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弘唐 » 第三十九章 不学无术

第三十九章 不学无术

    他要的是这厨娘受点教训,可看海棠这架势,他怕海棠几巴掌将对方直接给呼死。

    毕竟是宫里尚食局的人,母后派来东宫学厨的,此时事情还未问清,被海棠几巴掌呼死就不太好了。

    听到殿下叫停,海棠还一脸失落,提着对方领口的手一松,那厨娘摇晃几下,差些又要栽倒。

    就这短短一点时间,这厨娘右半边脸颊已经完全肿起,型如刚出蒸笼的馒头,上面一个异常清晰的巴掌印,五指分明。

    她两边的脸现在极不协调,像长的变形的海椰果,而嘴角的血此时早已流成一条血线。

    李弘看了看这厨娘狼狈模样,再看了看海棠,平日里伺候自己沐浴时那般温柔的妹子,那手那么轻柔,可这一巴掌扇的也太过给力了。

    真不愧这身高和丰盈体态,果然,肉都不是白长的,要不要让她以后伺候自己小心些。

    “今日本宫只是小惩大诫,以后若是敢再坏了东宫的规矩,本宫定不饶你。”

    那里太子妃看了看李弘,继续问话。

    原来对方从尚食局来了东宫,就一直不听东宫的厨娘教导,自家厨娘耐着性子教导,对方竟然还恶语相向,说什么你们几个也配教我之类的话。

    东宫的厨娘忍一次两次,却不能一忍再忍,那不就是给东宫丢脸。之后自然就发生了口角,接着口角演变成撕扯,就有了此时这场景。

    裴氏随后问了殷王府和公主派来学艺的厨娘,皆言东宫厨娘所说都是实情。

    李弘此时拉下脸,而裴氏看着李弘。

    李弘忽然指着自家那位脸上还隐隐有一个巴掌印的厨娘。

    “这一巴掌是谁打的!”

    那厨娘犹豫了一下,看着右半边脸早已面目全非的尚食局厨娘。

    “海棠,她这脸一边大一边小,你帮她一下!让她两边的脸长的协调一些。”

    “是,殿下!”

    海棠走过去,李弘忽然叫住海棠,海棠还以为殿下又要叫停,脸上都写着郁闷。

    “你手疼么?”

    海棠摇头。

    “真不疼,刚才打那一巴掌那么重,怎么会手不疼呢!”

    海棠继续摇头,李弘心里郁闷,自家这宫女真实诚。

    “不要忍着,疼就是疼!”

    李弘苦口婆心,海棠这次开口,只说自己手一点不疼。

    “你的手可以疼!”

    海棠继续说真的一点都不疼。

    旁边的凝翠实在没忍住,拉着海棠的手。

    “殿下,海棠的手都红了,肯定疼!”

    凝翠看着海棠白嫩的手掌,一本正经说道。

    “既然手疼,就用鞋底扇吧!”

    两个宫里的厨娘被李弘派人遣返回宫,具体原因和情况李弘也让人一五一十禀报了自己母后。

    李弘也不知道那两个厨娘之后有没有受罚,也不知道母后生不生气,反正自此之后他也没在宫里再见过两个人。

    尚食局随后派来的两个新厨娘,就规矩多了。

    出了这事,李弘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也确实做到了公平公正。并没有偏向谁,可结果自家厨娘心中,却对太子和太子妃感恩戴德不已,李弘不知道的是,那几个厨娘事后都感动哭了。

    出了这件事,连带凝翠海棠几个贴身侍女看殿下和太子妃神色都变了。

    心里不断在说,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还是向着她们。

    尤其海棠,那一鞋底扇在别人脸上,是真的解气,自家厨娘受委屈,就该用这般手段来解气。

    厨房的争执只是小事,不值一提,无非几个厨娘口角,秉公处理也就罢了。

    可是今天来东宫开田的司农寺之人却将李弘惹怒了。

    这些人在昨天李弘选定的地方忙了大半天,非但没有将田地开出来,还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锄草用锄头锄到自己脚的,有压根不会用铁锹的,最过份一个,锄草锄着锄着锄头不见了,也就幸亏旁边人躲得快,要不然就成锄下冤魂了。

    几个东宫宿卫在那里都看不下去了,原来他们种地不是最菜的,这些司农寺掌管农事的人才才是最菜的。

    这事宫女自然如实禀报了太子,李弘去看的时候,远远看到那几个司农寺之人东倒西歪躺在旁边亭子的木椅上,他们用的工具横七竖八乱扔在一片狼藉的地上。

    而他们忙活了半天,开出的地和昨天李弘离开时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两样。

    李弘脸色铁青,看着这几位古代的农业专家。

    果然,任何时代的专家都是如此不靠谱,屁都不会,还称什么专家。罔李弘还对他们开始抱着信心。

    锄草挖地本就是农业之中最基础的基础,老祖宗从树上跳下来都会刀耕火种了,这群吃闲饭的专家,连农业最基础的都不会,还怎么指导百姓种地。

    李弘脸色铁青,那几个原本横七竖八躺在凉亭的司农寺之人有人看到太子,连忙拍打旁边的同僚。

    几个人赶紧跑出凉亭,又抓起锄头和铁锹,就是这抓握的手法都不对劲,而且每个人还都有每个人的特色。

    “来人!”

    “殿下,手下在!”

    “去北衙禁军那边,从老府兵之中挑几个种地的好手带到这里来。”

    东宫宿卫和宫里的千牛卫一般出身都不错,由功勋后代担当。要想找会种地的老府兵,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北衙禁军那里找。

    自己的宿卫去找人,李弘看着几个装模作样开地的司农寺人员。

    “看来本宫是太高看你们了,你们连最简单的农事都一丁点不会。”

    “殿下,我们是司农寺的官员,哪里会做农事。”

    “司农寺是做什么的?回答本宫!”

    几个人支支吾吾,半天说不上话来。

    “殿下,我们只是不精通实际操作!”

    “那好,本宫问你,一个麦穗大概结多少颗麦粒?什么样的土壤最适合种小麦?小麦杨花期的水肥有什么要求?小麦从田里收割以后如何运输放置?小麦脱壳以后怎么变成你们吃的麦粉?”

    李弘一连几个问题,几个司农寺的官员被问的哑口无言,竟然一个都回答不出来,这就是司农寺的官员,就是朝廷供养的农业专家,就是要指导农民种地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