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家宴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家宴

    喜欢玩胡子的小小朱,最近对朱标的胡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的宝贝儿子就是对各种胡子情有独钟,上次Judy的胡子更是被小小朱连拔了好几根,现在各位亲王都开始蓄起了胡子,只希望以后进京的时候能被小小朱拔下一两根。

    饭桌上的焦点肯定是小小朱的,只不过小朱也是无法忽视的存在,虽说是朱标的生日,但是吃完饭后,几个弟弟甚至是朱允炆都在等着小朱的训话。

    虽说坤宁宫的饭桌没有规矩,但是这也只限于“家宴”,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大家还是很有默契的严守规矩。

    其实对于朱标的儿子,小朱也都不怎么了解,除了一个大葱明朱允炆以外,其他人都是小透明,更何况根据老朱的皇明祖训,除了朱允炆这个庶子之外,其他人的皇位继承顺序高的可怕,小朱觉得就算没有靖难,这几个也很难善终,毕竟吴王、徐王的封爵已经是在挖大坑了。

    对于大葱明,小朱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虽说小朱是君,他是臣,但是大葱明又是小朱的哥哥,所以对于这个大葱明,小朱只是在想他的封地问题,顺便把黄子澄这些个卧龙凤雏一并打包过去,反正这些人现在也是各个哀叹“怀才不遇”。

    小朱这会也打量着毕恭毕敬的大葱明,说道:“你想去边塞为王,可知边塞之地生活艰辛,百姓生活更是远不如应天,而且文化迥异,不同文化在那里交融,治理边塞一直都是大难题。”

    朱允炆还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回太孙,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且先生常常教导臣要教化一地百姓,臣在想若是能够教化四夷之民岂不是更好。”

    小朱好奇道:“这也是黄先生的意思?”

    朱允炆赶忙回道:“这是臣一个人的想法,先生常说四夷之民蛮化不开,不值得教化,不过臣这次想试一试。”

    小朱闻此倒也颇为满意:“武力征服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后续则是需要推行汉化,教化百姓,这是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步骤。武力是教化的保证,而教化又是武力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臣谨遵教诲。”

    虽说朱允炆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小朱也不知道,但是至少在明面上,朱允炆是完全接受了小朱的言论。

    小朱想了想说道:“安南这地方虽说偏了点,但是整体上还算不错,若是从广州出发走海路也不算太远,现在应天到广州的铁路正在建设,将来借道广州来往应天与安南倒也方便。并且安南在汉唐时代都是汉土,我等只是恢复了中原旧土,相较而言安南的文化更加接近于中原,而且安南也兴儒学,到时候你把黄子澄和方孝孺都带过去,应该是不错的。”

    听说能够带上他心心念念的方先生,朱允炆更是开心,赶忙躬身言谢。

    小朱已经想过很多次把朱允炆扔到安南去了,张玉坐镇安南小朱还是比较放心的,但是张玉毕竟是武将,还是缺一个文治之人。

    现在已经通过一些封赏,开始用温和的手段调离安南的本土势力,若是将来有一个亲王坐镇此地,还是比较理想的,更何况朱允炆这种证明了自己军事能力为负数的人,小朱就更加放心了。

    简单的几句话,基本决定了朱允炆将来的命运,小朱开始看起了一个大点的孩子。

    由于小朱的魔改,朱标的后宫阵容丰富了许多,而且这几年的朱标也在开枝散叶,虽说吕氏生了朱允坚以后没有其他产出,但是朱标的其他妃子也是频频传出喜讯,小朱也自然而然多出了几个弟弟妹妹。

    对于多出了妹妹,小朱还是很开心的,反正小朱眼里就是联姻的工具人而已,对于小朱来说,宗室之女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很多地方的贵族目前还眼巴巴的等着大明皇帝陛下赐婚。甚至说勋贵人家的女儿现在也被强行拉过来认了个郡主、县主当成了宗室女使用。

    对于几个弟弟,虽说以后需要给他们划封地,但是现在的小朱家大业大,只要别出个弘治把士大夫养的太肥了,经济肯定是垮不掉的。

    这会小朱正在逗弄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边问道:“这是那个奥斯曼女子生的孩子?”

