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科技:超越时代 » 第55章 回忆是那份执着

第55章 回忆是那份执着

    张大财真的很努力啊,努力的赚学费,赚课本费,赚生活费,还要正常上学,他不清楚张大财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但他知道也许自己就是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给张大财买了一个盆,一条毛巾,照着自己女儿的身材给买了一身衣服,校长回到了医院。

    张大财还没有醒,他把自己的老婆叫到楼道,郑重的告诉自己妻子,他要资助张大财上学。

    他的妻子不理解,情绪激动。

    “咱们女儿可也正上高中呢,还要上大学,咱们攒的钱够吗?”

    校长沉默了一会,回答道:“这孩子,值得!”

    他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说给了妻子,妻子沉默着转头走进了病房。校长明白,妻子答应了,她就是这么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之后高二高三,有了校长的帮助,张大财过得虽然拮据,但比高一的时候好多了,学习也终于又回到了第一,并且甚至是当年高考武市的前几名。

    选报志愿,他给自己的父母,资助自己的校长和自己的表姨一家都说了,他选择海洋大学环境工程,他要去看有海的地方,他要去看一看梦中的海!

    市里给他奖励了不少钱,这些钱是校长直接上去要的,他给家里的父母留了一些,带着剩下的去海洋大学了。

    离家的时候,父母,表姨一家,校长一家都来送了,他抱着那个写着所有恩人名字的笔记本向着送行的人挥手,他告诉自己,会回来的。

    那时候父母已经有些佝偻了,脸上的褶皱也更多了,白色的发丝隐藏不住的被风吹起。

    张大财就这么走了,之后的四年直到本科毕业,有了保研的机会才回到家乡,但那时候的家早已物是人非。

    来到东山省清岛市,这里他真正的见到了海,他贪婪的呼吸着海边的空气,他第一次从空气中感觉到水的味道,带着丝丝的咸味。那一天他放纵了自己,没有去打工,就待在海边,一整天。

    大学期间的张大财依旧要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奔波,学校的奖助学金不多,所以寒暑假和节假日他都得去勤工简学,但是这时候比高中那会好太多了,所以就算整天忙忙碌碌,张大财的学习依旧拔尖,没出意外,他保研了,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

    本科毕业,他攒了点钱,也终于可以回家看看父母了,也不知道这四年父母过得怎么样。

    所以他又回到了那个位于沙漠边缘的村子,只是这一次,村子还在,家没了。

    张大财看见的就是残垣断壁,风沙半掩的村子,和家。

    就在他毕业前半年左右的时候,他的父亲去放羊,遇到一次罕见的沙尘暴,失踪了,母亲去找他父亲,也失踪了。村里人和周边好几个村子的人出去找,却依旧没找到。村里人也不知道怎么联系张大财,所以看见张大财回来,才有村里人来这里告诉他。

    等着张大财的人是村支书,他告诉张大财这个村子那次巨大的沙尘暴终于让坚持在这片土地的人再也留不住了,县里因为这次灾情,给他们安排了新的住处,村支书也是因为要等张大财才一直待在这里,现在等到了张大财终于也可以去好地方了,对这些人来说,只要不待在这里,就算生活苦一点只要能过得下去,都是好地方吧!

    张大财整个人懵懵的,对等了自己这么长时间的村支书也只是说了一句谢谢,再无他话。村长看着张大财着样子也不能一走了之,就一边抽着烟锅子,坐在那盯着张大财。

    张大财瘫倒在家的残垣断壁上,热砂灼疼了手臂和脖颈,他没有丝毫反应,脑海中尽是父亲和母亲的样子。

    “从自己上学起,就再也没有和父母好好待一待,聊一聊了吧!”

    心中的懊悔,让张大财的眼泪从心里流了出来,带着鲜红的血丝。他的生活很艰难,但是他更知道父亲送他读书那一天起父母的生活会更艰难,现在的自己学成了,父母却永远与自己天人两隔了。

    “父亲,母亲,您儿子学成了,您儿子看见海了!”

