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复活黑楼 » 第二十八章 青云(三)

第二十八章 青云(三)

    风沁雪的目光渐渐凝滞。

    元问天舞动奇重无比的巨剑,过了第十式,越舞越快,仿佛力拔山岳的巨人舞着一根柳树条,随意施展精妙无双的剑招。

    风沁雪暗忖,元问天的武功应该还是不如爹爹,怕差的不多,如此一来,师父镇元的武功应是远在爹爹之上。

    元问天游然停剑,道:“小师妹,该你了,让大师兄考较考较,你能记下多少?”

    风沁雪看向师父。

    镇元道:“七星剑法,乃是青云四大剑法之一,亦是太清一脉修炼内功与其它武功绝技的入门之基。你且将你大师兄所施的七星剑法,施展一遍。”

    风沁雪道:“是,师父。”

    他取下净凌相赠的剑,捏一剑诀,翩然起舞,所施剑招,或恰到好处,或泰然自若,或游剑惊风。

    镇元不住点头,心道:盛烈兄弟将儿子相托,欲独身进入大漠寻找黑楼,看来是要给我一个惊喜。

    其他六人则想,如此一位盖世奇才,怎么会在江湖上传的那般不堪?可见,其父志存高远,另有所图。

    四十九路七星剑法施展下来,几无差错。

    如此过目不忘的绝世本领,本就是练武一道上最高的天赋。

    镇元非常满意,遂将七星剑法的剑诀心法传授,关键处点拨。

    风沁雪犹如醍醐灌顶,心中豁然明朗,顿悟“模仿其形”与“修炼其真”之间的泥云之别,对所学的其它门派的武功亦大有进益。

    半个时辰后,镇元带七位弟子来到太清峰后山的石砰上。

    一块巨石仿佛一柄从天而降的巨剑,剑柄深深插`进山体,将石砰裂开一道深深的裂缝,好像是飘浮在太清峰后山的一条白色纹带。

    这里是青云门的重地——阴阳界。

    两百六十年前,青云门创派祖师天澜真人在此悟道三清诀,武功大成后,诛戮泰岳峰方圆的大小门派,一举创立青云门。

    师徒走到巨石左侧后方,站在一面玉璧下。

    风沁雪一眼瞧见玉璧下方粗糙的灰色石壁上镌刻的剑招,人物舞剑图有大有小,密密麻麻。

    “这里是天澜祖师悟道之地。”镇元神色凝重,似在缅怀天澜真人,“祖师悟道时,将种种剑法不分精细粗浅,一一镌刻在玉璧下方。寄希望有朝一日,青云门中能出一位杰出的人才,能将真人梦遇仙人的秘密破解开。”

    四弟子齐御风,身材矮小肥胖,问道:“师父,世上真有修仙之人存在?”

    三弟子俞介霜,方面大耳,凤眉虎目,极有威严,道:“江湖传闻,真真假假,难以断定。如今,武林中的各方势力异动,不断烘托着某种气氛。”

    “这些事,为师也不大明白。

    不过,三百年前有修仙之人存在于这个世界,是一件可能的事。

    现如今,没人知晓庐山真面,但一定与黑楼有关系。”

    众弟子道:“黑楼?”

    另六人不由得看向风沁雪。

    “传闻,最后一批修仙者发现‘黑楼’后,一起进入。

    当时只有一人逃了出来,便留下‘复活黑楼,重塑仙界’的传言。”

    镇元说时,六位弟子不约而同的看向风沁雪。

    镇元继续说道:“一百年前,七位极擅盗`墓的武林高手,意外发现了大漠深处的‘黑楼’。

    只可惜,七人仍然没有找到打开黑楼的门,或者说是复活黑楼的法门。

    正是他们七人,重新燃起了当今武林对修仙的狂热。”

    元问天道:“原来如此。那么,风盛烈总镖头,是不是有了新的线索?”

    镇元瞟了他一眼,赞赏大弟子心思缜密,非常满意,道:“我想是有了一点,但希望不大。

    眼下,黑楼一事,暂时放一边。

    问天、震言、介霜,你们三人去一趟南海。

    御风、惊云、钧水,你们三人前往无双城。”

    镇元刻意叮嘱道:“你们六人去时,尽可能不要现身,不要做任何事,只需要仔细观察两个地方的人与事。将所遇所见的大小事,悉数传至宗门。”

    众弟子皆知师父如此安排而不解释,那就不需要多问。

    镇元继续说道:“沁雪,接下来的青云时光,你就在这里修炼风雪经,化解你体内的一道血气与八道真气。

    若是顺利能将八道真气化作内功,或许可在三到五年内,内功上胜过你的六位师兄。

    至于你的青云剑法,先将七星剑法修得纯熟,接下来就从祖师爷遗留的剑招中自悟。”

    元问天道:“师父,你这是对小师妹的不信任?怕小师妹跟我们一样修习‘斩龙剑法’与‘诛仙剑法’,我们更加不是小师妹的对手?”

    风沁雪道:“我想,师父的用意是我有家传的霸刀,于武学一道上足够用了。若是再能从天澜祖师所留的遗招中悟得一二,也就够了。”

    镇元点头道:“不错。霸刀乃是风家家传,苦修亦不违反门规。况且,霸刀之完善与高明,与‘斩龙’、‘诛仙’两门剑法相当。只要沁雪多加苦修,青出于蓝,足可称雄武林。”

    镇元传下真迹孤本“风雪经”后,便与六位弟子离去。

    从这天以后,风沁雪便住在阴阳界附近的一处茅庐里。

    晚上苦参风雪经,勤修内功。

    白天的时间对半分,一半时间练习七星剑法,努力将学来的其它门派的武功招式,融入七星剑法,一半时间苦修家传的霸刀。

    每隔三天,有一位道童送水与干粮上来。

    忽忽间过了六个月,根本不解风雪经的修炼诀窍,无法化解体内的血气与八道真气,只得每时每刻承受无尽痛楚的肆虐。

    天气渐入酷暑时节,闷热异常。

    这天清晨,风沁雪来到玉璧下,正自观摩玉璧下方的剑招,忽听得身后吱吱叫,回头一看是只小火猴,手里拿着长长的藤条。

    忽见小火猴舞着藤条冲了过来,他忙舞剑相迎,那料,小火猴似是料敌机先,藤条狠狠的抽在风沁雪的右腿上,他直接瘫坐在地上。

    小火猴扮个猴脸,蹦蹦跳跳的消失在山峰的另一端。

    仅这一藤条,让风沁雪瘫坐在地上整整一个时辰。

    当他能活动时,一一摁过右腿上的丰隆、下巨虚、条口、上巨虚、足三里、犊鼻、梁丘、阴市、伏兔穴位,心下大奇,那么小的火猴,一藤条打中腿上这么多穴位,且力道正好着在了穴位?

    风沁雪想来,那怕是当世的武林高手,能做到这样的极少。

    他提着剑来到小火猴消失的地方,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石林,寻找好大一会儿,发现自己没办法下去,除非有极厉害的轻功。

    小火猴怎么出入这里的?

    风沁雪带着不解的疑团,来到玉璧下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