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武道至圣:从百万粉丝开始 » 第六十三章 读书人的事,不叫偷

第六十三章 读书人的事,不叫偷

    11月3日,下午3:15

    成督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山川武术交流会会场

    穿着一袭纯白练功服的马保国,在一众目光和镜头的环绕下,正口若悬河的讲着半文不白的拳经:

    “...如此,方可拳由心发,以身催手,一肢动百骸皆随;一屈统身皆屈;一伸,统身皆伸;伸要伸得尽,屈要屈紧。如卷炮卷得紧,崩得有力...”

    ...

    从胆气的重要性讲到用劲的法门,马保国越讲越兴奋,讲到兴头后,他甚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手提着麦,一手不住在胸前比划示意。

    会场里一时间仅余马保国的声音来回激荡,在场的众人,对于马保国的这番讲述,反应也各有不同。

    如四川、山东两个代表团里的传武界人士,以及省武术协会里的李舟、路正业等对于传武理论有所研究的人,在听着马保国的理论后,或赞同的点头颔首,或攒眉思虑,或摇头不语。

    而如副市长宋建民、体育局局长仲高文这种职能部门的官员,则只是静坐于席位摆出一副聆听状,至于他们是否真的听得懂马保国说的那些东西,则只有天知道了...

    而此时,魏铮却无心去留意马保国的举动和众人的反应了,他看着面板里不断增加的太极拳熟练度,不由沉思起来:

    【太极拳(未入门)熟练度+30,入门所需熟练度60/1000】

    【太极拳(未入门)熟练度+30,入门所需熟练度90/1000】

    ...

    “仅仅是听马保国讲这种大而化之,类似拳法纲要的东西,也能加太极拳的熟练度吗?”

    随着熟练度的的增加,一些太极拳的知识也在魏铮的脑海里浮现,诸如无极桩、太极桩、伏虎桩、推山桩等等太极基本桩功的练法便被魏铮无师自通的领悟而出。

    “以诸桩功练成撑抱、提插、推托三力,则可谓太极入门矣,若再将三种力道分别修炼到推之不瘪,拉之不开,挑之不起,压之不下的境界,便已得太极精要...”

    体会着脑中源源不绝涌现的知识,魏铮不由对传武产生了一丝兴趣。

    “难道传武真的还有点东西?”

    好奇之下,魏铮将刚刚所得的太极拳理论与现代搏击的理论相对比,便发现这两者在发力方面上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性:

    现代格斗发力时双腿站稳,腰胯转动,用人体中部支架支撑发力,那些专业拳手的腰部都练得像绳子一样柔软,而太极则强调人软如鞭,整个身体,特别是脊椎部分,要像面条一样柔软...

    而随着他对太极拳的理解逐渐加深,他不由对马保国在机场那拉胯的表现更为疑惑。

    “按我刚刚所知的太极拳理念,凡习太极者无一不以练得掤劲在身为所求,而若练成掤劲,则可内外合一,一气贯穿,劲力浑圆,混然一体,触之即应,应对自如,甚至可以靠此劲力辨别一切外来之力的方向、大小,端是厉害无比。

    若马保国练成这种劲力,即使此人力量不如我,也应在我左手发力之时便可同时察觉,抽手退去就是了,怎么会被我抓住的?”

    “这种水平,又是怎么混到掌门人的位置,又怎么当上SD省传武领队,来负责这么重要的任务的?”

    就在魏铮疑惑的时候,马保国的讲述也到了尾声,在一片掌声中,他放下了麦克风,示意自己的讲解结束。

    于此同时,峨眉的牛元胜站了起来,先向主席台的各位领导鞠躬致敬,随后便开口道:

    “马掌门从胆气着手,再讲到太极劲力,确实是别出心裁,但鄙人不才,却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武术应首重身法,我所练的火龙拳拳经里有言:脚似形腰柔软,快速活变步为先,提箭盘破随机用,柔脆快巧狠当先...”

    ...

    随着牛元胜将自己的理念娓娓道来,魏铮又收到了一波熟练度增加的提醒:

    【火龙拳(未入门)熟练度+40,入门所需熟练度40/500】

    【火龙拳(未入门)熟练度+40,入门所需熟练度80/500】

    “火龙拳的入门熟练度只需要500点?也是,在路秘书的资料里,这火龙拳只是峨眉武术里多种拳种中的一种,入门需要的熟练度没有太极拳高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等牛元胜发言完毕后,马保国又出声反驳,两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讲述的内容也越来越深入,但很快,这位仅为峨眉德字辈的牛元胜便被马保国驳得哑口无言,怔怔的坐回了椅子上。

    随着牛元胜在辩论中落败,马保国也止住了话头,只往主席台上看去。

    主席台上的几位领导,见此情况,便交谈起来。

    台上议论纷纷,台下的魏铮此时却有些难受,他看着面板里两种传武拳术那不上不下的熟练度,不由有些郁闷:

    【太极拳(未入门)入门所需熟练度180/1000】

    【火龙拳(未入门)入门所需熟练度280/500】

    “怎么就哑口无言了呢?牛元胜,不应该啊,我还指望着你‘告诉’我你们的火龙拳怎么打的呢..”

    就在他苦恼的时候,突然间,魏铮灵光一闪,想出了办法。

    他点了点身前路正业的肩膀,待其回头后,轻声说道:

    “路秘书,一会让我晚点上场,我想先摸摸他们的底,看清他们的路数后,再上赢的把握也更大一点。”

    路正业听到魏铮的要求后,先是一愣,随后往自家阵容看了一眼,心里转动着念头:

    “这辩论是肯定输了的,牛元胜都讲不过马保国,其他人更没戏,还是得看接下来的实战,只要实战赢了,便可一槌定音,魏铮晚一两场上,让牛元胜去探探路,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心里做出决定后,路正业点了点头,应下了魏铮的要求,随后,他便掏出了手机,点开了某个微信头像,发出了一串消息。

    很快,主席台上的几位领导便停止了交头接耳的议论,正襟危坐起来,只有省协会长李舟在这时转向身侧那位不知姓名的中年男性,与他低声交谈起来:

    “王专员,我们这边几位峨眉派的大师都不在,其余的人再上也是辩不过马保国的,为了节省时间,您看要不我们直接进入下一步的实战?”

    听到李舟的话后,这位王专员沉思片刻后,意简言赅的说道:

    “可以。”

    得到首肯后,李舟便示意秘书宣布进入下一个议题。

    “武术理论交流环节结束,山东代表团获胜!”

    “接下来,开始武术实战交流环节,双方各派出六名选手,一一对战,每胜一局,得一分,累计分数高者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