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一百一十章 理论大师

第一百一十章 理论大师

    慈庆宫此时正在举行一场家宴,太孙和太孙妃正在宴请新任曹国公李景隆及其夫人袁氏。

    自从小朱提了至少一个女主人要从曹国公府上找以后,早就想要和姐夫一家亲上加亲的老朱肯定是迫不及待了,前几天在坤宁宫的饭桌上直接定性,最好小朱的儿子要和李景隆的女儿联姻,小朱也是毫无办法,想想已经不算近亲结婚,也只能同意了老朱的决定。

    今天宴请李景隆,除了交待军务之事,也要提一提此事。

    宴会上小朱也不断打量着这位大明“战神”,相比于不明不白的土木堡,李景隆更符合战神的定义。

    要说李景隆是卧底,从白沟河之战小朱也看不出端倪,只是知道唯一的疑点就是当初围攻北平的时候,不是李景隆命令瞿能撤回,恐怕在朱棣带兵赶回之前,李景隆就已经入驻燕王府了。

    小朱也迅速清空了这些想法,反正以后就算是要打仗,他也更信任自己的大舅子徐辉祖。

    不知道李景隆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对于兵制改革,军政分离,李景隆谈得头头是道,来自后世的小朱竟也挑不出什么不足。

    随着谈话的深入,徐妙锦早就拉着袁氏借口离开,小朱则是震惊于李景隆的理论水平,也难怪在历史上让老朱都能叹服不已。

    不知道是不是这几年坐镇陕甘积累的地方经验,李景隆不像一些军事学院刚刚毕业的愣头青,很多的设想都是基于大明的实际情况,一些设想并不需要小朱发问,李景隆都能自己解释起来。

    比如说女真、蒙古兵驻防新疆如何调配兵力,如何划分辖区,甚至到了最后,二人已经来到偏殿的沙盘前,开始了具体布置。

    大的战略方向上,这位满级的理论家早就开始谋划夺取整个中南半岛,通过筑城和属国占城,一步一个脚印的扩大领土。

    小朱开始相信李景隆是有真本事的,只是用错了方向。

    对于李景隆的定位,小朱决定把他放在中央,充分发挥理论能力。

    三国的马谡在战略眼光上也是超一流的,甚至南中之地攻心为上的见解更是早于诸葛亮。

    小朱觉得用对了这种人,也是很厉害的,说不定真可以运筹千里。

    最后小朱打开目前的世界地图,点到了阿拉伯半岛和埃及之地。直接问道:“表兄,如果孤要占领这片区域当如何谋划。”

    李景隆先是吸了口凉气,又迅速镇定:“臣恐殿下之志不只是一个帖木儿帝国吧。”

    小朱也并未掩饰,点了点地图上的奥斯曼:“孤听闻此乃奥斯曼,屡败教皇军队,也是一方强敌,这奥斯曼之西更有无数小国。”

    李景隆问道:“殿下后续是想要征服奥斯曼吗?”

    小朱摇了摇头:“孤想利用其牵制西方之地。”

    小朱圈了下整个巴尔干地区,继续说道:“若是帮助奥斯曼占领此地,并且频繁袭扰西方,那么西方与东方的贸易所走丝绸之路,将被奥斯曼阻隔。西方缺少香料,并且喜好丝绸瓷器,如果你是西方会怎么办?”

    李景隆思索片刻后回道:“臣会想办法借道金帐,入新疆。”

    小朱说道:“情报局先前来报,帖木儿已经击败脱脱迷失,并大举入侵金帐。”

    李景隆尴尬道:“恕臣驽钝,这样臣觉得东西商路将会断绝。”

    小朱富有深意的说道:“大海广袤,我们不但能从陆路到达阿拉伯,也能从海路到达,那么同样的,我们有没有可能从海路到达西方。”

    李景隆闻言仔细看起了地图,随后说道:“殿下,根据郑公公回报,目前已经到达非洲的最南端,现在绕过南端北上了一段之后已经返回补给,准备在合适的天气继续扬帆起航。臣觉得,若有水陆通向西方,会不会是沿着非洲西岸北上。”

    小朱点了点头,赞许道:“和孤不谋而合,不过孤还有一条路。此乃地中海,此乃红海,我等若是像大运河一样,修筑一条运河,联通两地,那么我们可以直接从红海进入地中海,到达西方。”

    来自后世的小朱知道一条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地中海和红海没有高度差,挖运河的成本并不是太高。也感叹于历史的遗憾,如果当年法国不是测绘错误,得出了一个地中海和红海有10米高度差的错误结论,那么拿破仑战争鹿死谁手可能又是两说。

    李景隆闻言双眼发亮,也只能表示自己的格局还是没有打开,和太孙有差距,随即附和道:“太孙英明,如此我们需要征服马穆鲁克了。”

