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陆编年史 » 易北河联盟(一)-619.04.06

易北河联盟(一)-619.04.06

    泰坦大陆有两条主要的河流,一条叫幼发拉底河,一条叫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发源于比利牛斯山脉,在经过“四方大平原”大概三分之二的地方一分为二,靠北面的一条被称为波努加河,因为中下游河段盛产珍珠,又被称呼为珍珠河;靠南的一条则被叫做易北河,流经1900多公里注入东海。

    珍珠河因为盛产珍珠,几个世纪以来都引得周边各国的觊觎。围绕着珍珠河的所有权,仅有记载的万人以上规模的战争就有三千二百次之多,尤其是那场著名的“鹿马之战”,更是令珍珠河——幼发拉底河永载史册。

    “鹿马之战”爆发的标志是在北辰纪元512年的6月12日,哈布斯堡帝国的皇帝奥克莱九世发布诏书,以不恭之罪对拥有珍珠河下游流域所有权的戈亚尼亚王国宣战,随后4万哈布斯堡帝国大军开进了戈亚尼亚王国。

    这场战争为什么会被叫做“鹿马之战”呢?说起来简单异常,细思起来则会让每一个人对强权的无耻产生深深的恐惧。

    这一年,也就是北辰纪元512年的6月1日,是哈布斯堡皇帝奥克莱九世的五十一岁生日,周边各国纷纷派来使臣携带厚礼来为这位皇帝庆生。戈亚尼亚国王知道帝国的皇帝喜爱骏马,所以派来的使团除了带来大量的珍珠之外,更是为奥克莱九世送来了一匹价值连城的宝马。

    在6月1日晚间的宴会上,觥筹交错、宾主尽欢。忽然,当着众多国家的使臣,奥克莱九世令人牵出了戈亚尼亚王国进献的宝马,皇帝微睁着醉眼,指着这匹宝马,问宴会中的众人:这是鹿还是马?

    不明所以的戈亚尼亚使臣端着酒杯微笑起身,道:“陛下,这是我王花费千金,不惜代价,从北部狼族为陛下找来的神骏,此马传说能长途奔行千里而不疲惫。。。。。。”

    奥克莱九世挥手打断了戈亚尼亚使臣的话,问旁边哈布斯堡帝国的一名将军,还是那个问题:你说,这是鹿还是马?

    宴会上的众人包括戈亚尼亚的使臣都是手持水杯,一个个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片刻之后,这名将军快速领悟了皇帝的意思,他的嘴角露出了一抹残忍的微笑,他指着这匹宝马,大声回答:“陛下,这分明是一头鹿!”

    宴会乐团的各种乐器还在互相配合演奏着优美的音乐,婀娜多姿的舞女还在台上扭动着他们的纤细的腰肢。

    可这些莺莺燕燕、欢声笑语都好似在一瞬间与座位上的众人相隔千里,戈亚尼亚的使臣如坠冰窖,他瞪大了不可置信的眼睛,满脸涨红,气得浑身发抖,还是带着哭腔反问道:“陛下,若说这是鹿,可有鹿角。。。。。。”

    他旁边的巴伊亚王国的使臣这时直接站起身打断了戈亚尼亚使臣的言语,只见这位巴伊亚王国的使臣站在宴会席上,用足力气大声喊道:“陛下,小臣看见这就是一头普通寻常的鹿,戈亚尼亚对陛下不恭,我巴伊亚愿为陛下先锋,惩罚戈亚尼亚!”

    。。。。。

    至今珍珠河流域还流传这么一首歌谣,它这么唱道:

    “胆小的人啊,千万不要拿起刀剑,那只会给他带来死亡;弱小的人千万不要拥有财富,那只会给他带来噩运。你看看幼发拉底河的戈亚尼亚,祖先留下的万千珍珠啊,最终埋葬了他们的国家。”

    与珍珠河的备受瞩目相比,她的孪生姐妹易北河则是完全另外一番景象。易北河无法出产珍珠这类昂贵的东西,它的特产中唯一尚还有些经济价值的便是长着坚硬的鱼鳞的吉吉鱼,可这种鱼的繁殖条件是那样的苛刻,始终都无法在产量上实现突破。更让人绝望的是吉吉鱼的味道,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那绝对称不上是一道可以轻易接受的美食。

    另外因为易北河的河床过低,带来的积沙过多,使得它的河道经常出现不可预知的淤堵。来往的船只宁愿在进入易北河前,卸货改走陆路,也不愿意去跟这脾气古怪的河流打交道。

    夜幕降临,如果我们能站得高一些,拥有俯瞰的视角。我们就会看到,珍珠河那里灯火辉煌、高楼林立,而易北河这里,只有零星的几个渔村,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被众人关注是幸还是不幸,我们永远不可知晓命运之神的安排。

    ——《莎士比亚诗集》

    这是著名的旅行诗人莎士比亚在6世纪初旅行至易北河沿岸发出的一句感叹。莎士比亚一定见识到了繁华的极致,进而厌倦它的虚浮。当他走到易北河这里的时候,他那疲惫的身体一定疲惫极了,他那倦怠的灵魂也一定倦怠极了。

