑开口说道:“既如此去看看也无妨,众卿家议个名单出来吧。”

    ……

    在一方讨价还价以后,最终一份以林坚味为团长,李济、李芳远为副团长的使团名单正式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