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舒酒盏 » 第五章:王夫人被刺卸家权

第五章:王夫人被刺卸家权

    段炯夜间归家,老仆连忙迎上来,替他牵了马,边走边道:“公子,若有外出之事,可尽情交代老奴,万不可再次一人出门了。”

    段炯满口应承“知道了”,老仆见他似乎并不在意,着急道:“公子还是上点心吧!当今世道不太平,有人跟着,至少得保公子自身无恙才是!”

    段炯知他好意,道:“我记着了。”

    正说着,迎面走来段震与段方,段炯不得已走过去行礼问安:“阿翁,阿兄。”

    段震看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哪都不对:“又跑出去疯玩?!你看看你女兄家的那个房家小子,自到了宿阳后便日日读书习文,你再看看你,这两个月来何曾认真温过书!我看你不仅是明年二月的考核不要考了,还连后面的考核都不要去考了!索性将名额让出来,让祺儿替你!”

    “阿翁!”段方连忙拦住他的话,赶紧说道,“阿炯出去,是我允的,我看他日日在家,怕他闷出病来……”

    段炯自嘲几声,打断他的话,冷笑道:“在阿翁眼里,我本就是日日在外只知玩乐庶子,阿兄也不必为我说话!只是这郡国学,我段炯是绝不相让的!阿兄,小弟告退。”说着转身就走。

    段震被气得在原地怒骂,段方无奈,只好上去劝慰,心里却越发欣赏幼弟。

    这边段震正生着气,王夫人遣人过来请,段方告了声退,便回了房间将今日之事向邱夫人告知。

    邱夫人听完,更加心疼段炯,派人送了两卷自己珍藏的文集过去。这边也跟段方商量当如何行事。

    段方拍桌,气道:“我们家阿炯,从踏入这府里便处处受欺辱,而今阿翁性情已变,家中诸事全然由王氏做主,可恨那王氏,做了这般恶事!还不知在家尽心尽力操持家务,还妄想打阿炯辛辛苦苦挣来的郡国学名额的主意!竟想要让阿炯将这名额让给她的段祺!那阿翁也是!竟当着阿炯和我的面公然要阿炯让出名额!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邱夫人连忙替他倒上一杯茶,道:“夫君还是先消消气,如今家中王母姑把持,君舅并不管,自然容易轻信他人,夫君喝口茶,顺顺气吧!”

    段方坐在她身边,道:“我何尝不知阿翁当日性情!只是我们阿炯,从小到大从未得他一分好颜色,如今却……怎么不让我心疼!”

    邱夫人握着他的手,道:“要想却了君舅的心思,还是需却了王夫人的心思,夫君勿急躁,我听闻丹阳陈氏的人已经到了宿阳,现歇脚在宿阳山下的谒舍,我有一法,可让王夫人再不敢提此事。”

    段方听闻,连忙问:“夫人有何高见?”

    邱夫人道:“内宅手段,怕夫君听了不喜。”

    段方摇头,道:“无论夫人有何手段,我定当全力支持。阿廷此时应在院内,我去寻他吧。”

    邱夫人道:“夫君既寻他,便替我传个话,说我请弟妇闲话,不知可否?”

    段方应了,寻段廷去了。

    没多久,万夫人便来到邱夫人这边,见着段若兰段若柳姐妹也正在一块,笑道:“弟妇慢了,竟不知二位姑娘也来了。”

    “有什么要紧,”段若柳性格直爽,道,“我们姑嫂闲话,聚在一起,不论早晚的。”

    邱夫人趁势道:“听闻丹阳陈氏已派了人来,只是可惜来晚了,不然,就能喝上女叔的一杯喜酒了。”

    万夫人道:“我竟不知女叔是许了丹阳陈氏,前两年我随夫君还去过丹阳,那丹阳陈氏,可真是好生气派!只不知是许了陈氏哪一位?”

    段若兰道:“王夫人曾为若柳妹妹定下丹阳陈氏小公子,今年已到了若柳妹妹待嫁之年,因着孝期,只能待明年了。”

    段若柳脸微微一红,大家都看着她笑,她一时羞怯,便道:“不理你们了,我回房去了。”

    说完便回去了。

    等人走远了,邱夫人才将段炯今日被责骂一事说与她们听,段若兰最是气愤不已,愤恨道:“好个王氏!竟敢欺负我们阿炯!来日是不是还要欺负到我与兄长们头上?嫂嫂们,这个家,她是万万不能再理了!”

    邱夫人与万夫人连忙道:“女叔说的是,只是现今和家上下,都由她一人打理,要拿了她的权,还需要好生筹谋。”

    段若兰道:“嫂嫂们有何法子?”

    邱夫人道:“适才说起女叔若柳的婚事,我有一言,或可请王夫人自行交出管家之权,只是难以启齿。”

    段若兰道:“我是外嫁女,本不该掺和家事,只是于我心里,实在看不得任何人欺负我们阿炯。无论是谁管家,只要对我幼弟好即可,并无其他心愿!嫂嫂若有高招,只要不伤及无辜,不夺他人之性命,但说无妨。”

    万夫人连忙跟着点头。

    邱夫人沉吟再三,方才说道:“我听闻,陈氏此次来,是为解除婚约。届时王夫人定为此事焦头烂额,若我们在此时给君舅再添一把火……”

    段若兰向来机敏,听闻此言便明白了其中关窍,皱眉道:“只是以后若柳,恐怕不愿再与你我来往……”

    邱夫人道:“我又何尝不心疼女叔,但那陈家小公子,是万万当不得为良配,满丹阳时有那陈小公子出入秦楚楼馆的消息传出,更闻得其喜怒无定,曾将一副滑胎药硬生生灌入一女子口中,那女子底下不过片刻功夫竟有个已然成形的胎儿……种种荒唐事,于咱们女叔来说,这婚退了,未尝不失为一件好事!若女叔心有余虑,那不如先静观其变,先看那陈家人和王夫人如何行事,届时我们再看。”

    万夫人讶异道:“怎会!我与夫君上次于丹阳见过陈家太公一面,观陈家这等家风,怎会养出这般的儿郎!”

