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专列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专列上

    老朱还是觉得一人两节车厢过于奢侈了,他又没那么高的要求:“俺哪有这么高的要求,俺和弟兄们坐一起就挺好的。”

    不过当来到自己的第一节车厢,看到办公区、会客区等一应俱全以后还是十分高兴的。

    后面的生活车厢则是只有太子、太孙随行参观。

    参观完出来以后,老朱对下面人说道:“这个列车设计的不错,俺还是挺满意的,不过里面的装饰过于奢华了,一些东西俺刚刚也交待过了,该撤下去就撤了。这次就算了,下次若是如此浪费,俺可要不客气了。另外,这个车上有个婴儿一点都不方便。”

    此时李进忠回道:“陛下,东西奴才们都准备好了,小殿下用的东西直接带上车就可以了。张永回报,目前正在设计专供儿童使用的车厢,里面的东西更是一应俱全。”

    虽说对自己要求严苛,但是对于子孙,老朱就不知道什么是节俭了,听说有专门为曾孙设计车厢,非常高兴:“你们这几个奴才有心了,吩咐张永好好办差。”

    参观完整个列车后,除了此次随行人员,其他人都下了火车,送别皇帝以后也离开了车站。

    大部分人还是比较震撼的,虽说现在无法通过长江、淮河、黄河这样的大河,而且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这个大问题,但是大臣们都明白,一段段的铁路纵横交错,配合上适当的摆渡,整个大明都要彻底变天了。

    不去管臣子们作何感想,此时在火车上的老朱十分开心。

    至于原因十分简单,曾孙一手抓着他的胡子,一手拍在车窗上,看着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十分开心,一会后那只抓胡须的手也拍在了窗户上。

    马皇后看到曾孙不再玩弄老朱的胡子,也幸灾乐祸道:“这下阳儿不要玩你的胡须了,俺看你那胡子以后也没什么吸引力了,这孩子像他爹,也喜动。”

    老朱倒是不以为意:“俺这把老骨头还走得动,阳儿长大点俺带他到处走走,朝政有老大和允熥俺也放心。”

    说着就要抱转阳儿亲上一口,不过小孩子现在忙着看新奇东西,很是愤怒,坚决反抗,惹得一旁的马皇后得意的笑了起来。

    老朱也抱怨了一句:“这小子,俺还想着以后让他骑大马,哎。”

    “重八,都一把老骨头了,骑大马这事情让标儿和允熥来就是了。”

    “妹子,不是俺吹牛,阳儿就是喜欢俺。你看老大的胡子,阳儿就不抓,阳儿跟俺亲。”

    “你就显摆吧。重八,俺看刚刚过了浦口了吧。”

    老朱说道:“是啊,这玩样真快,就是长江不好过,不得不在应天的南北都建了车站,南来北往还不是太方便,在长江上架桥虽说已经在尝试了,但是这种事情难度很大,也不知道俺们闭眼前能不能坐着火车过长江。”

    马皇后安慰道:“俺觉得能行,俺们那会谁能想到会有这东西。”

    过了一会,趴在窗户上看风景的阳儿应该是累了,转过头来,马皇后经验丰富,也知道怎么回事,赶紧抱过来哄了起来,虽说有摇篮、摇床,但是马皇后还是喜欢抱在怀中哄睡着。

    待阳儿入睡以后,马皇后才把阳儿轻轻的放到了摇床上,一旁的女官则是上前晃动着摇床。

    老朱看了眼熟睡的孙儿也识趣的退了出去,现在的坤宁宫,阳儿才是真正的小霸王,老朱要是敢影响他休息,肯定会被马皇后赶出去。

    现在的铁路也只是刚刚起步,哪怕是皇帝的专列还是有诸多不足,不过对于老朱来说,免去了舟车劳顿,已经是很好了。

    自己的车厢显然是有特殊处理,来到大臣们的车厢,噪音大了许多,不过此时大家都是十分兴奋地在讨论着。

    在他们眼里,坐火车可比以前策马疾行舒服太多了。

    耿炳文这会说道:“这东西太神奇了,俺刚刚还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俺从来不敢想象赶路还能像这样。”

    张龙说道:“你还好意思说,刚刚你那呼噜声吵的俺们几个睡不着觉,到了凤阳你得请客。”

    此次虽说也有几个文官随行,但是现在还是武强文弱,太孙也明显偏向于武勋,更是加剧了这个现象。

    幸亏列车足够大,几个随行的文官早就躲到了另一节车厢,眼不见为净。

    此时众人见到老朱到来,纷纷起身行礼。

    王弼直接说道:“陛下,现在俺们骑兵跑起来的速度虽说不比这玩样慢,但是马儿会累,这东西俺刚刚也问了,有煤有水除了日常的补充以外,就不知道什么是累,太厉害了。俺带着骑兵急行军一日也就百余里,这东西跑四百里也不累人,俺真是开眼了。”

