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渡河

第一百八十三章 渡河

    等到瓦西里离开后,大帐内突然间陷入到了沉默中,许久后还是朱济熺打破了沉默:“这个瓦西里真不是东西,这么重要的情报现在才告知,我看他明显就是故意的,想让我们和波兰人硬碰硬,徒增消耗。”

    宋晟开口劝道:“世子,瓦西里此人还有用,何止是瓦西里,罗斯诸国很多都是知道情况的,甚至包括脱脱迷失也了解的比我们多,这些人留着还有用,大明距离这里太远了,我们的力量有限,想要在基辅站稳脚跟,还是需要这些人的。”

    “大将军,俺也就发几句牢骚。”

    这时朱高煦也开口道:“大将军,渡河以后的行动看来需要改一改了。”

    随后朱高煦来到沙盘前指点道:“我需要5000人,今夜趁着夜色从上游强度第聂伯河,渡河后的攻击目标要改一改了。如果瓦西里所言不虚,那么条顿的战意是最低的,届时大将军在正面渡河作战,我分兵2000袭扰条顿,让他们有理由不去增援,我率3000精锐直击波兰侧翼。”

    刘真看着朱高煦的推演,担忧道:“若是基辅军队全力增援波兰,那么郡王的处境将会十分危险。”

    朱高煦说道:“5000兵力渡河已经是极限了,若是人数再多,目标太大,容易被发现。”

    宋晟说道:“我把近卫师中的2个团骑兵全部抽掉给你,你再从蒙古人中选2000骑兵。明日渡河十分重要,需要快速抢占桥头堡,确保大军顺利通过,不然若被半渡而击则前功尽弃。”

    朱济熺说道:“明日就让我为前锋。”

    宋晟想了会也没有拒绝,说道:“给世子3000人,针发步枪团您也带上,明天就到了检验他们真实战力的时候了。”

    此时坐在最后面的张辅说道:“第聂伯河的河面宽度大概是1300米,若是我们在岸边布置炮兵阵地,那么我们的火炮能够为对岸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持。”

    宋晟同意道:“就按张辅说的办,张辅,就由你来负责炮兵阵地。”

    在众人又商议了一些进军细节以后,宋晟下令道:“全军听令,明日拂晓做饭,清晨出发,由晋世子率3000先锋强渡第聂伯河,宋瑛带人架设浮桥,刘真率前锋军跟进,本将亲率中军作为后续。张辅坐镇后军,并负责河岸的炮兵阵地。高阳郡王等我3色令枪,冲击波兰侧翼。告诉全军将士,击败波兰人,基辅就在眼前,维尔纽斯、华沙甚至是克拉科夫也离他们不远。”

    “喏”

    众人应声退下之后开始了最后的准备。

    当天下午,数波明军哨骑或是公开,或是秘密的离开营地,向北行进,之后在一处树林中集结。

    此时朱高煦早已来到,拿着望远镜正观察着河对岸的情况。

    一旁的副官说道:“郡王,昨天俺们派了几个兄弟游了几个来回,这里的水宽只有700多米,深度和水流也都合适,虽说如今的河水已经转凉,但是还是可以忍受的。”

    朱高煦说道:“告诉将士们,渡过第聂伯河,到时候本王亲自带着他们去基辅城好好看看。”

    旁边的将士们听到朱高煦的话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郡王带队,那岂不是城里最好的地方就是他们的了。

    随着消息的传开,整个分队的士气都空前高涨,前方的河水对于他们来说都不再是困难。

    在众人兴奋地等待中,天色也是渐渐暗了下来,为了隐蔽,整支军队都熄灭了火把,只有一些夜视能力较好的士兵在传递着情报。

    朱高煦最后一遍确认:“都准备好了吗?特别是火器和火药,都包裹妥当了吗?”

    “郡王,您放心吧,小的们已经确认三遍了,绝对没问题。”

    朱高煦最后交待道:“渡河以后西南和西北方向分别有一片树林,届时大家分散隐蔽,我带3000人,濮玙带领剩下的2000人,天亮以后按照计划行动,各自听从指挥,妄动者,斩!”

    “是!”

