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诸道承心 » 第四十九章 传世名器

第四十九章 传世名器

    传世名器现世间,各方云动王都前。

    无意入得是非处,怎搅风云入局先。

    宋商笑了笑,“本来,这是打算过几天去许都寻找有缘人。”

    中年人有些沉默,不是钱的问题,只是这个档次的东西实在非他能辨别真假的。

    “汝窑器?”就在这时,一声惊讶打断众人。

    宋商看向来人,“小哥也是行家呀。”

    王诩,中年人也闻声看去,只间衣着华贵精致,手持净面折扇,眉宇间散发书生气的青年,几步走了过来。

    “阁下,可否给我一观?”青年没有接宋商的话,询问中年人。

    中年人先是一愣,随后将道化瓶放在桌案上,右手示意道“请。”

    青年轻轻拿起,只看了一眼,在众人不解地眼神中又放了下来,对宋商说道,“这是你要出手?”

    宋商点了点头。

    青年又看向中年人,“阁下是要入手。”

    中年人没有说话。

    “汝、官、哥、钧、定,大宋天朝五大名窑。此瓶胎质细腻,天青釉色,釉面纯净,稍微透亮,确实符合汝窑的特点。”青年人点评着,随后手轻轻抚摸瓶身,“手感如丝绢绸缎,温润如玉。”

    “小哥果然真个行家。”宋商拍着手,笑着说道。

    青年人轻举道化瓶,散发一圈淡青,宛如雨后天幕。“崩釉斜裂深浅相错,釉眼呈蟹爪般纹理。”

    中年人看向道化瓶,也注意到其中,因为青年人所言,他昔日也曾在古籍书典中见过,只因一直不曾见过实物,无法印证,经眼前青年人一说,不由有些心动。

    “雨过天青色,蟹爪冰裂纹。”青年人不由有些感慨。

    宋商听到这,也是点头称赞。

    “不过。”青年话锋一转。“仿品就是仿品。”

    宋商笑容收起,双眼微眯,“哦?小子,你是来砸场子的?”

    中年人也一脸的惊愕。

    “奉华!”青年人翻过道化瓶,看向瓶底,“大宋第八帝,道君帝奉华堂传世器底款,二字也出自道君帝痩金帝王体,可惜就是,传世器自古独一无二。据我所知,真正的天青道化瓶现在一直藏于大宋帝宫之内。”

    宋商看向青年人,不再说话。

    “既然那个没有失窃,你这个不是仿品,又是什么?”青年笑了笑,轻轻放下仿品。“莫非?”

    “小哥说笑了,小哥不仅是行家,也见多识广。”商人擦着额头不存在的汗珠,“不错,这个确实是仿品。”

    “这是大魏境内,你也不用如此担心。”青年似笑非笑,“哪怕是仿品,却也出自官窑,如此价值之高,小哥,规矩我也懂。”只见青年拿出一个黑色袖袋,宋商心领神会,二人皆讲一手深入袖袋。

    “行家易物,袖里乾坤。”王诩低语。

    二人一番,眉宇时皱时舒。

    不久,二人相视一笑,各自抽手。

    青年收回袖袋,“阁下等我稍许,我去取钱。”

    “我懂。”宋商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随后,青年对旁边的中年人和王诩笑了笑,转身离去。

    中年人看着青年离去的背影,随后连忙对宋商问道:“你们这?”

    宋商正将道化瓶放回锦盒之中,抽忙回了一句,“此物已出。”

    “那人买了?”中年人追问着。

    宋商点了点头,不再搭话。

    “买卖总有先来后到吧。”中年人有些生气。

    宋商一愣,关上锦盒,“阁下刚才并未出言所买,这行的规矩,袖里乾坤,财物两清,总是要遵守的,见谅见谅。”

    “财物两清?这財不还没交吗?”中年人劝道。

    “这...”宋商一愣。

    “在商言商,一无定金,二无凭证,交易并未达成。所以,不算坏了规矩。”中年人笑着说道,“那小子出多少,我再加三成。”

    “三成?”宋商有些犹豫。

    “算了,一倍。”中年人大手一挥,从怀中掏出十五个金色印花金锭。

    印花金锭属于大魏官锭,一个金锭相当于十两金,一两金兑换百两银,一两银平时也可兑换百钱碎银,碎银供于日常流通。

    在极北郡,五两银便够一个普通人省吃俭用过上半月。即便富庶之郡,一个普通三口之家一年的生计也要四金左右。

    “我想,这应该够了吧。”宋商眼中挣扎不在,一手将锦盒轻轻递了过去,随后接过中年人手中的金锭,却只拿了十个,“商人重利也重信,你说一倍,便一倍。”

    中年人有些惊异,仔细打量宋商,哈哈一笑,嘴上说着有趣。然后将锦盒拿起,很是爱惜的摸着。随后转身打算离开。

    “有句忠告,刚才那青年知道,我怕阁下不知。”宋商叫住中年人,“五大名窑同虽属大宋,但背后商贾掌权,其中利益勾连复杂,汝窑一直位名窑之首,但其他四窑也非安分之辈,仿品出自其手,他日阁下若将此物视于人前,尽可量避免汝窑中人在内。不然,传世器被仿,哪怕收藏也恐受池鱼之祸。”

    中年人笑了笑,点了点头。便告辞离去。

    王诩看着一切,也不由感到中年人财力雄厚。随后看向宋商主动退还的五十两,也不由高看一眼。

    随后,王诩转身离去,这时,身后摊位传来吵闹之声,回身看去,是那青年回来,正在跟宋商理论,王诩摇了摇头,便继续自己的路程,不经意一抬头,正好看到刚才那个中年人在前方不远隐蔽之处偷偷看着摊位发生的事。

    王诩思索片刻,便不再留意,于城内闲逛。

    王诩看了一眼天色,正值晌午,随意找了一家客栈,便安排入住,打算明日一早启程去帝都。

    “客官,应该是赶考的文生。”小二躬身笑着看着王诩,王诩打量着客房,陈设虽简单,但很是干净。

    “不错。”王诩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将包袱放下,问道“不知道这周边可有书行?”

    “真是抱歉,小子一介粗人,大字不识一个,而且刚来磐石城也没多久,这书行确实不太清楚。”店小二歉意了回答道。

    “无碍,我也是随便问问。”王诩到时没在意,本来也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客官赶路辛苦,要不要在小店吃饭。可以尝尝我们店里的招牌。驴肉火烧。”小二擦着已经很干净的桌子,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