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从穿越封神开始 » 第一百七十一章:没有想到傻逼是自己

第一百七十一章:没有想到傻逼是自己

    “这……这怎么可能!”

    萧黯然大惊失色。

    他想不通,殷启怎么会毫无影响?

    原以为殷启是个傻逼,没有想到傻逼是自己!

    “没有什么不可能!”

    殷启淡淡道。

    随后,他就松开了手。

    萧黯然脸色变了变,最后叹息声神魂归窍。

    他站了起来,恭敬一礼:“见过公子。”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小命都攥在殷启手中,甚至连反抗的念头都生不出来,他也只能认命了。

    不过塞翁之马,焉知非福。

    虽然被殷启强行降服了,与奴隶无异。

    但殷启不仅是武圣,而且还是附体境修道者,未来成就甚至还会在冠军侯之上。

    跟着这样的大佬,将来不一定会差。

    萧黯然自我安慰着。

    殷启点了点头,说道:“嗯,你回去吧。如果有事,我会通知你。至于冠军侯那边,你如往常般即可。”

    “是,公子,属下告退!”

    萧黯然明白殷启的想法,他躬了躬身便转身离去。

    望着萧黯然远处的背影,殷启也是感叹。

    自己这运气太好了。

    像这种降服鬼仙之事,往后可再难有。

    回到卧室,殷启盘膝而坐,双眼紧闭,查看着萧黯然的记忆。

    特别是练武、修道的记忆。

    方仙道可是阳神留下的传统,或许比不上太上道,但也不会相差太多。

    作为方仙道掌门,萧黯然所需驳杂。

    其主修功法为《元阳道书》,包括武道篇和修道篇。

    其中武道可以修炼到人仙,但记载的穴窍只有一百来个,包括绝技有开天拳、元阳掌、雷霆虚步等等。

    至于修道篇,可以修炼到九次雷劫。

    绝世道法包括元阳斧、开天如意、东罡九雷,上清大洞雷等等。

    从《元阳道书》可以看出,方仙道更擅长修道。

    “好玄奥的道书!”

    吸收完《元阳道书》,殷启也忍不住惊叹。

    根据《元阳道书》所说,天地由元阳道尊说开辟。

    他于混沌中演化日月雷霆,从而开辟了这方世界,其精髓就是开天之意。

    特别是道法元阳斧,简直就是小号的开天斧。

    浩大、锐利,可以破开一切。

    论攻击力,这元阳斧绝对可以排进阳神世界前五。

    他虽然修炼了《过去弥陀经》,但《过去弥陀经》最主要还是神魂不死属性,论攻击力是远远不如《元阳道书》的。

    吸收了萧黯然的记忆和经验,殷启也瞬间修炼成了《元阳道书》。

    查看完《元阳道书》后,殷启继续调阅萧黯然炼丹、炼器的经验。

    他发现相比于封神世界,这个世界的炼丹和炼器就要粗糙很多了,但也有不少可取之处。

    之后,殷启继续翻阅萧黯然的记忆。

    在记忆中,他看到了萧黯然早在两年前就暗中投靠了冠军侯,同时将宗门内大量的修炼秘药和法器秘密运送给冠军侯。

    同时也猛然发现,他炼制洗髓丹的秘密曝光了。

    “竟然如此!”

    殷启暗暗警惕,以后还得加倍小心才是。

    他虽然有着这个世界无人可比的修炼体系底蕴,但论经验是真不够丰富。

    自以为毫无漏洞,实则漏洞百出。

    ………

    春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

    早上还是阳光照射,到了中午便阴暗下来,绵绵细雨让人心情烦闷。

    这场春雨足足下了两天两夜才停下。

    一大早上,天色还未放亮,但贡院外已经人声鼎沸。无他,今天是科考的日子。

    数以千计的秀才或是鲜衣怒马,或是提着竹篮子,三五成群的闲聊着,等待着贡院开门。

    贡院外,全是披坚持锐的士兵。

    他们威武雄壮,庄严肃穆,浑身充满了浓郁的煞气。

    与贡院广场上的肃穆气氛不同,对面街道上全部各种小吃,许多起晚了来不及在家吃早饭的秀才,就在这里临时应付两三口。

    殷启提着个竹篮子,里面放着笔墨砚,没有吃的。

    反正只考一天,中午吃不吃都无所谓。

    “铛!铛!铛!”

    随着钟声响起,有些喧嚣的贡院广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考生入场!”

    伴随着一声声沉喝声,秀才们纷纷自觉排队。

    殷启没有挤,等在后面。

    “殷兄!”

    身后传来洪易的声音的。

    殷启转身,看着洪易笑道:“洪兄,准备得如何了?”

    洪易矜持笑道:“问题不大,伱呢?”

    殷启点头道:“我也还行。怎么样洪兄,这段时间修炼如何了?”

    洪易看了看周围,低声道:“进展还行,如今已经是第三境练骨了,修道也到了日游巅峰,我感觉离驱物不远了。”

    殷启暗惊。

    真不愧是主角啊。

    才三个月而已,竟然就道武双修到了这个境界。

    若是换作其他人,无论是练骨还是日游,都需要七八年的苦修,甚至是更久。

    洪易看出了殷启眼中的震惊,心中竟然有种成就感。

    实在是与殷启相比,他差得太多。

    洪易说道:“你离开秋月寺后,我在寺庙中得到了些奇遇,所以才有如此成就。”

    至于什么奇遇,他没有说。

    但能够说出来,已经是非常信任殷启了。

    殷启拱手道:“洪兄,恭喜你了。对了,你在武温候府现在还好吧?”

    洪易脸色微微一沉,叹息道:“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不过终于到乡试了,我也算是熬出头了。等中举后,便立马搬出府去。”

    殷启点头道:“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来龙象伯府找我。”

    洪易笑着说道:“说起来还没恭喜你,不仅被封龙象伯,还被陛下赐婚。我可听说过,玲珑公主是陛下最受宠的公主,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文武双全。”

    殷启说道:“政治联姻而已,你懂的。”

    俩人闲聊着,贡院外的人已经稀疏了起来,他们这才走去排队。

    大乾皇朝对科举管理极严,若是发生舞弊之事,主考官及一应官员,轻则丢官,重则流放,甚至是杀头,因此每个考生入贡院前,都得被仔细搜身。

    殷启和洪易被搜身后,就进了贡院。

    入门就是一排排圣贤像,也就上古诸子,共九十九尊。

    他们个个都是高冠长衣,脸色平和而刚毅,虽然是泥塑的,但却给人非常仁和的感觉。

    拜过圣贤像,殷启便和洪易分开了。

    各自来到了号舍。

    把笔墨砚放好后,殷启就卷起袖子,往砚台中加水磨墨。

    墨刚磨好,试卷就发下来了。

    试卷题目类型依次为帖经、墨义、诗赋、策问,其中策问最重要。

    在古代,诗词只是小道,文章才是正道。

    殷启提笔就写,帖经、墨义都是送分题,诗赋同样也差不多,他脑海中有太多的存货。

    唯有策问,他思考了许久才动笔。

    策问的题目是‘盘之居深山之中’。

    盘就是盘皇,以仁德闻名,即便是上古诸子也极尽赞美。

    要作文章,首先要了解盘皇的事迹,还要明白出题人的意图,再根据这句话的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和治国之理。

    他思考片刻后,便大笔一挥写上破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随后便是洋洋洒洒数百字。

    这句话出自《论语》,但这个世界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