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水怪先生与烛九阴小姐 » 第十六章:在欧美写歌发歌的旅途

第十六章:在欧美写歌发歌的旅途

    冬鹿小区。

    萧雯正抱着自己的白色尾巴,坐在床上看电视。

    鳞片的交错处有着红色的印记,但藏在里面,如果不掰开特意查看的话,绝对是看不出来的。

    尾巴冰冰凉凉的,似乎符合冷血动物的特性。

    一天天的时间过去,萧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了夜晚的白色尾巴。(就当是多了一个抱枕?)

    只是有时深夜百无聊赖的时候,还是会思考以后的问题。

    比如说,以后结婚怎么办?难不成不结婚了吗?

    这挺正常的,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深夜自闭是人之常情。

    况且,虽然她现在还没有喜欢的人,但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有,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想着想着,萧雯脑海中自然地浮现出画面来。

    热闹喜庆的气氛里,昏暗暧昧的婚房中,新郎正准备掀起新娘的盖头。突然发现了一条白色的尾巴……从婚床被子下探了出来。

    “其实我是千年蛇精你信吗?三百年前,在一个大雨磅礴的清晨,我遇到了一个书生……”

    想道这样一幅画面,萧雯忍不住笑了出来。

    注意力被分散,孤独的感觉奇怪地褪去了。

    她本来就是一个乐观的人,换做别人的话可能一段时间后就崩溃了,哪能向她一样还整天笑嘻嘻的?

    而且其实这样的生活意外得挺有趣的,用蛇尾巴在地上爬行的时候总有股cosplay某某邪神之类的感觉。

    不过话说人首蛇身在花国古代神话里本就是神明的化身,也有人首蛇身之为“道”的说法。

    “这样奇怪的事情总得有个头吧,我绝不相信我变成这样是没有里由的。”萧雯想道。

    萧雯是坚定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者,一切的事情本身肯定是有内部逻辑的,当然量子力学不包括在内。而且就算存在神,也是唯物的神。

    网络上就流传着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的段子。

    神未必是全知全能的。

    但若是真的存在全知全能的神的话,唯物和唯心,真实与虚假也不过如此了,存在本身就被否定了,辩论本就没有意义了。

    就算是一个人干了看似没有逻辑的奇怪的事,是一个疯子。也是有其不被世人理解的运行逻辑的,也许人家看到你笑了,就觉得你的笑容很让他生气呢?

    即使是这样,也要满足存在一个疯子这样的前提。

    那这么说的话,萧雯的身后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个疯子呢?或者说混乱且痴愚的事物呢?

    想到这里,萧雯感到有些恐惧。

    她以前就是克苏鲁文学的爱好者,起初是因为万物归一者听起来很有意思才入坑的。(有趣没毛病,就是有点掉san)

    但是当这种事情发生在你旁边的时候就很不开心了,这不是在找乐子,这是再被找乐子。

    (也许某大寒冥国的社畜们会很开心?)(终于世界完蛋了)

    这一段时间她查阅了不少有关烛九阴的资料,甚至旁敲侧击地询问了边关月。

    可想而知肯定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毕竟虽然边关月可以和王安石和纪安说,但这仅仅是和他们关系好才这样说的。

    毕竟现实中可没有什么蠢萌蠢萌的资本家。

    虽然有蠢萌蠢萌的富二代……

    最近。

    一首极其新颖的英文歌横空出世,作词,作曲歌手,混音竟然都是同一个人,网络id叫sir。

    一度拿到了格莱美的最佳单曲。

    虽然歌很火,但是并没有引起媒体的太大关注。

    一向直性子的BBC(带嘤媒体)直言到:“格莱美的评委这样打分,只怕是连脸都不要了。”

    毕竟好听的歌很多,好的歌手也有很多,况且一直保持在高水平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

    和BBC的说的话不同,这位名叫sir的歌手,没公司没背景,没进行线上活动。

    再各方的预想中,都在围观等待着sir跌下神坛。

    观众们看到的红极一时的产物太多了,何况大多还有自己喜欢的歌手。

    有钱去看艾薇儿的演唱会不香吗?为什么要给这位sir送钱?

    况且谁知道他几斤几两?光是一首歌能看出来什么水平?

