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好烦,为什么都求我打造兵器 » 第二十一章 第二段

第二十一章 第二段

    第二阶段开始。

    不断有融合材料被根据其性质放在一边,加上之前摆放的材料,赵卓周边几乎已经被填满。

    这么快就出现无法熔炼的材料了?

    看着在心火中没有丝毫融化的新材料,赵卓摇摇头将之投入角落。

    在这个过程中,会避免不了的出现一部分材料的浪费。

    毕竟在不断的糅合中,也许后面一些反应后的材料,冷却后就会无法被重新熔炼,很正常。

    相比最终得出的成品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且这些无法被熔炼的材料,也不是真正浪费了。

    等以后心火强度高了,达到了熔炼条件就能再次使用。

    在不断的实验中,产生一样样的新材料,其实这就是铸器师发现独门配方的过程。

    就像赵卓之前的自然云母,也是无意间搭配出来的新材料。

    在这种铸器过程中,产生如此大量的实验里,其实很多通用的基础材料,都被铸器师配比过。

    有些配方也许公布开来,才能发现并不是秘密。

    但奈何每位铸器师,都对自己辛苦实验的配方无比看中。

    这是因为不同铸器师,对材料配比的不同理解。

    哪怕相同材料间的细微配比,也会造成最终材料性质的不同侧重。

    所以基本没几个配方会流传出来,都只在自家的铸典里,也就是每个铸器师的脑子里。

    铸典的传承,从来都是口口相传,老一辈带新一辈,手把手的悉心教导。

    当然,如果能找到阵法师配合着铸出传承玉,那就另当别论了。

    赵卓很羡慕那些传承悠久的铸器世家,那些人手里掌握的各类配方,才是真正的财富。

    基本什么兵器的适用材料配比都有,根本不用费力发掘。

    因为可能你发掘的新配方,你的某个老祖宗早在不断的铸器中已经配比出来了,不过又因为跟不上家族发展所以淘汰了。

    而世家的好处还不止如此。

    根据家族内的已有配方,不论是优化调整,还是推陈出新,显然都比重新开始更有优势。

    也根本不用浪费材料和时间,去从头搞一个什么新的出来。

    在一个本就基础牢固,不断被打磨优化的地基上,高屋建瓴保持优势不好吗?

    搞一个新的出来又能如何?

    比得上世代钻研的本家配方吗?显然不可能。

    那都是经过时间检验,一代代传下来的精华。

    除非这种新材料潜力巨大,或者是已经完美的最佳配比,不然还真是吃力不讨好。

    不过由于铸器师的敝帚自珍,也造成了很多完美配方的失传,让人为之扼腕。

    每一位优秀的铸器师,其独特的见解和创新的思维,都是某一件传奇兵器诞生的开始。

    他们的消逝,伴随着其配方的流失,都是铸器史的倒退。

    有不少奇异特性的兵器,也正因此成为昙花一现的绝响。

    但传承了老一辈的新铸器师,也在不断厚实的基础上,开辟出了更远的道路。

    一时间倒还真的不能说清楚是非对错,只能感叹世事无常,徒留叹息。

    不然铸器师的发展和前景,绝对会更加精彩繁荣。

    赵卓感觉有些心力憔悴,力不从心的感觉油然而生。

    他要分辨材料的性质,也要记住材料的特征,才好在以后的铸器中,更快的知道材料的变化。

    包括在以后寻找材料的时候,也能知道在什么样的发源地搜索。

    但没有名字,只是根据性质来记忆,很多特性接近的矿材就容易混乱,逼得赵卓不得不根据其特点,现起一些暂用的名称。

    赵卓越发羡慕那些拥有完整传承的世家了。

    老爹能教自己的实在太少了,只是帮自己引渡元气铸出了心炉,秘法的学习也只是靠赵卓自己领悟。

    导致对许多材料的认知都需要自己重头开始,不断的测试记忆,甚至连很多材料的名字都要现起。

    但他又能抱怨什么呢?

