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诸道承心 » 序章

序章

    混沌初开天地焚,极古万年世浮尘。

    上古方为仙道始,太古三千六界分。

    混沌之初,天地合一,处于无名火,如炉焰煅之。

    曾后世大能利用秘法道术追根溯源,皆落得道心碎裂,身死道消。

    直到太古末期,九帝之一周天易以道术推演混沌,得出八字真言,“天机遮掩,浴火重生”。此言一出,便被妖界凤凰一族引以为傲,族内更有好事者宣扬“天下伊始,凤凰为尊”,引来他族嘲笑,即便是其族人也未曾当真,只做笑谈。

    不知岁月几何,天地之内逐渐中空,生出第一缕气息,称“元”。

    若是比较,这时候的天地,宛如烈火包裹的浮尘。有人曾推断,那时,应该有无数像这样的天地浮尘。这或许便是引发后世大能去界外寻找新天地的根本原因。

    此时的天地之内,万籁俱寂,是没有生灵的。不知何时,无名火渐渐冷却,天地中诞生第一个生灵,被后世尊称“极古”,此时的极古一直在沉睡。

    一万八千年,极古渐渐苏醒,发现置身于一个黑暗的囚笼之内。最初的情感,孤独、寂寞涌上心头,更多是与生俱来的的本能。极古掰断左手食、中二指,二指化作一把巨斧,极古手执巨斧,劈开这个所谓的“囚笼”。顿时,元气涌动,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化地。极古防止天地合并,顶天立地。一春秋天高一丈,地厚一丈,彼时极古身躯也随之变长一丈。又历一万八千年,天地稳固。极古随后在这方天地中创造日月星辰,山川草木。

    极古仿佛生来就是身负创世职责。待一切安定后,远走天地之外。太古三皇之一天皇曾言,极古不止一个。在天地外,应该有许多创世的极古,极古一族便是创世之族。这也是后世推断有无数天地浮尘的根据。

    后世也把这三万六千年划分极古时代,既极古期。

    最初的元气被极古改造,反哺天地。天地有序,诞生了早期的灵。灵飞于天,成就飞禽,灵落大地,成就走兽,灵入四海,成就游鱼。最后灵仿极古模样,创造人族,这也就是人为什么是这天地的万灵之长,因而人族可以算极古后裔。但灵只创造了模样,没有给予人族如极古开天辟地般的本领。

    起初百族相安无事,随着时间流逝,人族没有飞禽的翅膀,不能翱翔长空;没有走兽的凶猛,不能统御大地;没有游鱼的水性,不能探知深海。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弱小的人族如何有资格拥有这天地最富饶的生息之地?

    百族屠人,人族生存之地不断压缩,被飞禽走兽驱逐圈养,肆意屠杀,那是整个人族的至暗时刻。天地之间,人族成为最低贱的生灵,早已配不上极古后裔这个名号。

    乱世之下,必有英雄。人族忍辱负重,其中一些佼佼者,终领悟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之道。依靠那天地间微薄的元气,成就移山填海之力,掌控呼风唤雨之能。这便是后世尊称的“上古炼气士”。他们带领人族反抗百族,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万灵之长的地位,最后统治百族。

    上古炼气士们各自划分领地,休养生息。但享受了短暂的和平之后,其中强大的存在渐渐不甘于平凡,试图证明只有自己才是极古正统。随之开始争夺吞并其他弱小的领地。至此,正统之战拉开了序幕。

    整整一万年,天地经历战争洗礼,元气终于消散。大部分炼气士们失去了力量的源泉,渐渐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极少顶尖的大能未雨绸缪,另辟蹊径,走上巅峰。

    长生是永恒的话题,元气的消散,上古炼气士们修为不会在提升,所有的底蕴也变成无根之水,不断消散。最后一批上古炼气士为了保留人族赖以生存的家园,防止百族屠人的噩梦再次上演。摒弃前嫌,通力合作,在弥留之际,牺牲自己,用自身的元气修为激发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因为这天地之间,都是极古亲手创造的,含有创世的气息。最后天地激发新的气息-灵气,灵气也成为新的修行资源。

