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弘唐 » 第七十五章 内忧外患

第七十五章 内忧外患

    反正要对母后讲清楚天竺那边的情况,李弘估计得今晚在蓬莱殿过夜。那怎么行,那得多耽误皇室传承的大事。

    李弘果断选择放弃,此时只说那边此时很乱,乱的一塌糊涂。

    “母后,吐蕃和我们在西北对峙日久,吐蕃的主要兵力此时基本布置在西北,我们现在牵制着大量的蕃兵,使他们根本无法离开边界附近。现在吐蕃着急和我们和解,有很大概率是吐蕃南境出现了问题,吐蕃必须紧急调派兵力前往南境防守。”

    “弘儿,你说吐蕃内部也可能出问题,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倒是和父皇刚登基时候差不多,其实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才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统一,藏文,基本的官职体系都是那时候出现。”

    “现在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不过吐蕃的实权却掌握在国相禄东赞和他儿子手中。”

    “而且吐蕃那边的情况现在很特殊,他们现在还和我们先秦一般,有大量奴隶,国家掌握在极少数奴隶主手中,大概就相当于我们大唐的门阀权贵,不过权利更大,更集中。”

    “而从松赞干布时期开始,吐蕃又极力向我们和戒日王朝以及尼婆罗学习,引入我们的文化,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还从戒日王朝引入佛教。”

    “弘儿,你的意思是吐蕃王权旁落,大臣摄政?这…”

    “母后,芒松芒赞做赞普时还是个孩子,幼年即位!不过他现在已经长大了。吐蕃现在的情况,其实内部极容易出现问题。”

    武媚娘懂了,这种事,华夏历史上太多了。

    武媚娘虽然不通外事,不过内斗这种事她熟悉啊!很精通。所以李弘简单说了吐蕃此时的国内情况,武媚娘就完全明白了。

    现在的吐蕃,就是南边太乱,很容易影响到吐蕃国境安危,尤其是吐蕃将兵力大量集中在和大唐交界的地方,南境就极为空虚,很容易受到攻击。

    这就像自己夫君将薛仁贵和他麾下的安东军调到吐谷浑,安东那边兵力空虚,高句丽和百济旧民就暴动不止,新罗还敢攻打大唐的熊津督都府一样。

    此时看着李弘,武媚娘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对吐蕃的情况了解的这么清楚。连吐蕃南边那些国家的情况都很清楚,许多事今天她也是第一次听说。

    弘儿现在虽然人在大唐,对大唐周围的事情,甚至是天竺的事情都如此了解,陛下现在应该是可以放心将吐蕃使节之事交给弘儿了,不用在这件事上纠结浪费精力了。

    “走,现在母后就带你去见你父皇!”

    “母后,您不是刚说父皇现在见了弘儿就又想吐蕃使节的事情,病情又会加重了?”

    “将你刚才对母后说的话对你父皇再说一遍,让你父皇宽心,知道吐蕃南边出现危机,内部又纷争不断,应该你父皇的头疼就会好了。”

    武媚娘拉着儿子,此时就向紫宸殿走去。

    李弘跟着母后,靠近紫宸殿,就听到父皇又拍着脑袋的声音。

    他第一次来大明宫见父皇,就见他如此。

    李弘此时担心父皇病情,赶紧跑进紫宸殿,从外殿直接跑进內殿,看父皇捶打头部,李弘赶紧紧紧抱住父皇的头。

    “父皇,吐蕃使节的事情弘儿已经想通了!父皇别这样了,弘儿心疼。”

    李弘抱住自己父皇,此时赶紧说道。

    李治此时正心忧此事,听李弘如此说,头疼立马就轻了许多。

    “快,对父皇说说你想到的!”

    李弘就将刚才对母后说的又对父皇都说了一遍。

    不同于母后,父皇对外事可是一点都不生疏,李弘压根不用说王玄策,父皇对天竺的了解根本不在自己之下。

    别说戒日王朝,就是之前的贵霜帝国和孔雀王朝以及笈多帝国,父皇也都知道。

    对吐蕃此时的国内情况,父皇也是清楚的。

    果然,父皇就是父皇,母后和父皇比起来,在外事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要不是父皇这些年一直有风眩症,头疼不止,不能管理朝政,李弘相信,母后是根本无法插手朝政的。

    李弘也相信,要不是父皇此时一想吐蕃的事就头疼,此时也根本不用李弘分析,父皇都能将其中的曲直想个明白。

    听儿子说完,李治的头立马就不疼了,这次的头疼完全就是心病,由吐蕃使节引起。既然儿子已经将吐蕃会如此急切的原因都想清楚了,李治自然不会再为了此事头疼。

    头疼好了,李治抚着儿子的手,那边明崇俨此时也敢擦擦额头的汗。

    而武媚娘看着他们父子,终于也可以舒心,今日为了夫君的病,武媚娘也是担心不已。

    “弘儿,照你如此说,蕃人此时也是内忧外患!”

    “弘儿想是如此,当然,也不排除这是论吐浑弥看到我们大量往安西运送粮草物资,将计就计,用这种方法陷害我大唐忠良。”

    “这种可能的几率不大,论吐浑弥此人父皇接触过,还没有这样紧急应变的头脑。”

    “父皇都如此说,那就是可能性不大,不过还需谨慎。”

    “嗯,大理寺那边有狄仁杰,不至于在这种事上出了疏漏。”

    李弘点头,那边武媚娘已经让明崇俨退下,宫女也将一些膳食端了进来。

    李治头疼了大半天,一直没有进饮食,此时儿子为他分析了吐蕃此时的情况,李治终于可以宽心,也觉察自己确实饿了。

    武媚娘给李治喂着浓粥,还不时用锦帕擦着夫君唇角。

    李弘看到,自然心中欣慰,不管母后在别的事情上如何,对父皇却一直悉心照料,到底二十几年相濡以沫,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

    “父皇,您的头疼好了,弘儿请退!”

    “唉,这么早就走,父皇还想和你说说吐蕃之事呢,原本父皇还担心你对外事不熟,现在可是一点不担心了,朕的儿子对吐蕃可是比朕还熟。”

    武媚娘听了李治这话,忍不住又担心起来,然后就给李弘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