    父亲自己也只不过是被他老爹催熟出的半吊子。

    虽然也勉强成了铸器师,但见识和经验,远远不如那些有着老一辈教导的真正铸器师。

    该死的,为什么这些材料就没个统一的名称呢!

    赵卓心里愤恨又无奈,但也只能强迫自己努力快速的学习,不然以后铸器会更麻烦。

    铸器世家的铸器师,只认可自家铸典里记载的材料名称。

    这也造成了很多材料都有许多不同的名字。

    除非某个世家的某种配方,打造出来的兵器非常好。

    那么这种兵器的主要材料,才会逐渐被流传出去,慢慢被大众认可,最后真正被定义为广为流传的唯一名字。

    但这种环境下,其实被定义最多的都只是基础材料而已。

    通常也就是铸器师铸造珍品所用的凡材。

    灵材的稀有和珍贵,造成了其配方无与伦比的珍稀性。

    铸器大师也不会奢侈到随意拿灵材进行大量实验的。

    所以配方材料是绝对严格保密的,只有自家传承记载。

    灵兵的锻制条件又讲究万物如一,材料必须糅合的完美,所以想根据兵器成品分析也不容易。

    加上灵兵有灵性,没点手段的铸器师,兵器放你跟前,你秘法也透不过灵兵的自发抵抗。

    所以真正的珍稀材料,如那些灵材,根本没有什么正式的名字。

    最多也就是因为材料性质的相关特点,被铸器师冠以名称的时候,考虑到表达材料的特性,很多名字也都大差不差就是了。

    至于赵卓手里的这些材料,都属于凡材。是铸器师的基础材料,大部分其实都有名字,只是赵卓传承残缺,也没人教导他罢了。

    以前我要是有这个学习劲头,清华北大都不是梦啊!

    赵卓可是好不容易才把这些材料全部理清,这也让他的黑眼圈都快赶上大熊猫了。

    让我看看还剩多少没有测试过的材料。

    赵卓盯着那一片片材料开始认真盘算起来。

    这边是已经反应好的,都是适合拳套性质的融合材料。

    那边是糅合了多种材料,用来提升性能的调配材料。

    还有这里用来跟骨粉调剂的辅助材料。

    其实加入一些特殊的植物粉末最好,像百年沙棘木的木心粉,就可以让拳套攻击的时候打出流血的特殊效果。

    不过一路上也没收集到这种材料,有点可惜,不够完美。

    不过那里的不兼容材料也许可以做点文章。

    通过相克属性的压制,调点带有特殊效果的冷却液,也许可以让拳套在冷却时激发出不一样的变化。

    不过有点不太可控啊!

    算了,还是照之前的计划,用相宜的辅材来吧,这样冷却的时候是必然可以为拳套带来一次强化的。

    但是两种材料一起用貌似也很不错的。

    相宜相克的属性互相中和,这样调剂成的冷却液虽然不能激发,也不会强化,但好处是可以稳固已经成型的品质。

    让成品的结构更加耐久,不容易轻易损坏。

    而且这样一来哪怕铸造过程中有些瑕疵,也能在最后一步的冷却中保持稳定。

    铸器时的容错率大大提升啊!

    啊!

    真的好纠结啊!

    赵卓抓着自己的头发,脑海里三方混战,哪一种方法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

    一时间,赵卓陷入了深深的自我纠结之中,选择困难户又犯病了。

    还是问问石元吧,看他想要什么样的性质,再根据他的想法做最后的选择。

    转头刚想叫石元过来,才发现他最近已经在那个幽深的隧道里待了不知道多久了。

    当初的那片矿区,已经被石元一拳拳生生锤成了一条隧道。

    算了,后面再说吧!不差这一会儿,第三阶段还没开始呢,这么早做选择也用不上。

    放下脑海里的纠结,赵卓又开始盘算起来。

    大概,在进行七轮材料的糅合测试,就能把材料性质都摸出来了。

    到时候就可以开始尝试铸器了。

    还真是羡慕那些完整传承的铸器师啊!

    不用像我这么费力的慢慢摸索,传承到位,什么材料性质一清二楚,怎么搭配跟着干就完事了。

    唉…………

    赵卓继续低头工作,又开始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