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四海征服者 » 第十七章 北境叛乱

第十七章 北境叛乱

    “胡师傅,你说朕做错了吗?”乞伊金平浑身浴血地站在大殿中央,双目无神地望向殿外。

    “作为大乾皇帝的陛下自然无错,但作为仇狄和那些百年前归顺仇狄的部落的皇帝来说,陛下您错了。”

    乞伊金平听了胡仁昌的话无奈地笑了笑,摇着头对胡仁昌说道,“胡师傅,自朕幼年起你就和朕说过,要朕继位后做一个受人爱戴的君王,要事事都以天下百姓为先,朕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可是这些愚蠢的家伙竟然以为朕不过就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天下也没有因为朕的仁政而对朕恭敬有加,都是些愚民!朕为了他们日日与这些蠢货争论不休,他们却单抓住朕的那么一两件事大肆宣扬,作为一个皇帝难道还不能有一两个奇怪的习惯了吗?”说着乞伊金平指着遍地被拦腰砍断或是削去头颅的尸体接着说道,“你看!你听!现在安静多了,再也没有人敢违背朕的旨意了......”

    “可是天下有他们这样的想法的人可不在少数,莫非陛下还想要将他们都一一处决吗?”胡仁昌问完后,只是与乞伊金平的眼神简单一对就已明白这位帝王心中所想了,“既然陛下心意已决,那老臣也无再劝之理。”

    “哈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来人啊!给朕把这些杂碎通通清理干净,下次朝会朕不想在这殿内闻到一点的异味。”

    随着乞伊金平一声令下,早已等候在殿外的数百名宫人拿着木桶和擦布便低着头踱步进了殿内,这些负责清洗的宫人对于眼前血腥的场面表现地极其的平静,就像是早已见惯了这样的场景见怪不怪了。而殿外的那些武士则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甚至就连表情都没有变过,虽然他们也没有表情。

    宗室长老和朝廷重臣被杀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上京,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的人身安全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担忧,当官的无不祈祷自己不会被皇帝抓去补上那个空缺,平日里的官迷如今一个个都告病在家,生的病也是一个比一个重,有的甚至还以命不久矣为由准备辞官回家养老。

    在这个紧张的关头,上京内的百姓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也选择了闭门在家,他们怕的不是皇帝抓他们去当官,而是认为皇帝已经疯了,生怕自己一出门就会被皇帝的缇骑抓去剥皮抽筋。其实大部分的人甚至都没有见过皇帝的缇骑抓人,大多也都是道听途说,但正所谓三人言虎,说的多了听的多了大家也就相信了。

    当乞伊金平听说城内百姓和官员的作态后鄙夷地冷笑了一声,他可没兴趣去管这些垃圾,现在能够对他产生威胁的也就北部的皇家宗室子弟与各部落的大酋长,在大殿上他也只是杀掉了那些不服管教的文臣,而将武将都留了下来。

    乞伊金平知道接下来若是北方的那些人心怀反意那必然会在不久后的将来聚兵造反,他要的就是让那些家伙聚集在一起然后一举歼灭,乞伊金平可不想费那么多的力气去逐个剿灭这些逆党,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召开了一次议事会,将上京内所有的勋贵老臣都请到了演武堂内一同议事。

    “想必诸位都已知晓朕找你们来所为何事,为了我大乾的基业稳固请诸位不吝赐教。”乞伊金平虽然狂傲,但对于这些前朝甚至他祖父朝就效力军中的名将他还是极其敬重的。

    “这有何难?”只见一个高逾两米体型壮硕的老将拍案而起神色傲然地说道,“北面的那些跳梁小丑有何可惧?陛下只需给臣两万铁骑,臣两月之内便可平定叛乱。”

    要知道北面联军保底也得有个十五万,而且此去北境一千五百里,大军行至北境都得数月,因此按理来说此时应该会有人站出来反驳这老将,但奇怪的是在场诸将在听了老将军的话后非但毫无意外,反而全都选择了沉默。这不是因为他们对这人的狂言感到无语,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个老将确实有这个本事。

    “老将军,您都一大把年纪了,万一有个好歹朕到了地下也难以和皇爷爷交代啊。”

    那老将一听这话立马不乐意了,赶忙说道,“老头子我虽然不比当年了,但杀几个毛贼还是绰绰有余的,自天鼎元年那次出征后,老臣已经整整八年没有上过战场了,再憋真要憋出病来了。”