    邱夫人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罢了!有些人总是难教化,况且他这些事,随处往当地秦楚楼馆一问便知!”

    “听言此人当真做不得良配!”段若兰皱眉道,“那刚才……”

    段若兰话音蓦然停下,片刻后只得道:“罢了罢了……”

    这边万夫人又跟着邱夫人一道劝了会儿段若兰,好半天后,段若兰方下定决心道:“王夫人以后若是安静,让她陪着阿翁安度晚年;只是若柳,以后为她再寻得一位才貌俱佳的好儿郎才配。我们到时也要给她好好添妆才是。”

    这一日几人又聚在一起闲话,段方遣人来寻她们,说陈氏一行人明日巳时前来,请夫人小姐们好好准备下,略尽地主之谊即可,来人又将名帖递给邱夫人。

    邱夫人等看了,笑着应了“知道了”,便不再多话。

    再说王夫人这边接了名帖,一时喜形于色,忙吩咐家下人等好生安顿,又拿了些东西带着段若萍到了段若柳这边,说了一堆话,又让她稍稍妆扮,“虽说孝期不易华装丽服,但你可稍稍做些装扮,上次给你做的那套素衣搭上我这些首饰,也甚配你”等话。

    段若柳自然是不愿意,虽说她性格直爽,却也恪守礼仪,又已经听见邱夫人的那些关于陈小公子的话,颇有些气,道:“阿母别忙了!我并不想带!”

    王夫人哄她道:“好好,那便不带,若萍,将那盒子拿过来,让你阿姊挑挑。”

    段若萍不服气地将盒子往段若柳面前一摔,又坐到小桌旁了。

    王夫人好气又好笑,却也让她去了,还是在段若柳跟前摆弄着那盒子首饰:“你看看,喜欢哪个,尽管挑去,阿母给你的。”

    段若柳看着面前的首饰盒子,自家阿母还以为这是门好亲事!恨那时定下了这门亲事,又恨父母不知识人,更加气愤,幸好陈氏打算退婚,也算能了却一桩心事,因而满心力尽想着让明日快些到来,好快些将这荒唐婚事给解了,还她自由。

    王夫人仍给段若柳妆扮,段若萍道:“阿母,我看你也别给阿姊收拾了,人现在是即将高攀上枝头的凤凰,不屑与咱们为伍,不信你看,阿姊正怒气难消,坐立不安呢!”

    段若柳听了这话,更是可气,道:“我什么时候瞧不起他人了?热孝未过,我本无心打扮,是你们拿着这些东西过来的!也是阿母要给我打扮的!那陈氏小公子……”

    王夫人见段若柳着急生气,赶忙让她们都别再言语:“你们是亲生姊妹,你阿姊有好处,你当为她高兴才是!将来你有好处,你阿姊也会为你高兴,这才是亲生姊妹的道理!”

    王夫人对段若柳说道:“你看看你,没几句话便要生气抢白,将来如何能撑得起一家门楣,让家里内外人皆信服?”

    又转过头对段若萍道:“你也是!我何曾教过你如此冷嘲热讽?怎么会生得你这般嘴脸?满口胡言乱语!”

    两姐妹各自撇开脸,各生各气,王夫人道:“也罢了,你好生歇着,我去瞧瞧祺儿,萍儿,走吧。”

    王夫人说着起身走了,段若柳送了送,便回了房。

    这边王夫人往段祺的院内走来,远远看见有几个人正缠着打斗,本以为是段祺又闹事,叫了家仆胡闹,急冲冲地快步过去,谁知千钧一发之际,见着几人横冲直撞,直向段祺冲去,临近时一把匕首直冲段祺胸口,段祺被吓得面如土色,一时不知该如何动,正值千钧一发之际,段炯不知从哪抢了根棍,用力在段祺面前挥着,替他拦住了,却没想到,那几人中的一人从背后冲来,段炯将段祺一拉,却不慎扯着后背,一时疼痛,却不敢稍有分心。

    段炯本不会武,几人缠斗一阵,很快便落了下风,突然看见王夫人冲过来,稍有分心,那几人便毫不犹豫刺向段祺,王夫人眼疾身快,替他挡了一次,那匕首刺在王夫人后背,鲜血淋漓,刺她那人见状,便向其同伙使了个眼色,一行人迅速离去,段炯正要追去,却被王夫人叫住了。

    将王夫人安置好了后,段炯又请了大夫,段祺虽说平日里有几分怕王夫人,然而扼臂啮齿,此时寸步不敢离开王夫人,端茶递水,事事亲为,虽说状况不断,却也是孝心体现。

    这边大家得了信,段震等人连忙赶来,问医问药,又问了段炯如何与那些恶徒搏斗,那些恶徒因何而来等话,段炯如是说了,段震才让段炯也下去歇着了。

    大夫瞧过外伤,跟段震等人道:“夫人千金贵体,此时受此外伤,恐落病根,这些天需小心守候,以防感染起烧。”又写了两个药方,交代了一个外用,一个内服。

    段震给了大夫些银钱,送了出去,段震让段祺好生守着,多派人守卫院落,整个府邸也多加了几个能武的人守着,吩咐段方道:“夫人此时精力不济,家内诸多家务,便交予你妇吧,让廷儿的妇人也帮趁着些,别乱了家宅,让家宅不宁即可。”

    段方应了“诺”,到账房处拿了各处的账册钥匙,点了几个信得过的人用,才将这些带回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