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魔鹰纵横 » 第十五章 各方反应

第十五章 各方反应

    殷扬锁在房间里已经有两天了,即使殷万寿也没进去见他,只有殷小飞按时送饭进来,看着殷扬的一张黑脸,也不敢多说什么,甚至不敢停留片刻。

    殷扬心中的怒火,像一根小火苗,在风中摇摆,一会熄灭,一会旺盛。那种全程被拿捏的不适感,是他最窝火的地方。初次行动,就遭到背刺,这从根本上动摇了他的扩张计划。

    如果不是蔡头碰巧想拍他三少爷的马屁,带着军队过来,恐怕输得更惨,即便殷万寿能带他离开,但总得折了几个骨干。

    其实原本他是即当即立的,总觉得要公私分明,江湖事江湖了,派军队,实在是落了下成,可是蔡头来救他的那一刻,他又觉得理所当然。

    做人还是不要太迂腐,当用则用,不必教条主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肆无忌惮,如果真是那样,完全的变成了他殷家的私产,其他西北豪族,恐怕也得联合起来掀了桌子。只要他在规则之内用,师出有名也就是了。

    一阵狂风呼啸,一道巨大的黑影落在了他院子后面,殷扬立马取了一块熟肉,向院子里走去,一只巨大的玄鹰矗立在他眼前,看到殷扬过来,那玄鹰用头蹭了蹭他主人,殷扬也摸了摸他小伙伴的头,又喂了熟肉,一阵奇怪的鸟语,殷扬的脸上止不住的眉欢眼笑,心中暗道:“任你奸滑似鬼,老子天上有卫星雷达。”

    谁是猎物,谁是猎人,犹未可知!

    他始终相信一句话,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陪着玄鹰苍冀玩耍了一会,又示意它自己去捕食,殷扬终于出了房门。

    总堂里,血鹰堂最核心的几位骨干纷纷落座,看着已经恢复神采的殷扬,众人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没有多余的安慰,全等着殷扬发号施令。

    “止戈,让战堂的人大张旗鼓的去查,以一月为限,人数逐渐增多,再逐渐减少,气氛也要先紧后松。”

    “无视,让暗堂的人暗中行事,多些活动,露着马脚,如果现了踪迹,就立马调回来,但记住,只舍弃些无关紧要的暗子。”

    “万寿爷爷,上次带过去的那些人,都关起来了么。”

    “不错,老夫自作主张了!”殷万寿狠狠说道。

    “不必审问了,除了陈宇,全部处理掉。”殷扬冷声说道,他没有读心术,也不想当狄仁杰,快刀斩乱麻,才是他的风格。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而且那天,许多士卒看得清清楚楚,此事也不是什么隐秘,事情迅速发酵。

    殷家三少爷栽了!!这则消息迅速传遍了西北,成了所有人的饭后谈资。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具体细节已经被人编成了数个版本流传。

    西北王府,王妃韦怡慵懒的坐着,旁边并没有丫鬟服侍,只有一个清瘦老头站着,一五一十地给王妃讲述着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有这些天殷家搜索到的线索。

    王妃问道:“韦嘉,依你来看,那领头的是何人?”

    韦嘉微笑的答道:“王妃早有定夺,又何必问我。”

    王妃冷笑道:“你整理的那些线索那么清晰明了,虽然没有铁证,但绝对是卢家那个胆大妄为的老二与赵老三那个那个蠢货了,那太子的老丈人,想扎根西北也就算了,将手伸到西北军中,我也可以忍,现在居然打咱们家的主意,如此张狂,差点害了扬儿,虽然他们以为没有露出马脚,但也太小瞧殷家,真以为想办他还要什么证据?那个赵老三也是蠢的无药可救,被那些中原人捧了几句,就不知天高地厚,真以为那卢家想跟他莫逆相交。我要让他们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韦嘉看着这位冷声冷语的王妃,心道:“不愧是韦家这百年来最杰出的女性,也不愧是心魔道最出色的圣女,见微知著,仅凭一些支离破碎的线索,就能抽丝剥茧,捋出头绪。”虽然他也能猜测地八九不离十,但王妃只将那些线索看了一眼,便能如此肯定的推算出结果,不愧是当年能辅助西北王定鼎西北的女中豪杰。

    韦嘉问道:“王妃,咱们如何处理?”

