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成为挽救大明的江南巨富 » 第十四章 一个普通人

第十四章 一个普通人

    在旨议传下去不久,就有小太监从门外禀报内阁首辅也是如今内阁内唯一辅臣方从哲求见,万历皇帝轻笑几声就如他所料想的一样,虽然方从哲有时跟万历会在政务上有不同的意见,一但万历坚持己见方从哲就会服软,说到底了他方从哲不过是个碌碌之辈,这也是万历让方从哲当内阁首辅乃至让他成为首辅内的唯一成员的原因。不过兵权还是极有可能皇帝想重新获得兵权,即便是他也按耐不住了,如果下旨之后方从哲没有要求觐见这反而不对。

    这让万历皇帝有一种尽在掌握的感觉万历皇帝很享受把臣子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感觉就如同他的爷爷嘉靖帝对那些臣子一样,无论是不上朝还是修道亦或者是把握人心万历与嘉靖都有很大的相似,万历摆摆手示意太监让方成哲进来。

    方从哲进来后开门见山的对万历道:皇上,山东已有备倭营,如此匆忙之下又在江南设立备倭营两者在职责上多少会有冲突,而且为了应对辽东战事如今朝廷内国库空虚,每一笔钱都有用处,如果再加上一笔一万多人的银响,恐国库实在难以为继,还请皇上收回旨议,三思而行。

    万历皇帝则轻笑道:我大明地大物博,难道区区一万人的响银都发不出来吗?再者江南备倭营只需从江南已有的诸卫中选取七卫组成既可,无需再新建。朝廷只需负责那本部一千人的响银,难道国库连这笔钱都出不出来吗?再者山东备倭营糜烂许久无法担任绞倭一事,本朝的抗倭名将也多出自江南,在江南设立备倭营有何不妥?难道你方首辅打算任由江南百姓受到倭寇侵扰吗?

    万历虽然说这话语气平静但气势很强,方从哲一时说不出话来,许久之后才说道:吴泽年岁过小少无法担任要位.....

    所以朕让他在今年考上进士之后再去担任指挥使?这年轻人虽然气盛但心是好的,方首辅可不要辜负朕的一片爱材之心啊。

    方从哲沉默良久,轻叹一口气对万历说道:陛下,老臣年老体衰,头昏眼花,无法处理政务。还请陛下放老臣回家,颐养天年,臣乞骸骨。说完方从哲跪在地上,埋头不起。

    万历皇帝故作惊讶地说道:哎呀呀,方爱卿你这是何意?如今这大明朝内阁内可就你一人呀,你若撂了摊子,朕如今年岁也大得很,这大明朝可怎么办?

    方从哲见万历皇帝说完这话后没有其他反应,只能站起对万历皇帝说道:既然如此,老臣再拖几年,不过这选取卫所之事可不是件容易事,吴泽岁数尚小,此事就让老臣替他办吧。万历皇帝点点头,并让方从哲去安排。

    待方从哲出了乾清宫,万历皇帝喝着茶水:笑着说:老狐狸。他自然明白如果让方从哲选取七卫成为备倭营的名额的话,只要在名单上的卫所人员必定是老弱病残之多。不过这也就当做给吴泽的考验了。毕竟,如果连这都干不好的话,那么他连做棋子的资格都算不上。

    尔方从哲在内阁中拟好卫所名单后回到家中从墙壁中一个隐秘的格子内抽出一封信件点燃炭火,把信件撕碎再投入炭火之中,在投入炭火中最后一片信件上写着这么一行字,吴泽亲启........

    想戏耍臣子的万历帝终究被臣子戏耍就如同其爷爷嘉靖帝一样,自认为自己掌握一切是视臣子为棋子却不知自己的行为被臣子猜得一干二净,反被利用......

    (与此同时,杭州府,吴府正厅)

    吴泽对递给赵德一张纸说道:这份名单上的人都跟我们家有联系吗?

    赵德扫了一眼说道:这些人早年间多半都受到过咱们家的照顾,再加上都指挥使不是什么肥职就算吃空额除去上下打点与本身就不齐的银晌基本没什么剩余,所以收买起来倒是很容易,不过少爷就算方从哲按您的要求说了,您确皇帝会同意吗。

    吴泽笑着说道:方从哲不过一禄禄之辈,莫要说内阁首辅就算担任一部之侍郎都是抬举了他,此人毫无自己主见也就是这个原因当今皇上才会让他独揽首辅之位这么久。当他得知江南商会成立这个消息且我成为会长之后之后,他必会对我的命令言听计从就像之前当今皇上命令他的一样,至于万历吴泽说到这儿哈哈大笑起来,看似聪明无比,实则蠢笨如猪,正所谓嘉靖嘉靖,家家净也,万历,万历,呵呵......不过一昏君儿!