    这么一待就是小半天,快到傍晚的时候,村支书带着张大财回到了自己暂住的地方,这里只有支书一人了,等到了张大财他就要和家里人团聚去了,明天就走,支书走了之后这个村子也就真正的没了。

    第二天张大财离开了,带着自己父母的遗产。一叠钱,从一毛两毛到十块,不多。还有一张照片,那是自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高中的时候,学校为留纪念给拍的,和父母一起拍的。学校给了他们家一份。

    张大财去见了高中的校长,道了别又回到了东山省清岛市。

    再一次来到海边,他望着无垠的大海,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

    “这海,真美啊!”

    看着在海边肆意玩耍的那些小孩子,他下定了决心,他要家乡的孩子也能看到海,树海,他们那里为什么穷?因为那里太干了,那里的树活不下去,那里的人就活的更艰难,但是他没有办法把那里的人全部搬走,他没有那么多钱,更没办法让搬走的人活的更好!

    他不想家乡的孩子像自己那样生活在一个没有树,整日沙尘的地方,也不想也不愿让家乡的孩子像自己一样。而且他知道,在那更远等我沙漠里,还有比自己更苦的孩子。

    改变又岂是那般容易,他拥有的只是自己这四年来学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有可能改变家乡的环境。这便是张大财最大的倚仗了。

    只有改变家乡的话环境,只要家乡绿起来,就算走不出民勤,依旧能活的很好。

    所以他再一次振作了起来,除了上自己的本职研究生课程之外,他又修了第二专业,生物学。

    张大财始终认为要想改变家乡的环境,改变家乡气候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那暂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有从生物学和环境工程的角度去努力,他相信一定会有成果的!

    双博毕业后,他拒绝了大公司和国家的高薪聘请,回到了甘省,在吴敏中的聘请下去当了个生物老师,班主任还是吴敏中硬塞的。

    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实地调研,采取样本,他的目的就是研究一种能够遏制荒漠化和沙漠化生态的办法。他的设想里有两种办法,一就是大量种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质合理搭配树种,就能在荒漠和沙漠化的土地上重新栽种出一片绿林。

    但是在荒漠化和沙漠化的土地上种树是极其困难的,因为缺水的缘故,种树成本更高,树苗成活率也低。

    而且时间成本也极大,因为在沙漠种树,基本遵循着固沙,种草,种灌木,再种树的流程,所以穷尽一个人的一生所能完成的沙漠绿化量并不会特别大。

    作为专业人士他也会给那些种树人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方案,也算是他的另一份额外收入。

    但是如此低效的绿化方案并不是张大财真正追求的。

    他想要通过生物技术实现高效绿化,无论是通过生物技术改变土质,还是研制培养出适应土质的植物,都将大大提高绿化的效率。

    ……

    从沉重的回忆中回过神来,吴敏中看了一眼一脸愁绪的张大财,随即苦笑道:“他还是那个老样子啊!”

    “三十好几的人了,也不成家,跟着了魔似的钻入那里面出不来了!他说要改变家乡,可你找个好工作,多挣些钱,资助资助为家乡学子不也很不错吗?”

    似乎被吴敏中说的话刺激到了,张大财猛的抬起头,“我的设想没有错,而且改变几个人的命运又有多大用呢?”

    吴敏中无奈道:“你的设想错不错我不清楚,但是你只是一个人,又能干得了多少事呢?”

    听到这句话,张大财叹了口气,没有反驳,这些话吴敏中给他说过很多次了,但他心里仍然坚守着自己当初的誓言,或许很难,但是总有希望不是吗?

    “您现在的研究有什么成果吗?如果您你能说服我,我可以自助您!”刘尘本来想直接资助张大财,但是自己找上去和人才找过来可不一样啊!。

    刘尘也是从漫天黄沙中成长起来的,自然知道那里的人是有多难。对于好不容易走出去的孩子们来说,几乎很少有回去的。

    张大财是例外的那个,而刘尘也是。

    并且刘尘也很张大财有着类似的想法,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也是刘尘选择生物工程的原因。不过刘尘不仅仅想要改变家乡,他还有更宏大的目标。

    看着一脸错愕的吴敏中和张大财二人,刘尘再次说道:“我认为班主任的想法没问题,只要他有一定我可以看得上的成果,能够打动我,我就愿意资助他,而且这也是我的愿望。”

    “真的!”张大财反应了过来,一把就抓住刘尘的手,激动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