    哦不对,beatit可以。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仅仅是一周后,一首绝对实至名归的好歌又登上了各大排行榜的前列。

    尤其是女声高音部分,之前没有看似个人特色的音色反而成了引爆这首歌的焦点。

    一举俘获了许多美国的音乐人。

    美国名嘴,克雷格·布朗当场被打脸,攻击力强悍的他在第一首歌放出之前就给歌手判了“死刑”。

    下面是他在脸书上的言论:“混音,编曲,歌词几乎都无可挑剔,但歌手方面明显有些平平无奇。音色没有特色,甚至有点不熟练?”“这边建议回家把您的崴脚英国腔改了,学会怎么说英文再来唱歌。显然格莱美的评委先生们对自己的工作,缺少了应有的态度”

    攻击性一如既往的强,一番话把BBC,歌手,甚至格莱美的评委全给嘲讽了一遍。尤其是那一句崴脚英国腔,引发了英国和美国媒体的跨洋问候。

    显然,这是瓦特(水的美式读法)和沃特(英式)之争的升级版。

    带嘤依旧保持着高高在上的父亲姿态,从历史因素,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阴阳怪气。

    美国方面则是在好奇为什么二战后这些欧洲贵族们,老伦敦米字旗还能这么高傲?

    明明2023年了,傲娇已经没市场了啊。

    面对美国全程没说一句脏话,但显然没说到问题上面,却不知为何使人感到了深深的阴阳怪气。

    带嘤彻底破防了,开始没有下限地互相友好问候。

    但熟悉祖安的都知道,谁认真谁就输了。况且带嘤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算是美国的老父亲了,祖安不是在骂自己吗?

    不出意料地占了下风。

    正当那些英国贵族伯爵先生们面红耳赤,集体破防的时候。

    sir的第二首歌狠狠地打了美国媒体一个大逼兜。

    本来脸书账号就很有热度的克雷格·布朗变得更有热度了,不过都是来嘲讽他的……

    不出意外的话,布朗先生应该就会这么就此沉寂下去。

    但不出意外的话,果然还是出意外了。

    布朗先生作为美国某棒球俱乐部的成员,平时偶尔和球友一起赌几局。

    平日奉行着一不做二不休的原则,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硬是嘴硬,死不悔改。虽然承认了这首歌的水平,但依旧坚持以前的观点。

    “这首歌,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上一首的水平,歌手显然也有很大的提高。但令人感到惋惜,她似乎早早地穷尽了自己的可能性”

    “虽然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唱法其实没有多大的变化。”

    “或许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她终于改掉了那崴脚的英国腔了。”

    由于美国媒体的护短,布朗先生倒也有不少支持者。

    就是一直说实话的马丁老爷子也委婉了一些。

    从原本的“占据公众资源的哗众取宠的没有专业性的不靠谱蠢货。”变成了“可能有失偏颇”。

    大众的目光,也都聚集到了下一次sir发歌的时间上。

    在这一段时间里,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同人文。

    比如,sir是个女的,为什么取名为sir呢?难道是献给男友的歌吗?

    人们通常对秘密非常感兴趣,sir这位神秘感极强的歌手,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探索心理。

    她究竟是谁?她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答案未必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追寻答案的路途本身就让他们获得了快乐。

    但这位sir显然不是由着大众的性子,哗众取宠的人。

    沉寂了一周后,在本是应该发歌的星期一,依旧是一片沉寂。

    布朗先生终于能支棱一会了,在脸书上大肆嘲笑道。

    语言十分优美和谐,写出来也会被和谐掉的,所以这里就不写了。

    大洋另一边的BBC,此时也没有输掉的沮丧。

    说白了sir只是一个不知国籍,不明立场的人。

    大洋两岸的互喷,只是由于本身就存在着火药桶,不过是缺少了一个火星罢了。

    老伦敦米字旗的先生们显然不打算为sir说话,但也没有落井下石。让熟悉带嘤如何不做人的看客有些惊讶了,看来没有绝对的事情,一切都是变化的。

    显然,两个媒体忽略了大洋另一端的某个国家。

    在两个国家的媒体之间吵得热火朝天,不可开交之时。

    樱花国此时正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樱花国本身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樱花国追求的历史绩效点正是脱亚入欧。

    有一说一,客观来讲。樱花国的音乐是早就脱亚入欧了的。

    虽然花国并不在意这个,各玩各的,没必要讨好人家。

    这几天让樱花国很兴奋的是sir在油管上发了一首日文歌,这种事情让格外关注欧美,时刻想挤进人家圈子的樱花选手兴奋了。

    在国内大肆宣传,不知道的还以为怎么了呢。

    这才被欧美的老先生们知道了,虽然语言不通,但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法国音乐家莱特女士也说道:“这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作品,关于它的专业性想必大家都清楚,不比我多多赘述。”

    “这位先生的三首歌已经充分说明了他的实力,估计以后会是格莱美的常客。”

    莱特女士首先肯定了sir的歌曲,但不知是不是翻译问题,还是一时口误,把她称作先生了。

    也许可能是认为编曲是别人的缘故,虽然上面写了,但是老辣得不像是这么年轻姑娘写的。

    当人们以为sir会出个新专辑,正式出道的时候,她却消失了,音讯全无。

    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不由得让人感慨保密工作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