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四海征服者 » 第二章 出路

第二章 出路

    杀了三个劫匪后的崔文川无力地坐在地上,他从着三人对自己的称呼便能分辨出他们是来自南面那个被叫做大梁的国家。按照传统的规矩,自己这种没有户籍的流民是无法加入中原王朝的正规部队的,在古代平民百姓的出路无非就是老实种地和从军,可是像崔文川这种情况顶多去当个奴隶。

    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崔文川没有和其他穿越者一样的满腹经纶与雄才伟略,他有的只是这一身的力气。想当初铁木真起兵的时候好歹还顶着个部落首领之子的头衔,反观自己,自己的草原姓氏都还是现编的,既然如此,效仿铁木真是肯定行不通了。

    至于去南面的大梁?就崔文川这个文言文不过关的文化水平去那能干嘛?而且他也写不来繁体字啊。虽然作为一个前世的汉人来说崔文川不愿如此,但现实容不得他有其他的选择。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名扬天下,即使到最后一无所成或是身死异乡,那也无怨无悔。

    在前世的历史上,以少数民族政权击败中原王朝并最终建立起大一统政权的无过于元,清两朝。蒙古的老路实在是太过梦幻,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若要复刻也克蒙古兀鲁思的辉煌实属痴心妄想。

    但若要效仿满清的前车之鉴那倒有些希望,野猪皮起家无非就是仗着朝廷在边陲势弱需要仰仗他们的助力,待到中原式微,闯王起兵,再携满洲铁骑席卷中原,沿路收附汉人降卒以此壮大自身军威,最后得以功成。

    可是话虽如此,但崔文川也知道想要复刻满人的立国之路也非易事。首先他现在尚且不知南面的大梁国力究竟如何,若是大梁国力强盛一扫六合,那他的这个计划最重要的那个条件就泡汤了。而且他也不知道现在的辽东辽西及东北属于什么个情况,根据沿途的商旅所说,在那里有着一个名为乾朝的国家,与南面的大梁对峙已有百余年之久。

    当崔文川得知乾朝的存在后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宋朝与辽金,巧的是这个乾朝也是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只不过建立者并不是契丹或是女真,而是由仇狄人所建立。乾朝的开国君主名为乞伊速先,原先也不过是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小首领,后来经过十数年的征讨一统东北建立起了现如今的大乾。

    现在崔文川对于大乾的认知只停留在有这么个国家存在而已,可这对于他今后的道路并无多大的帮助。他现在需要的是一幅地图,一幅明确或是模糊不清的疆域地图,因为从一张地图上可以分析出很多的信息,根据地图你甚至可以判断出两个国家到底孰强孰弱。

    若是大梁手中握有燕云十六州那还好,这样至少说明南朝的国力不在北朝之下,而且有着反扑之势。但他又不希望梁朝势力过强,南朝的势力过强只会让他少有出头之机。他认为南朝的实际统御疆域最好是出长城但东北未出锦州,只有这样一个小明朝对于他这种投机分子才是最合适的。

    “咕噜噜~”就在崔文川思考的正入神的时候,腹中的饥饿使他不得不将思绪拉回现实世界当中,“唉~今后的事谁又能定呢,还是先过好当下的日子吧,我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

    过后的几天崔文川还是和过去一样茫然地向着东面走去,这一路上他又解决了两个盯上他的小贼,从他们的身上崔文川又摸出了几块碎银。这种感觉瞬间就让他回到了当初玩骑马与砍杀的时候,只不过他这个属于是现实版的直面人生。

    崔文川用着摸来的银子和沿途的客家以及商旅换了些馕饼与几袋水,馕饼配水那效果比起压缩饼干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崔文川走到第十天的时候,他终于见到了一处像样的聚集地,过往的商人和栅栏外的一些农田都预示着那里是个开化之地。

    怀着激动的心情崔文川朝着聚集地的门前一路小跑,他也想跑快些,可是这十天一直都是馕饼加水他确实是没力气了。不过当他来到距离聚集地百米内,崔文川停下了自己的脚步,离远了他压根就没看清,现在他才看清在那个门口站着几个军士打扮的人。

    这里不是村镇,而是一个军事据点。在农田里劳作的也不是什么农户,而是一个个卸下甲胄的士兵。至于先前看到的类似商人的人,实际则是一队队运送军粮军饷的车队。看清眼前的一幕后,崔文川哪还高兴的起来,先前燃起的希望也被无情地熄灭了。

    可是他实在是走不动了,如果错过这家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下家。崔文川掂量了一下双手拿着的两个袋子,他只希望这两个袋子能开出个好些的盲盒,五分之一的概率,自己总不能这么倒霉吧,只要凑对一个那自己就能混上一口饭吃。

    来到军镇的门前崔文川很快就被守卫给拦下了,崔文川看着周围虎视眈眈的众兵士也是不慌不忙,用蒙古语对为首的那人说道,“军头,小民是草原上的缉盗客,这几个是小民前段日子拿下的在草原上作恶的盗匪,请军头过目。”

    在说完这话后崔文川的脑门都在冒着冷汗,他在赌。缉盗客这个称呼是他在前些日子从领桌的人口中所得知的,听他们说缉盗客不在朝廷的体制内,一般都是一些年少游侠或是为生计走投无路的人才会去干这一行。

    他们拿下盗匪后只需要将盗匪的头颅砍下交于衙门与军镇,再由朝廷的人确认无误后便可领取相应的奖赏,而且若是斩获三人以上的盗匪,南北的朝廷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封赏。崔文川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特地将五个劫匪的头一同装进了袋子,说起来为了找回先前那三个脑袋可真是废了老大的劲。

    突然,为首的那个守卫抬起头并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笑面看着崔文川。这可把崔文川吓了一大跳,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古代军人为了冒功借老乡人头一用的典故,如果周围人少也就罢了,可这些个身穿甲胄的大汉围着自己,反抗那不就是找死嘛。

    可是为首军士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崔文川顿感释然,“没想到你居然能杀了这两个叛逃的家伙,可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那人把一袋装着三个人头的袋子交给了身后的属下,而把装着两个脑袋的袋子还给了崔文川。

    还好还好。崔文川还以为这些丘八要把自己也给算进去呢,原来只是想借三个脑袋用用啊。见自己担心的情形并未发生的崔文川在听到军头的话后,赶忙附和道,“大人过奖了,要不是各位的军威使得这两个贼人不敢东窜,小民也没法撞个正着。”

    “哈哈哈哈,你们听听,这小子一听就是读过书的人,说来的话也这么让人舒服。”

    崔文川见机立即趁热打铁道,“不瞒大人,其实我自小就想着和诸位一样加入军队为国尽忠,可惜我出生微末,就连个户籍都没有。”说着说着崔文川的热泪便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语气也变得哽咽了起来,“但虽如此,小人却难忘少时心愿,于是只得以此方式来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为首的那个军头见崔文川声泪并下的动人模样,羞愧之情油然而生,背着手朝身后的军士勾了勾手指,示意他把那袋脑袋拿过来。那个军士见了崔文川的样子也心生不忍,于是便把袋子交给了军头。

    拿到袋子的军头来到崔文川的身旁,大力地拍在崔文川的背上呵斥道,“草原汉子如此作态像什么话!参军还要户籍那是南朝人和他们正规军的规矩,我们边军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如果你真有那般的赤子之心,那今日你就加入我呼伦左卫,这五个人头就当你的军功,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呼伦左卫的伍长了。”

    “多谢.......”

    “都统。”

    “多谢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