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弘唐 » 第八十四章 北境贸易

第八十四章 北境贸易

    自己这个儿子,可是让李治极为满意的,在李治眼中,李弘可是一点不输他这位父皇。

    原本历史上,李弘早卒,李治可是追封他为皇帝,后来还让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做了他的嗣子,延续他的香火,对这个儿子的喜欢是显而易见的。

    “父皇,您说我们大唐此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李弘却不着急说自己的想法,而是问了自己父皇一句。

    “门阀,吐蕃…”

    李治想了想,似乎除了这个也没啥大的问题了。

    “父皇,门阀最大的祸害就是兼并土地,隐匿人口。而吐蕃和我们最大的矛盾也是土地。”

    “我们大唐最大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土地,有限的土地无法养活过度增加的人口,导致从唐初就施行的均田制越来越难以为继。”

    高宗看着自己儿子,此时用手拍了拍李弘的肩膀,儿子这一句话,将问题的根本直接揭示了出来。

    最大的问题,可不就是土地,均田制为何此时越来越施行起来困难重重,不就是过量增加的人口和有限的土地之间的矛盾。

    唐初和人口和此时根本无法相比,可关中和中原地区的农田却是变化不大的。

    地,此时才是大唐最大的问题。

    其实,无论到任何时代,地都是最大的问题。

    而这里就有了一个悖论,大唐不缺土地,大唐的领土其实自唐初到现在一直是增加的,可土地却成了此时大唐最大的问题。

    “父皇,您有没有想过,以后北方最好的草原,最适宜的土地,都是我们汉人在那里放牧!在那里居住!在那里繁衍!”

    李弘一句话,李治整个人在那里呆了一下,看着儿子,李治先是放声大笑,接着用手掌重重在儿子肩头拍了几下。

    “媚娘,看看,这就是我们的儿子!有他皇爷爷和朕的心气。”

    “弘儿,你这想法父皇支持,可是你也要明白,草原上此时不是没有人放牧,那里的民族和生活状态,不是父皇一纸召令就可以改变的。”

    “我们虽然击败了突厥,击败了高句丽,现在草原上所有的牧民也皆在我大唐管辖之下,可一旦我们要驱赶他们,将他们彻底赶出草原,你说他们会不会拼死抵抗?到时候怕是事态会无法收拾。”

    “父皇,弘儿也并非要彻底驱赶他们,弘儿也明白,这不现实,我们可以一步步来。”

    “比如,我们可以先一步将九原和云中两郡恢复,迁中原没有土地或少地的人口过去垦荒,放牧,慢慢在长城和大青山一线发展我们汉人的牧业。”

    “同时我们完全放开和草原牧民的贸易,用中原的粮食盐铁,丝绸茶叶换取他们的牛羊还有马匹,尤其是马匹。”

    李弘特意提了马匹,宋代和北方民族之间的贸易中,马匹是严格限制贸易的,因为这是草原民族的命脉。

    没有马,他们哪有骑兵,马都用来贸易换取需要的东西了,以后还怎么组成自己的骑兵然后南侵。

    此时大唐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限制,反正那些牧民此时也是大唐子民,难道还要自己为自家贸易套一套枷锁不成。

    “弘儿,你这又是棍棒,又是萝卜的,父皇怎么以前不知道你有这么多想法。”

    “这不弘儿长大了,想为父皇母后分忧。”

    李治慢慢嚼着牛肉,此时的他不仅仅在品着牛肉,同时也品着儿子的话。

    如果一下子将北方最好的草场都收回,驱赶突厥契丹靺鞨这些草原牧民,肯定不现实。

    可如果是恢复九原云中这些旧郡,在这里着手开展大唐的农牧业,却完全没任何问题。这里本就是汉家固土,秦代就在这里设郡。更何况此时整个草原都在大唐控制之内。

    只要不过度刺激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其实弘儿的萝卜才是最厉害的,完全放开和这些草原牧民的贸易,一方面让这些牧民更依赖于大唐,二来可以不断削弱这些游牧部落的实力。

    他们的牛羊马匹都换了粮食盐铁,都换了丝绸麻料,那留给他们的会是什么?

    如果在这种贸易中,大唐还特意将马匹的价格抬高,将马匹分等级贸易,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草原上最好的马匹都卖给了国家,都武装了大唐的骑兵。

    这些游牧部落不是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持续削弱。等某一天他们发觉,想要反抗之时,猛然发现,他们已经无马可用,他们将以步兵反抗大唐的铁甲重骑,这还如何打?

    草原游牧部落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的骑兵,而大唐完全可以通过贸易手段削弱他们的骑兵。

    贸易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尤其是被有意控制的贸易。

    此时高宗将一切想通,那一大盘牛肉此时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高宗都没发觉,这一盘牛肉大多是让自己吃了。

    “这么好的牛肉,我大唐该人人都有机会享用!”

    “父皇,您的旨意!”

    “哈哈,不愧是朕的儿子,来人,召文武朝臣至含元殿!”

    “陛下,今天时间已经不早了!”

    此时看着高宗神色,武媚娘还是忍不住劝了一句,时间确实不早了,今天李弘本来就回来的晚,加上来紫宸殿又耽搁了许多时间,天色此时已经转暗,马上就要天黑了!

    “父皇,现在召文武朝臣到含元殿确实不合适,不过若是父皇因为龙体康泰,召群臣到太液池畔夜宴欢庆,却合适!”

    朝会改为夜宴,李治看看自己儿子,此时又是放声大笑。

    “这夜宴的菜单是不是不能少了牛肉!”

    “那是自然,就是现在找摔死老死的牛已经来不及了!”

    “杀!今天杀几头牛,以后我大唐的牛会多的耕种根本用不完!”

    唐皇旨意已下,自然无人敢怠慢丝毫。

    本来只是一家人的小聚,却不想到了此时,高宗要大宴群臣。

    内侍在长安此时将腿都快跑断了,太液池畔更是一下子繁忙的比西市东市还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