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的脱贫攻坚故事 » 十七

十七

    查看完综合组资料后,成主任和我一起走了出来,继续考核其他项目。

    成主任说,我们看一看脱贫攻坚自评报告。

    针对深入排查调研。各帮扶责任人下村入户后,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入农户家中走访、发放民情民意调查表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研过程中,与农民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广泛宣传省委委、省政府的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和举措,指导谋划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引导农民发展新型合作组织。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以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做好社会矛盾隐患大排查工作,排查化解不稳定隐患。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目前我省共深入基层256次,调查整理全省村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按近期远期、分门别类建立了台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明确解决的时限,落实责任人。在整改落实阶段,指挥部及时召开了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干部在帮扶工作中坚持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的原则,及时帮助乡村解决疑难问题。对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认真梳理,分清轻重缓急,重点工作和一般性工作,制定解决问题具体方案、计划,明确解决的时限。落实责任人,并建立整改落实台账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记实表,制定解决问题措施办法。

     注重宣传推广,强化督导检查

     指挥部通过各种会议、入户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驻村帮扶的目的意义及活动的相关情况,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为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为确保活动实效,我们加强督促检查,每周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普查与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查。省扶贫工作领导组多次召开工作会听取汇报,研究措施,促进活动的有序开展。突出抓好文明建设工作。我们积极配合村支部,全面加强了农村文明建设工作。充分利用走访、会议、座谈等方式方法,宣传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村民进行法律法规、村规民约教育,努力克服消除文明建设工作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和不良现象,取得较好效果。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问了问两不愁三保障相关工作具体落实情况。

    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两不愁三保障具体开展情况。

    工作人员说,聚焦“两不愁”,夯实精准施策基础。民族村始终对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结合贫困人口现状和致贫原因,按照“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原则,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脱贫方案,全面落实“五个一批”脱贫路径,做到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力的因病、因学、因灾、缺资金致贫群众,逐户制定产业扶贫计划,通过“合作社+农户”、贫困户量化入股、散户自营等组织形式,因地制宜发展薏仁米、中药材、蔬菜以及生态养殖等产业。对寻求易地发展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搬迁,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并帮助实现转移就业、创业等方式进行帮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退耕还林户以及缺土地、技术、资金贫困群众,通过生态补偿方式进行帮扶,累计脱贫19000户198600人;对因学致贫群众,通过建立“一条龙”教育资助体系,有效防止8000户18000人因学致贫、因贫辍学。对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缺技术的贫困群众实施免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对缺劳动力、无发展能力的大病户、残疾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人群,实行社会保障兜底帮扶。同时,对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但家庭相对困难、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容易返贫的群众,纳入“边缘户”管理,落实相应帮扶措施,有效防止返贫。

        筑牢“三保障”,坚持把教育、医疗、住房作为群众脱贫的基本保障,全力以赴巩固脱贫成效。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资助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落实好高中教育“两助三免(补)”、大学教育“两助一免(补)”等政策,确保应助尽助、不漏一人,有效防止因学致贫返贫或因贫失学辍学。实施“雨露计划——圆梦行动”“泛海助学”工程,广泛宣传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分类指导贫困大学生收集申报资料,帮助办理资金补助,着力缓解贫困家庭就学负担。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2017年以来,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管理,签约服务率达100%。将住房安全保障作为贫困群众脱贫的必备条件,按照“不漏一栋、不漏一宅”要求,委托专业机构对所有农村房屋进行普查、鉴定,全面掌握全镇不安全住房底数,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改造、改善,有效保障了群众住房安全。全省共完成危房改造、住房保障20202户,易地扶贫搬迁户20209户205050人。目前,全省水、电、路、通讯、路灯、庭院硬化等基础设施全覆盖,村民住房安全得到较好的保障,为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