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弘唐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红山之上

第一百四十二章 红山之上

    他是太子,这些行商也不敢隐瞒不说。

    现在看来这些商队都是从各地先赶到长安,再以长安为起始,从那里再来到云中。

    货物也基本在长安补充,其实回去,带回的牛羊这些大多也都在长安就会售卖一空。

    李弘了解到,现在长安周围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屠宰场,牛羊到了那里,很快就转为牛羊肉,售卖给长安的百姓。

    面向北方的商业渐渐兴盛,随之而来的是百姓生活的改变。

    限杀令显然因为塞北的牛羊运到长安,在长安附近已经失效。

    大唐自开创到此时,几十年都是限宰限杀耕牛。这种局面却在短短时间,被李弘一手打破了。

    不光是牛羊肉放开供应,而且因为牛羊大量出现,长安原本的肉类价格也受到冲击,下降了近两成。

    知道这个消息李弘自然是高兴的,物价下降,百姓不多的财富,就能买到更多的肉类。

    这个年代,普通汉民是严重缺蛋白的。

    让人送走行商,李弘也在考虑接下来和北方的贸易再次扩大的问题。

    七月初,李弘又收到一次家书,专门送达各地文书的使者送来的。

    打开时,父皇又将自己骂了一句,不过能看的出,是父皇想自己了。

    “晋地的煤矿已经勘探出好几个大矿,就是人手不足,没那么多人去开采。现在勉强也就有两座开始着手开挖。”

    “弘儿,你在父皇身边,父皇都不用如何操心,你这一离开,父皇就有些不知如何办了。”

    “下月新罗的使团应该就能够到长安,你提前回来,这次你来接见这些新罗人。”

    李弘看完家书,将其折好,与之前的放在一处。

    新罗人要来了,正好,赶上晋地煤矿需要大量人力开挖这个节点。

    刑徒到底是不够,父皇又舍不得民力做采矿这种高危高劳动力产业,李弘只能从别处想办法了。

    七月的草原,依旧是白日闷热,晚上却凉快许多。

    天放晴之后,李弘总喜欢陪老婆和弟弟妹妹去草原骑马。

    纵马长歌之时,也总是人心情最舒畅之时。

    而在遥远的地方,在那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有些事正在悄然发生。

    七月的逻些城,依旧感觉不到任何的燥热,平均海拔接近四千米的高原地区,抬头时,总能看到周围的雪山,吹过脸颊的风似乎都带着冰雪的味道。

    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却也是夏季最温柔的地方。

    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拉萨河从逻些城外缓缓流过,而红山之上,布达拉宫静静矗立在那里,仿若恒古如此。

    钟声从大昭寺传来,在布达拉宫鳞次栉比的屋舍之中传递回响。

    空气中总有一股淡淡的不知名味道,不知道是酥油燃烧的味道,还是藏香的味道。

    淡淡的烟雾从不知名角落缭绕,大概是传自大唐的熏香在缓缓燃烧。

    从一条长长的走廊尽头,传来缓慢而沉重的脚步。

    伴随着几声在宫殿之中传开的咳嗽声,一个略显苍白的面孔出现在长廊的拐角。

    芒松芒赞听着从大昭寺传来的钟声,向那个方向望了一眼,随即他就收回了目光。

    又是几声剧烈的咳嗽声,芒松芒赞年轻却显的极为疲惫苍白的脸上,愁容愈发深沉。

    侍者被芒松芒赞招到身边,这是爷爷还在时,伺候在他身边的一个老人,也是芒松芒赞能够信任的不多几个人之一,他是看着自己长大的,也是看着父亲长大的。

    “论吐浑弥去了多久了?”

    “回赞普,已经快三个月了。”

    论吐浑弥年初就去了一次长安,回来之后又被赞普派去长安,这大半年都在逻些城和长安之间反复折腾。

    “快三个月,也该回来了!”

    “也不知道他和那位唐皇谈的如何了?是继续对峙还是和?”

    芒松芒赞似乎只是自问,接着几声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话语,侍者赶紧准备水,送到芒松芒赞手中。

    “我的身体越来越糟了!”

    “赞普,糟只是一时,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芒松芒赞病态的面容上挤出一丝笑容。

    “我小时候,爷爷总告诉我,不要和大唐再起冲突,可有些事,却不是我这个赞普说了算的。”

    “你看看这巍峨的布达拉,这成千上万的房舍,现在像不像一座囚笼?”

    侍者不敢说话,芒松芒赞将手扶在走廊窗口之上,望着远处红山下的逻些城。

    “我给我爷爷丢脸了!”

    “赞普,那时候赞普继位,还太小了!”

    那张苍白病态的脸上又挤出一丝笑容,芒松芒赞的目光之中,逻些城似乎都变的开始模糊。

    这是爷爷的骄傲,是他第一次真正将吐蕃彻底统一起来,是他让这个国家变的强大,变的团结,变的不可战胜。

    自己现在所在的这座宫殿,也是爷爷当时命人建造,象征着吐蕃最强盛的时代。

    吐蕃强盛了,谁又能想到,爷爷刚刚离世,他这个赞普就失去了对吐蕃的控制。

    一个名字浮现在芒松芒赞心头,他用拳头狠狠在窗口砸了一下。

    禄东赞,当年爷爷在时最信任的臣子,却成了赞普一族囚笼的缔造者。

    当年还是他两次前往长安,代爷爷向大唐请和,还迎娶了大唐的文成公主来到逻些城。

    却不想,爷爷走了以后,他就又将矛头对准大唐最重要的盟友,吐谷浑,唐土之战在薛仁贵千里驰援吐谷浑之后又一次发生。

    当年是他去的长安,他怎么就不懂,那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一个根本不是现在的吐蕃能够招惹的国家。

    “赞普,王妃和小主都在等着赞普!”

    芒松芒赞正在心中感叹,又一个侍者走了过来。

    芒松芒赞点头,前往他平日和王妃以及儿子吃饭的地方,他知道,在那个国家,皇室称用餐为用膳,听说珍美佳肴很多。

    杜松芒波杰是芒松芒赞之子,今年才刚刚五岁,此时和自己母妃站在那里,正等着父亲,芒松芒赞看到儿子之时,内心如同每次他看到儿子时一般,轻微抽噎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