    此时闲下来的马皇后也凑过来打量了起来:“这孩长得还真不错,白嫩白嫩的,和寻常的中原孩子真有点不一样。”

    听此老朱也凑了过来,虽说都是孙子,但是老朱平时也不会去关心春和宫发生的事情,老朱倒是不一样道:“还是俺家标儿出息,这西方的女子都为咱们老朱家开枝散叶了,真是祖宗保佑,俺朱家一代就比一代强。”

    此时站在一旁的徐妙锦也反应了过来:“皇祖父、皇祖母,这件事是臣妾平时疏忽了,殿下的慈庆宫确实该热闹点了。”

    老朱则是解释道:“徐家丫头,你可别多想,俺就你一个孙媳妇,其他人都不是。”

    话说到这个份上,徐妙锦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了,对于这一步她也早有心里准备,最近也是因为在后宫承担了太多的事情,因此把这件最重要的事情反而忘记了。天家能让她先诞下嫡长子已经是格外开恩了,就像他的婆婆常氏一样,生完长子以后吕氏就进门了。皇帝已经年老,通过联姻拉拢朝堂、拉拢地方这种事情太孙也需要承担起来。

    这件事情上小朱也没有什么发言权,自然选择了沉默以对,当然现在的小朱还是有着基本的选择权,什么样的女孩能进慈庆宫还是需要他这个当事人点头的。

    饭后片刻,吕氏领着一帮“外人”告辞离开,此时的坤宁宫又只剩下了一家人。

    见到没了外人,马皇后脸色突然一板:“允熥,俺可要说你,朝廷再忙,还有内阁帮衬着,虽说以后也需要开枝散叶,但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可不能冷落了。”

    这会老朱和朱标正在抢着讨好小小朱,期待着小小朱的魔爪伸向他们的胡子,自然不会去管马皇后处理家事。

    徐妙锦本想帮小朱说几句话,但是被马皇后的一个眼神制止了。

    更何况徐妙锦也是明白,这是帝后在强调她这个未来女主人的权威,虽说以后的太孙肯定会有很多女人,但是她徐妙锦就如同马皇后一样,是独一无二的那个存在。

    小朱当然是一边承认错误,一边解释了一下客观原因,小朱也明白这无非是帝后给徐妙锦一个暗示,一个保证地位的暗示,小朱也是明白其中奥妙,因此还是配合着马皇后表演。

    做完配合,小朱也说起几件正事。

    “俺身边的郭镇、郭景仪,俺想着让他们出去历练几年。俺身边少几个亲卫,想着把张玉的儿子张辅,宋晟的儿子宋瑛叫过来顶郭家兄弟的缺。”

    朱标想了想说道:“人选都不错,把瞿能的儿子瞿陶也调过来听用吧。”

    小朱肯定没有意见,老朱还在为了自己的胡子更受曾孙喜欢而得意,这会正在逗弄曾孙,这种将领调动的小事哪有逗弄曾孙重要。

    这件事情就在朱标和小朱的三言两语中正式定了下来。

    小朱开始说起了第二件事情:“过几天俺想着去杭州看看,正好铁路也通了,来去方便。现在公司的政策刚刚放开,听说浙江那边搞得热火朝天,当然也出了点问题,俺想着去看看。”

    此时在逗弄孙儿的老朱开口道:“俺让郭英和你一起去,旁人去俺也不放心。”

    小朱也补充道:“俺明天让九江表兄以巡视海防的名义先行出发,这样俺出发的时候直隶和浙江的军务已经被表兄彻底控制了。”

    老朱满意道:“好,这件事考虑的很好,出行可不是小事,沿途的护卫工作切不可马虎大意。”

    马皇后这会也开口道:“上次俺也坐了那火车,真的很好,这次让妙锦也陪你一起去,正好重八的大明一号这会空着,也用起来,放在那里也是浪费。”

    坐什么车肯定是家事、是小事,马皇后开口了,家事上大家肯定都是听马皇后的。

    徐妙锦闻言也连忙谢恩,一入皇宫深似海,徐妙锦虽说平时也很受宠,在后宫现在几乎是马皇后的一人之下,但是也没有奢望过能够出宫去看看,更何况还是有天堂之称的杭州。

    此时朱标也开口道:“俺们几个也商议很久了,你的一个侧妃最好从江南的大户人家里找,钱氏有个女子各方面都不错,前几年在女子学堂也是拔尖的存在,这次去了妙锦也可以帮忙看看。”

    虽说小夫妻二人都是很受宠的存在,但是这件事情上他们也只能乖乖照做。

    这会老朱也补充道:“汤大嘴有个孙女也不错,你们两个自己也看看,要是可以的话另一个侧妃就是她了。”

    太孙侧妃就是将来的贵妃,这件事情帝后当然也会花很多心思,选择是谁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考虑,一文一武,一个代表地方,一个代表军队,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了。

    一会后,朱标以及小朱两夫妻也告辞离去,整个坤宁宫又恢复到了帝后抢曾孙的日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