    他被这河流吸引了,他在某一刻明白,只有易北河,这不被世人关注、尚不被世人践踏的地方,洋溢着自然、生命最本真的模样。

    如果这星空是真的星空,如果这海浪是美的海浪,那我便还是真的我。

    ——《莎士比亚诗集》

    63的莎士比亚不走了,他在这里建造了一座草木搭建的简陋的房子,他还跟着渔民学习怎样在近海捕鱼,跟农夫学着怎样在这贫瘠的土地种植大麦。3年后的一天早上,莎士比亚在他的小木屋里无疾而终。相传他在逝世的前一天出海捕鱼,曾告诉一同前去的渔夫:自己在梦里听到了鲸鱼的叫声。

    莎士比亚的去世,在当时让易北河被大陆上的人们关注了一段时间,有一些文艺青年还专门跑到莎士比亚的木屋去瞻仰参观。不过也仅仅是一段时间,三个月还是五个月而已,热度渐去,新的话题、新的人物很快将易北河掩盖了过去。

    易北河还是那个默默无闻的易北河,她继续在时间的流逝中慵懒着,她在等待那个真正能够唤醒她的意中人。

    她没有等待太久,在莎士比亚去世大约三十年后,也就是大约北辰纪元560年,这一年的5月8日,一个身材矮小、温文尔雅的东方人踏上了泰坦大陆。当时的人们谁也不会料到,他将会给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东方人叫徐和,他的船只是因为台风被吹到了易北河下游。他在考察了易北河的情况后,从当时的领主手里花费了10斤黄金买下了二十二万亩土地,随后在这里建立了简易的据点。我想,当时的徐和也许仅仅是出于商人的逐利本能,相中了这里比较宽阔的海湾而已,并且土地的售价低廉。他建造的这个据点,就是现在新帕拉市的前身。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徐和在不久就在据点建立了泰坦大陆上第一个巨型船坞,很快这里能够打造出了具有远航能力的海船,因为这种海船身型巨大,又或许徐和听到了渔民口中莎士比亚的梦,总之徐和将这种船命名为了鲸鱼船,他也效仿大陆上各个家族的传统,将鲸鱼图案的旗帜定为了他徐氏家族的标志。

    远洋贸易所带来的繁荣是惊人的,不过五十多年,易北河的中下游已经由原来的几十个小渔村发展出了几十个大中型城市。

    或许是徐和的个人品质使然,或者是商业贸易更倾向于在博弈中寻求妥协。在易北河中下游的这些城市中,并没有产生皇帝、国王、领主这类睥睨一切的称号,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新事物,比如议会、市长、法院等等。

    在这些城市中,议会是立法机关,议会中的人称之为议员,他们由市民选举产生;市政厅是行政机关,它的首脑是市长,也是由市民选举产生,五年一换届;法院是司法机关,拥有对法律的解释权。

    这三个机关可以互相制约、互相弹劾,所有的财政和运作都在市民的监督之下,更有趣的是,这里允许私人办报、允许私人办学,新帕拉市更是破天荒规定所有年满8岁的市民子女可以免费上学!

    这里完全是另外一种生活形态,我初次读到相关资料时,也都感觉到不可思议。

    易北河的日渐繁荣自然为她引来了不曾有过的关注的目光,尤其是这里全新的文明生态令大陆上的国王、领主们纷纷感到了不安。

    北辰纪元615年7月14日,还是哈布斯堡帝国皇帝,奥克莱十六世如同他的祖先一样,发布诏书,指责易北河的新帕拉市恶意抬高关税,损害帝国的利益。

    7月15日,哈布斯堡帝国及其附庸国集合12万大军朝新帕拉市开进。

    时任新帕拉市市长的是徐和的孙子——托马斯/徐,他是一位身材臃肿、酗酒无度的人,他当时年仅40岁正值壮年,可看上去却像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不讲究礼仪,说话甚至有些粗鲁。他能当选新帕拉市的市长,大家都说他是凭借爷爷的余荫以及徐氏家族在当地多年积累的声望。

    时任议长的富兰克林/查尔斯——他在与托马斯竞争市长的演讲中,就曾嘲讽托马斯是“能喝下东海的酒鬼”。

    大敌当前,在人心惶惶的议会,平日里言辞犀利的议长富兰克林却一言不发,平日里嘲笑托马斯的众人也都是六神无主。

    就是这个“能喝下东海的酒鬼”,在那生死攸关的至暗时刻,徐和遗传下来的水手的勇敢的基因被激活。他还是那么的粗鲁,托马斯/徐直接脱下他左脚的臭皮鞋,用力地拍打着桌子,令整个议会大厅都冷静了下来。

    “我们没有退路,我的各位先生们,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挺身迎战!”

    “我们要联合我们的朋友,告诉他们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要动员我们的市民,告诉他们自由的可贵。”

    “我们绝不会放弃每一寸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我们绝不会放弃每一分我们手中的财富。我们要在树林、河滩战斗,我们要在农田、渔场战斗,我们要在船坞、房屋战斗,纵然粉身碎骨,纵然玉石俱焚,我们发誓要与这凶恶的敌人战斗到底!”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托马斯宣言”,又称“皮鞋宣言”。

    新帕拉市的奋战得到了易北河中下游所有城市的支持,它们有钱出钱、有人出人,迅速集合了8万多人,开始了三年多的反抗斗争。

    因为哈布斯堡帝国挑起战争的借口是因为关税问题,史称“第一次关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