    赵庸也说道:“以后这铁路修好了,边境的压力会小很多,俺想的是粮草转运,一列火车可以拉几十吨粮草,俺都不敢想象那画面了,以后江南的粮食旬月便到了北方,那边的压力会小很多。”

    众人也是纷纷开口,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的都是军事上的应用,火车的战略价值才是时下关注的重点。

    老朱听完众人的叙述,也说道:“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桥不好造,宽点的河流会挡住火车。而且遇到秦岭也是一筹莫展,俺还想着把火车修到云贵,但是现在难度很大,目前的方案也是从西京入川,再到云贵,就这样整体难度还是很大。”

    徐达宽慰道:“陛下,哪怕有诸多限制,火车每天能跑个几百里依旧意义重大。俺也相信一代人比一代人强,以后一定会想到解决办法的。现在在淮河已经开始尝试造桥了,虽说桥还不能过火车,但是一步步来,俺觉得过火车的那天也不会太远。”

    老朱也炫耀道:“是啊,俺们起兵的时候,做梦都梦不到这一天,别说火车,就说大炮,俺以前要是有一门这样的炮,第一次打集庆也不会无功而返了。”

    聊着聊着,一群老头们又聊起了他们的峥嵘岁月,当然老朱肯定是那个万夫莫开的在世霸王。

    老朱最后也感慨道:“俺这些年也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了,俺都不止一次想过退位做太上皇,江山代有才人出,俺们年纪大了,也该多多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现在这铁路通了,人啊,年纪大了就想着时不时回家看看,俺们当年都扛着脑袋才有了今天,也该享享福了,儿孙的事情就该让儿孙们去处理。这次西征,俺看你们那些崽子都做的很好。”

    说着老朱来到王弼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说道:“就像你们家王德,在野外用5000骑兵拖住了近十万大军,这个能力不比你王弼差了。”

    王弼谦虚的说道:“俺家崽子是陛下的门生,能有今天全赖陛下教诲,他没什么本事,都是陛下、太子、太孙教导的好。俺这些年也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现在铁路通了,俺想着回老家种几天田,俺从小就想着有几亩地当个富家农。”

    王弼当然明白皇帝话里有话,现在是到了告老的年纪了,而且王德还是很出息的,王弼也不担心后继无人。

    老朱说道:“俺也就随便说说,你王弼还算年轻,还能打几年仗,你家王德还得在外面历练几年,历练好了回来进五军都督府,正好帮太子、太孙办事。”

    王弼跪下谢恩,这算是正式的承诺了,让王弼很是开心。

    其他武勋,特别是有儿子参与此次西征或是随着蓝玉镇守新疆的,都一个个表示精力不济,旧疾缠身,想回凤阳养老。

    虽说皇帝没有明确表态,但是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很多人也在盘算着此次回返应天以后该上表请辞了。

    说着说着,只见马皇后抱着孩子来到。许多人也是很多年没见过马皇后了,纷纷上前行礼,一些关系亲近的人更是直接称呼嫂子。

    马皇后回应众人以后,抱着孩子来到老朱面前:“这孩子,刚睡醒就要找你,俺真是白养了。”

    老朱也很是开心,从马皇后怀中接过孩子,甚至还举了起来。

    众人看到皇曾孙如此受宠,都十分开心,这可是他们武勋人家的孩子。

    小孩伸出肉嘟嘟的小手,咿咿呀呀的叫着,老朱知道又想玩他的胡子了,也很是配合,众人看着小殿下对陛下的胡子又拉又拽,很是亲热,皇帝的脸上也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众人也配合着皇帝,当然嘴巴上的吉祥话更不会停。

    老朱本想让徐达抱抱外孙,但是小孩子显然很是抗拒,老朱虽说嘴上抱怨,但是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徐达也明白这个小孩是未来的大明天子,有徐家血脉已是万幸,其他事情也不敢奢求。

    老朱也像是回到了刚刚起兵打天下的时光一样,和众人聊起了家长里短,当然时不时的炫耀曾孙,众人肯定全力配合。

    在这种氛围中,时间来到了傍晚。

    老朱问道:“这是到了滁州境内了吧。”

    此时内侍也进来禀告:“陛下,一会就要到滁州车站了,列车将会在滁州站补给半个时辰,陛下是要在车上用膳,还是去城里看看。”

    老朱说道:“就在车上吧,把东西拿到这来,俺和弟兄们一起吃,俺都觉得一下子又回到了俺在淮西举兵的日子。”

    老朱一是对火车充满好奇,二是不想入城扰民,在滁州停靠和入城完全不是一回事。

    下面人按照老朱的吩咐开始准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