    朱高煦最后拍了拍副将濮玙的肩膀以示鼓励,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随着天色完全黑了下去,明军开始以连队为单位进行渡河,此时已经入秋,半夜的河水已是冰凉刺骨,不过大家都是咬牙坚持,尽量不发出过多的响动。

    由于朱高煦的有心观察,找到了对面联军的疏忽之处,随着明军的一批批渡河,,确实并未发现有任何人来此处巡逻,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所有的明军都顺利渡过了第聂伯河,并且在昨日已经渡河的几人的指引下,顺利到达了埋伏地点,大家经过一整夜的辛苦,此时开始有规制的轮流休息。

    中军大帐内,宋晟等人并没有心思休息,都在等着传令兵的回报,终于在仿佛是数个世纪的等待之后。

    传令兵回报:朱高煦部已顺利渡河,并未被敌军察觉。

    宋晟说道:“后面的事情也都看天意了,大家都赶紧回去休息吧,再过一个多时辰军队就该开拔了。”

    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整个明军大营上空,飘荡着阵阵炊烟。

    此时波兰联军的大帐内。

    联军统帅听到探子回报后,正在做着相应的部署。

    “明军看样子是要强度第聂伯河了,之前沿河各处可有明军偷渡者?”

    “将军,并未在我的防区发现。”

    “我这里也没有。”

    “你们各自防区的衔接处是否仔细排查过。”

    “将军,都查了,而且第聂伯河上所有的小船都被我们收缴了,明军这几日虽说在打造渡船,但是并未见到有渡船移动的迹象,现在是秋天了,河水冰凉,没有渡船的情况下明军会冒险强度第聂伯河吗?”

    众人都在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否定明军渡河的可能性,但是此时,波兰统帅还是略显不安的说道:“派出哨骑,要重点侦查各个防区的交接处,我这心里总是惴惴不安,希望上帝保佑,但愿是我想多了。从今天明军的动向来看,怕是要尝试渡河了,各位一定要做好准备,基辅的军队迅速靠过来,做好战斗准备,条顿的骑士团在侧翼做好准备,随时准备从侧翼包抄帝君的渡河部队。”

    此时一名参加过意大利战争的军官出言提醒道:“将军,明军的火炮射程很远,完全可以在第聂伯河的对岸朝着我们射击,提醒军队注意分散,防止可能存在的炮火打击。”

    联军主帅并未参加过意大利战争,因此对于火炮的估计严重不足,还是不屑道:“火炮?你说的火炮明人能有多少?”

    那人也不避让,直接回怼道:“在伦巴第的时候,我见过至少300门可以轻松打过第聂伯河的火炮。”

    闻言统帅也是一惊,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退让道:“那就按你说的办吧。你这么说来,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明军渡河了,若是明军渡过第聂伯河,基辅危矣。”

    波兰联军也在有序的调度下开始行动了起来。

    一队侦察哨骑

    一名小头目不屑的说道:“这群天杀的天主教徒,侦察送死这种事情就让我们去,要是真遇到明军的渡河小分队我们哪有活路。”

    旁边一名哨骑进言道:“就是,国王竟然还让我们改信天主教,真是岂有此理。”

    这群人一边巡逻,一边骂骂咧咧的数落着波兰人的不是,片刻后,众人来到了朱高煦等人埋伏的树林周围,此时在树林中埋伏的朱高煦早已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若是此时他被发现,那么他很可能会被联军围殴,就算是杀光这批巡逻的哨骑,也最多只是拖延一点时间而已。

    事情的转机却在此时发生,这群哨骑看着已经逐渐升高的太阳,骂骂咧咧道:“去XX的波兰人,去XX的天主徒,好了这里没情况,都回去吃饭吧,大清早的连觉都不让睡,真是晦气。”

    朱高煦已经不敢使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也在等着在树顶观察的哨兵回报,片刻后,一名传令兵兴奋的跑过来说道:“郡王,大喜,那群波兰人走了,我们应该没有暴露。”

    朱高煦则是想着最坏的可能,因此心中还在盘算着要不要追上去杀光这群哨骑,片刻后他咬了咬牙,决定还是放手一搏,下令道:“传令,全军戒备,赶紧填饱肚子,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做好面对敌军主力的准备。”

    大军这边,吃完饭后,张辅开始在沿岸布置起了炮兵阵地,一门门的火炮都对准了河对岸。

    朱济熺则是带人准备着渡船,宋晟同时安排其他人在另外3处渡河,作为牵制。

    波兰联军也收到了确切的消息,此时波兰的统帅也亲临前线指挥,此时正在小山丘上拿着“进口”的望远镜观察着明军这边的情况。

    看到炮兵阵地上架起的上百门火炮,统帅也是深深吸了口凉气,幸亏已经做了一定的预防措施。

    此时明军的侦察兵也发现了对岸的波兰指挥官,并且将此情况回报给了张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