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四合院:有我在,别想捅娄子 » 第16章 初见印象

第16章 初见印象

    虽然昨天家里面的讨论因为姨父张同德的镇压而终止,但是表哥张茂材在晚上的时候还是悄悄对余元浩说了不少自己对于爱情的认知。

    通过张茂材对自己的分享,余元浩总算是知道了,不管哪个年代的纯情单身狗对于爱情的想像都是强度PS再加上圣光的。

    在忍受了一晚上的摧残后,第二天,余元浩依然没有被感化,仍然打算成为表哥口中的那种亵渎爱情的人。

    在出门之前,余元浩好好地整理了一下自己,以便让自己显得更加干练一点。

    他这样做可不是为了娄君知,在他看来娄昌顺才是他此行的目的。

    没办法,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在这个时代,他和娄昌顺身上有着一样的标签。

    这个标签让他们游离于主体之外,在余元浩看来,唯有抱团才能取得一定的“地位”,让人不至于轻易地把自己作为弃子。

    所以虽然联姻娄家是前身老爸做的预案,但从现实考虑,余元浩觉得这个预案还不错。

    自己家和娄家要是联姻,自己的重要性肯定会增加,他相信国家一定不会抛弃有用的人。

    如果被抛弃了,那么你可以肯定,一定是你还不够有用。

    当然抛开这些不谈,余元浩也承认,他心里还是对娄君知有一点点期待的。

    毕竟电视剧里面的以她为原型创造的娄小娥都长那么漂亮,“真实”的娄君知长得一点也不会差哪里去。

    在心里胡思乱想时,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这不余元浩还没有想明白在自己内心当中,哪一点占得更多的时候,他已经到了娄公馆。

    娄公馆和此时大部分的北都建筑都不一样,从外观看,明显更偏向于现代建筑,线条简洁以外,还略带点德国那边的风格。

    看到眼前的建筑,余元浩就在心里想,这娄昌顺真不愧是搞工业的,单从自建公馆的建筑风格就可以看出来点点来。

    在通过门房递上拜贴后,没一会儿余元浩就被领进了娄公馆的会客厅。

    余元浩没有想到,在他进入到会客厅不久后,昨天他在便宜坊烤鸭店遇到的那位中年人从楼上走下来。

    这突如其来的见面一下子让余元浩意识到了,这位自己“一面之缘”的先生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娄半城。

    为了确认,余元浩还在脑海中搜寻记忆,但是他发现,原来原主小时候是个贪玩的性子,在大人们的聚会里,只顾得找好吃的、好玩的,对于大人们到底谁是谁根本就不关心。

    在他愣神回忆,试图找寻记忆的时候,娄昌顺先一步笑呵呵地开口道:

    “这时间过得真快,也就五六年功夫,世侄一下子就长得越发风姿出众,昨天见面时我都没认出来。”

    见到娄昌顺夸自己,余元浩赶紧谦虚了几句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娄伯伯,家父说自从几年前一别,久未相见甚是想念。

    所以在我回北都时,专门嘱咐我,回到北都后一定要来世伯这里拜访。

    并且在我出发的时候,还专门准备了东西让我带来。”

    娄昌顺随口谢过后,便询问起香江那边的情况。

    娄家和余家不一样,余家做百货与进出口贸易,很早就在香江那边有着布局。

    在抗战胜利,内战硝烟刚起的时候,余家就调整家族产业重心,顺利地将主业转到了香江。

    而娄家则没有这么做,这倒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钢铁行业本来就是重工业,属于重资产行业,本身还受着严格的管理,要想转移资产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一直到快解放北都的时候,娄昌顺才下定决心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香江发展,只留小女儿陪着自己两口子。

    现今时间已经过去三年了,虽然说时常会通过书信联系,知晓一些情况,但终究不如直接找人当面问来得爽快。

    “娄伯伯,香江这几年变化挺大的。

    你知道的,从四九年开始,不少的流民与溃军逃到了香江。

    无家无业的人多了,治安肯定就不好。”

    说到这儿余元浩停顿了一下,但是看到娄昌顺挺担心的,于是又宽慰道:

    “不过香江政府也非常重视治安问题,加强了警力,多方面加强了管理措施。虽然说现在治安仍然不怎么好,但是相比于前两年,香江的治安已经算是逐渐稳定了下来。

    至于香江的经济,这几年发展得非常迅速。很多内地过去的有钱人都在那里开办企业。

    为了在香江扎根,投资兴业。很多人都在那边搞轻工业、纺织业,这两年发展势头还算是不错。

    再来香江的地理位置独特,港口贸易十分便利,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和投资者。”

    娄昌顺听着余元浩的描述,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虽然他对香江的发展非常关心,但他更关心自己的两个儿子。

    在书信里,自己儿子对那里的境况报喜不报忧。信里除了要钱以外,一切都是好的。

    现在余元浩过来,自己问起香江那边的情况,他就真只回答香江那边的情况,对于自己家两儿子只字不提。这就让他有点担心起来。

    不过娄昌顺也不是一般人物,他并没有马上询问自己两儿子在那边的情况,而是继续问到:

    “世侄,我听说香江那边的房地产业也在逐渐兴起,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些地产大亨,你觉得这个情况能持续多久?”

    余元浩思索了一下,回答道:

    “娄伯伯,香江的房地产市场确实在快速发展。这其中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有市场需求的推动。

    香江人口众多,人才涌入,对住房的需求一直很大。

    而且听说香江政府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打算推出不少利好政策积极扶持房地产业的发展。

    不过这些都要看具体实施,我想在一段时间内,香江的房地产市场应该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吧。

    至于这个情况能持续多久,我想在一段时间内,香江的房地产市场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不过,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政策的调整,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放缓。

    但是,在放缓之前,应该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景气期。”

    娄昌顺听了余元浩的分析,点头称赞道:“世侄说得有理,看来你在香江这段时间,真的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说着,娄昌顺笑着拍了拍余元浩的肩膀,对他的学识和见识表示了肯定。

    在娄昌顺眼里,这位年轻的世侄不仅长得英俊,而且才华出众,未来发展一定会非常可观。他心里暗暗决定,要更加拉近与余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