    “可是老将军您今年都已经六十有五了,朕若是让您再为国披挂,那不仅会让世人觉得朕不体恤老将,而且还会让南朝人觉得我大乾将领青黄不接,所以老将军您就把机会让给其他的年轻人吧。”

    “唉~好吧好吧。”老将先是郁闷地应付了两声,然后一脸郑重地对众人说道,“我公孙节甫把话放在这儿,如果这次谁敢打个败仗那他就别回来了,自行了断也能留些脸面。”

    “谨遵老将军教诲!”×n次

    最后经过众将的推选下年仅二十五岁的萧从被选为了此次北讨的统兵大元帅,别看萧从只有二十五岁,但他十四岁就入了行伍随军出征,年十六凭借军功被拜为都统;两年后萧从又因剿匪有功被封为了偏将‘二十岁那年南下袭扰梁国杀敌八千,掳掠百姓六万,乞伊金平亲自接见并授其丰州都督,总领西京诸军事;而萧从也不负圣恩,于天鼎六年南进大同虽未攻克大同,但也重创了大同守军。

    在大乾的年轻一代将领中萧从绝对是此次统军北讨的最佳人选,即便是公孙节甫也对这个后生非常地看好,他曾对自己的旧部说过,“如果论战法不但我远不及萧从,就是先大将军也难以企及。但若是论为将之勇武,天下五人可及老夫。”这话听上去像是公孙节甫在自夸,但能让他以勇武出来说事的这数十年来除去萧从也就两人,那就是大乾先大将军乞伊左成与大梁当代军神宗简。

    因此公孙节甫能给出这么个评价已然是对萧从的极度认可了,毕竟公孙节甫当年可是大乾军中公认的第一猛将,即便是如今的公孙节甫也还能和乞伊金平过上个三四十招,若你是个庸才或是泛泛之辈他都不屑于与你做个较量。

    正如上京诸将所想的那样,北境诸部落首领听闻此事迅速抱成一团,短短十数日时间大乾的北部就拉起了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对外号称百万,并发布讨贼檄文,以朝有佞臣蛊惑圣上为由兴师南下,还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命令各方都督一同讨贼。

    身处上京的乞伊金平在看到叛军发布的讨贼檄文和假诏书后大发雷霆,不顾众将反对竟自行带着五千禁军以及三万上京守备军北上迎敌,然后还诏令萧从即刻北上与其汇合。

    叛军南下至黑河时听闻乞伊金平亲自率军北上时无不大喜,特别是在听到来的人只有三万多人时,那些大酋长们纷纷嘲笑乞伊金平真乃小儿也,竟敢带着这么点人就北上,二十万联军就算是四个换一个也能把乞伊金平活活耗死,而且既然乞伊金平自己送上门来了,那他们也没有不收的道理,刀剑无眼,战场上发生什么都有可能。

    ......

    于此同时,乞伊金平率领的军队也抵达了黑河的另一岸,望着眼前的黑河乞伊金平也是大喜。乞伊金平深知南下的贼兵之所以跟着贼将作乱为的不过一个财字,这种对于财富的渴求在经过了漫长的行军后已然到了一种无法忍耐的地步,与这么一群红了眼的亡命之徒正面对决绝对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好在自己的军队在叛军渡河前就截住了他们,这样一来有了大河作为屏障能够极大程度上减轻他的压力,黑河最窄处也有十五米,叛军若是想要过河就必然需要搭建木桥,若是叛军的木桥仅为窄小的独木桥,那他的军队就以袭扰为主截杀渡桥的兵士,若是叛军要造大桥那肯定造不了很多的数量,那样的话敌方的人数优势就会被削弱,无法对自己的军队形成多打少的局面。

    对方人数再多也只能通过那些有限的木桥渡过河面,每次木桥能通过的人数是一定的,对乞伊金平的队伍来说他们每次的对手也就是那部分渡过河面的敌人。而且如果敌人为了部队更快地渡过大河那就只有多造桥,造更大的桥与强行逼迫士兵渡河三条路,多造桥和造更大的桥都将花费大把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不光南面的萧从将会赶到,乞伊金平安排的北路大军也将切断叛军的粮道并对其形成合围之势。

    至于强逼士兵渡河那和送死没什么区别,乞伊金平只需半道截击便可阻敌于北岸。不管如何这对于乞伊金平来说都是一场必胜的战斗,因为他有着大半个富庶之地作为后援,即便此战不敌也可暂时撤退待到聚集更多的部队对叛军进行围剿,而叛军有什么呢?荒芜的北地,漫长的补给线,贫瘠的人力,因此此战他必胜,叛军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