    王妃犹豫一会儿,倒不是说拿捏那两家很难,只是说如果她动手的话,丢了殷扬的脸面,也显得殷扬无能,虽然她儿子不是那么脆弱,但父母之爱,于为之深远计。

    王妃沉吟不语,韦嘉也不打扰。

    王妃叹了口气说道:“让扬儿自己处理吧!”紧接着又说道:“把你整理的线索,交给殷无视。”

    韦嘉看着这位曾经杀伐决断的魔女,心中叹道:“为人母,大不易。”即便是智慧超群,但孩子终将成为她的软肋。不过在他看来,也无伤大雅,此时的殷家,西北王如日中天,三位少爷也是出类拔萃,足以继承家业,倒也用不着王妃呕心沥血。

    韦嘉按照王妃的吩咐做事,西北王对此事也有所耳闻了,不过他也没什么动作,依然做着自己的事情,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倒是殷杰殷宁义愤填膺,这几日脾气都不好,只等殷扬的消息,早已经磨刀霍霍,只想对那些人千刀万剐。

    那一日事后,卢家二爷卢兴方与赵家三爷赵康便直接分开,约好过了风头再聚,两个人都没有立马回家,兜兜转转在外面逛了数个时辰,特别是卢家二爷,在各个店子进进出出,总觉得有双眼睛盯着他,直到夜深人静,才回到了府中与大哥卢兴业商议。

    卢家二佬通宵达旦,对后续事情做了极其谨慎的安排,对这手中烫手的山芋,准备先秘而不宣,即便家中核心子弟,也不能透露,只等风声过后,再通过别的渠道献给当今太子,先帮助自己的女儿获得太子恩宠,再由太子赏赐,如此卢家才能名正言顺研习刀圣传承。虽有欲盖弥彰之嫌,但只要双方面子上过得去,西北王府也应该不敢动真格的,如果真是事有不虞,直接返回京城,也是可以。

    至于赵家三爷,心中万分忐忑,赵家世代雄踞西北,又与殷家长有来往,自然知道殷家的分量,更何况,以那日殷万寿与其他殷家弟子的做派,恐怕那三少爷,不是那么简单。故而回家之后,丝毫没有声张,与平时没有什么异样。

    时间就在这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中悄悄流逝,随着殷家的动作从逐步增强又偃旗息鼓,慢慢的也没有人当回事,只有当事人在暗暗关注,西北的一些其他家主,隐隐约约猜测此事还没有结束。不过事不关己,各扫门前雪而已,他们也不敢大肆搜寻此事主谋,一来,碍于殷家的面子,二来敢跟殷家做个对头,恐怕也不是等闲之辈,就算找到了,也未必得到,就算得到了,也未必留得住。当然,如果不用费什么劲,也愿意插上一手。

    血鹰堂总堂,殷无视得了韦嘉整理的线索,立马有所察觉,心中打好腹稿,便向殷扬诉说此事,殷扬听到他的分析,大加赞赏,对于殷无视所说的没有证据,他的反应跟王妃一样,丝毫不以为意,卢家久在中原,多多少少受了些规规矩矩影响,以为做的干净就拿他毫无办法,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在力大为尊的世界,尤其是在西北之地,证据有时候微不足道,就像昔日鹰酱的那一包洗衣粉,拿出来,很多人都认为怡笑大方,但事实却不是如此,难道鹰酱真的那么傻?智库的那些人,都是庸才吗?那只不过是,看上去是一个憋脚的借口,实际上却是对所有人的警告,我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打你,只要我想。

    殷扬此时的心态大抵如此,就算没有证据,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对卢家动手了,雄鹰初啼,虽遇些许挫折,但血鹰堂这把剑再次出鞘之日,自然要见血封喉的。

    血鹰堂这些核心人物,虽然对放弃追究的做法难以理解,但还是服从总堂主的安排,只是暗地里摩拳擦掌,静等号令,期待一吐胸中不快。

    殷扬的两位兄长也回来过几次,看自家的弟弟,丝毫没有颓废,也就对此事不再理会,王妃更是丝毫没有提及,依然只过问儿子的吃穿住行,过了一阵子,心情好了之后,才慢慢开始重提殷宁的婚事。

    婚事重提,王府之中又开始忙碌起来,一些有心人打听到此事,也认为殷家三少爷不予追究了,这也正常,那份传承虽然珍贵,但对殷家来讲顶多算锦上添花,因此倒也能自圆其说。

    不过卢家二佬依然警惕,外松内紧,没有丝毫异样表露,跟往常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该结交朋友,结交朋友,但是很多谈好的合作,确是原地踏步,只是不停来回拉扯,不见实质上的定夺,当然,这也属正常,旁人只以为他们谨小慎微。

    最开心的莫过于蔡头,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早已经乐开了花,往日抠搜的他,更是狠狠的摆了几桌,挨个请他以前的老兄弟,还有城门口那些同事,酒到酣处,也给大家伙讲了一些当时的情形,当然此事对于殷家来说并不光彩,蔡头更不会傻到旧恩重提,只是不显摆两句,心里如挠痒痒般难受。不过到底是老江湖,只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吹嘘,一众兄弟都知道他的性格,也不深究,只是陪着他吹牛打屁。不过也打心底羡慕蔡头的运气,那些老兄弟也是跟随西北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对殷家忠心耿耿,对三少爷也有所了解,想必日后蔡挺只要不蠢,前途一片光明,至于三少爷栽的跟头,在他们眼里,那根本就不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