    这一批无私的上古炼气士被后世共尊“上古七十二先贤”。他们被后世人供奉崇拜,他们的事迹被后世铭记,他们的后裔也成为了早期的灵修领袖。

    太古时期,因为灵气的存在,修习的方法种类繁多,不光人族,就连飞禽走兽游鱼草木,皆可成修。因为人族是万灵之长,这些非人族类修习最后,都可化成人形。在得知人形更有助修行之后,此风更甚。其中一些佼佼者更是入人族一起学习,人族起初虽有抵触,但因各族高层间的博弈,也逐渐淡化。这也引发了修炼上的百家争鸣,留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后世的修道之路奠定了基础。

    万物生来都有一颗道心。道心不尽相同,最后划分能力,分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乘。其中天地玄黄属于上乘道,宇宙洪荒属于下乘道。虽有上下相分,但本质强弱在修士,不在道心。理论上万物皆可成修,但悟性等方面的因素更决定了修士能走多远。只是,一颗强大的道心势必对日后的修习事半功倍,这就是所谓的天赋与努力的关系。

    道心的重要,不由引发一些人对他人道心的窥探,只是冥冥之中自有法则,除了极个别的原因或是个别道心外,道心是不可被抢夺的,抢夺的道心也不能占为己有。而且这种行为更会降低福缘机遇,修行本就是一路荆棘,一旦失去福缘机遇,势必自掘坟墓。除却一些极恶偏执之人外,就连唯我之魔都少行此事。

    渐渐的,人族修士中,强者辈出,最强者位列至尊,至尊强者不甘人后,各种积攒力量,争夺资源,追求大道长生,引发了后世所谓的至尊之战。

    万年的至尊战,让这片天地,千疮百孔。最后,其中三皇九帝三千圣贤顶尖的修道强者,他们作为上古七十二先贤的后裔门徒,成为了至尊之战的胜利者,也因理念不同,从而划分了仙魔。

    早期的仙者,追求的是一种无为大道,希冀长生永恒,更多的是心境的超脱。魔者,追求的是一种勇往无前的霸气,认为与其碌碌无为平凡,不如活的精彩。而仙魔之外,是凡,只能活在仙魔的夹缝中,希冀于可以踏上仙魔之道。

    自古以来,只分仙魔,不分正邪。

    最后三皇利用强大的道术开辟了仙、魔、人三界,九帝不甘其后,开辟了神、妖、冥三界,合成六界。三千圣人最后合力打开天地,入主星辰,在界外星辰中各自开辟了三千小世界,这就是三皇占三界,九帝分一统,三千圣贤争锋。

    自此,三皇九帝执掌六界,各自划分界内秩序。以天地依托,仙神二界于上,人妖二界于中,冥魔二界于下。仙、神、魔按道心真谛,飞升超脱。人族处于人界之内生息,亡者可入冥界轮回,妖界是正统妖修所在之地。但人族本身实力最弱,人皇为保护人界开辟六界壁垒,其他五界生灵不可轻易踏入人界。

    此外,又在人界与各界相连之地,设下封界之门,门者,可通可阻。常年有大能驻守此门,没有人皇道谕不可擅自打开。

    太古末期,界外火光一片,至尊们随意探查之下,却扑了个空,不由有些惊讶,那火光以眼观之感觉离身很近,可用神识查看,却遥不可及。天皇以开天眼,观察火光,感到一丝熟悉的气息,顿时大惊失色,匆忙之下,留下仙帝十三手谕。并传信其他至尊,随后飞向那片火光。其他至尊圣贤除少部分者也先后留下手谕,追随过去。

    天皇到底看到了什么不得而知,只知道,三皇九帝大部分圣贤再也没有回来,留下的至尊圣贤对此事也秘而不宣。这成为千古谜团。

    后世各种猜测不断,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火光,或许藏着大道之秘。毕竟修行如三皇九帝三千圣贤这样的至尊强者,作为至尊,经历过至尊战,早便没有争斗之心。世间所渴望的,更多的是对道的追求,探知更高层次的奥秘。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太古那惊艳绝伦的时代虽是万年前发生的事情,但那个时代留下的传说经各界口口相传,被后世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