    随后李景隆快速在脑海中回忆起了关于马穆鲁克的所有情况,整理了思路后,说道:“殿下,虽说马穆鲁克曾经在艾因贾鲁特击败过蒙古人。但是那次胜利是马穆鲁克占据人数优势,且旭烈兀因为蒙古汗位争夺无心西部。而且那一战距今已经很多年了,现在马穆鲁克高层腐朽,远没有当年的强悍。先前明威将军戚全曾两次大败马穆鲁克,可见马穆鲁克战斗力一般。征服马穆鲁克唯一的变数在奥斯曼和帖木儿身上。”

    小朱知道后续的历史,胸有成竹道:“帖木儿觊觎印度的富庶,扫荡金帐汗国之后孤想他就会征讨德里。马穆鲁克、帖木儿、奥斯曼之间更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正好为我们所用,后续孤想着遣人出使奥斯曼,尽量交好。”

    李景隆开始迅速盘算起了兵力,之后进言道:“臣觉得可以调集南洋、非洲沿岸、印度驻军,并从印度、女真、蒙古征兵,派1-2个近卫师。出兵二十万可灭之,只是粮草供应,前期需要王公公、村上氏调集,如果还没有办法,则需要……”

    李景隆随即做了个手势,小朱也明白他的意思,并未反对,不过说道:“印度的驻军不要动了,远征消耗粮食巨大,从倭国、高丽、女真、蒙古等征兵是肯定的,二十万大军估计只要五六万明军即可。至于地方管理,目前马穆鲁克过于偏远,先前的那个东印度公司不错,这段时间你牵头,参考东印度公司,弄一个非洲发展公司,此次公司的规模要大,不仅仅是你们武勋,各个王府、各属国贵族最好也要参与进来。后续马穆鲁克的领土归公司管理,之后公司更可以向西探索,管理所得领土。孤只需要把运河快速建起来。”

    闻言李景隆双眼发亮,他明白其中巨大的利润,东印度公司他们李家占了不到半成,每年就能获取巨额利润,现在的曹国公府,在大明留了一点凤阳、应天的土地,其他田地早就献给了天家,此次听说太孙放出的是马穆鲁克的管理权,李景隆已经明白这代表着什么。

    小朱也看到了李景隆的激动,不过小朱还是决定再加一把油:“不仅如此,既然是非洲发展公司,那么整个非洲大陆,只要公司占领之地,皆可以自由开发,每年交足赋税即可,而且此次内帑占股一半。至于公司负责人,你的两个弟弟并开平王府常森、魏国公府徐膺绪等筹划即可。”

    李景隆闻言大喜,重重的磕头谢恩。

    小朱也没让李景隆起来,接着对李景隆说道:“孤当年也和表伯说过,想要亲上加亲,表兄表嫂还在生育年纪……”

    随后小朱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李景隆当然秒懂,直接重重的磕了三下头,并且喜极而泣:“李家谢殿下天恩。”

    小朱也没和李景隆客套,接受了他的谢恩,继续说道:“汝长子就叫李云龙吧,以后要如云中之龙一样。”

    小朱这几年也是喜欢赐名,被赐名的人肯定很高兴,甚至勋贵、勋戚人家都是以得到太孙的赐名为荣。

    比如大姑的儿子被赐名为梅超风,小姑的儿子被赐名欧阳锋,徐辉祖和徐增寿这两个小舅子也没有被放过,儿子分别被赐名徐志摩和徐锦江。

    这种事情大家都挺开心的,而且都觉得小朱取名水平很高。

    今年,邓镇的小儿子出生,也求小朱赐名,小朱也大方的赐名邓世昌。

    李景隆听到太孙主动给自己长子赐名,代表着后续自己的爵位传家肯定是没了问题,至于说生孩子的事情,他肯定会和袁氏随时待命,只要慈庆宫有了动作,他和袁氏肯定会再接再厉。

    李景隆告辞离开后则是快速命人去太医院请了御医来府上,他和袁氏也开始调养身体,准备了起来。

    此时慈庆宫的寝殿就剩小朱和徐妙锦二人。

    徐妙锦看着小朱双眼泛着亮光:“今天臣妾算是见识到了殿下拿捏人的本事,也不知道殿下和曹国公谈了什么,俺就看着表兄恨不得为殿下去死。”

    小朱没有过多解释,反而用手刮了下徐妙锦高高的鼻梁,笑道:“娘子又不听话了,说了两个人的时候要叫夫君,这样才显得像一家人。”

    虽说已是夫妻,但是被小朱这么调戏,徐妙锦的脸还是红成了一个苹果。

    又打情骂俏了一会,两人就顺势“就寝”。

    虽说小朱控制着次数,但是现在的人肯定没有这种概念,马皇后可是天天盼着抱曾孙,甚至是徐妙锦也想尽快为了天家诞下龙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