    赵德等人听到这儿,已经是面色发白,浑身颤抖,而吴泽继续诉说着:在他的统治下国家外盛内虚,苛捐杂税无数,各大矿监皆为杀鸡取卵之举,虽所得银两无数,但各地产量下降,商家减少,不知多少家庭因此破产,多少百姓没了工作,若钱都归了国库就罢了可大多都给了他那福王更别提那福王封地上早已有数万亩的田产,又因国本之争,三十年不上朝,政务拖延许久,全然不顾大明江山。

    又在张居正死后抄家,逼死其长子,忽视戚继光等名将,冷待忠臣之后,不用名将又视臣子为芥草,因国本之争,有多少干吏被他罢免?难道他不知道如果他开这个先河会对后续的君王产生多大的影响吗?再说倘若的福王真的有才那就罢了,依我之见那福王,呵呵,比他还蠢。听到这儿吴越发几人挥手让赵德他们出去,吴泽见状对他们喊道:尽快把那些人拉拢过来,然后我要尽快得到那些卫所里面到底有多少能战之士,早日准备募兵,备好银两。

    吴越发对吴泽说道:你到底要干什么?你知不知道你今天这话足以让我们犯上诛九族的大罪,吴泽则是把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道:难道您们认为皇上如果知道了这江南商会真正的含义之后,我们不会被诛九族吗?再说了,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这天下他朱家皇帝不护,我替他护,这天下是天下人的是世家的也是他皇上的。但如果他皇上一意孤行必会会被推翻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吴越发开口道:我现在是越来越看不懂你了,之前还得觉得你天赋一禀搞出了江南商会,但现在我仔细一下则细思极恐,我知道你想以世家之力来约束皇上,但你有没有想过来谁来约束世家?如今江南商会的体量已经是非常庞大,而未来待成了完全体之后,那规模我连想都不敢想,以后一个人的一生吃穿住行,哪怕是生与死都离不开江南商会,你能保证你不变心?就算你能保证,你能保证你的子孙不变心?一旦继任者动了歪心思,所牵扯的比一个昏君所造成的伤害还要大。

    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如今百姓造反的根本原因是没有饭吃。然而凭借江南商会这种模式能彻底的改变这种情况,世家推动皇帝或自己获得更多的土地,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货物倾销地,来获得足够的利润,之后世家便能扩大产业,扩大了产业,皇帝就能得到更多的税收。哦对了,吴泽补了一句待时机成熟时,我便会向皇上提出收商税的奏折。

    皇帝有了更多的税收便可以征收更多的军队获得更多的土地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而我们随着产业的扩大,我们就需要更多的人口来为我们工作。而我们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人尤其是马上就要饿死的人,而那些普通百姓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在工厂里面混口饭吃,哪怕日子不会太好,只要活得下去就不会有人想造反。就算有野心家其实也根本拉拢不到人。而有人造反之时,那些世家为了自己利益就会自发地扑灭,随着我们产业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高,不可避免的工人的酬劳也会越来越高。而那些其他依靠田产所生活的地主就必须通过降租来让其农民留在土地上劳作同样是个良性循环,而随着土地的增多,人口也会增多,最后发展成土地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多,我们世家越来越庞大,皇帝越来越神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权可以击败到我们,这就是我要做的伟业。

    吴越发开口道:但这是建立在世家不会过度竭泽而渔的情况下。你应该知道有些也家的心性是什么样的,而事情一旦失去掌控就不是单凭几个人的力量就能挽回了。尤其像你说的那样,当世家的越来越强大力量之后,你能保证他们的私欲不会越来越膨胀吗?又有谁能拒绝得了当皇帝的诱惑,反贼引起的造反可以利用世家的力量扑灭。但是如果是世家率先造反呢?而如果有一个世家造反,难道你能保证后面的世家不会跟着造反吗?这样造成的后果堪比五胡乱华。

    吴泽听完吴越发说的话则是笑道:不会的至少我活着的时候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我能控制住他们至于我死之后,嘿嘿....我写了五本书,那五本书的东西能够摧毁任何世家,任何豪绅,任何皇族的任何力量,待我死前我会把这五本书的知识拆的很细很细再交给一些人,这样当不可控的事情发生之后。只要有人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便能获得无与伦比的力量。同样我也会提前交给当时的继任家主,我相信当他们看完这几本书里的内容,是不会生出想造反的内心的,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让天下人知道了这些内容,他们会活得生不如死。所以一旦有事世家造反,他们会作为第一个反扑他们的力量,并且如果一切保险措施都失效的话,那样反而或许会开创一个更好的新时代。我现在之所以不这么干只是因为生产力跟不上与其他原因而已。否则的话我早就把什么皇帝,世家扫尽他们早该呆的历史的垃圾桶里面了。

    吴越发听完这话很陌生的对吴泽说道:你到底是谁?

    我是您的好孙儿,江南商会会长,史上最年轻的中举人,一个略懂一些知识的读书人耳,姓吴名泽。吴泽回道。

    吴泽说完这话,大步走向屋外准备制定练兵的计划。只留下吴越发几人坐在正厅之中,面面相觑,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