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复锦 » 第二十八章 改进

第二十八章 改进

    王冉至抵达门楼里,靠着射击孔向外观察的功夫,两百多名弩手已经在城墙上就位了。

    城下,几千名甲士手举盾牌,掩护着将领和齐字大纛向后缓缓退去。

    齐军初到城下,看起来并未准备好任何攻城器械,并且就远道而来,人疲马乏,今日不可能直接发起攻城。

    城墙上的弩手们收到命令,弩矢上弦。

    听到一声发令声,数百只弩矢齐声射出。

    城墙和齐军之间的上空突然出现了蔽日的箭雨。

    弩矢如雨点一般,齐刷刷落入齐军阵中。

    虽然齐军的前军人均身着铁甲,手持铁盾,但他们的盾牌,实际上也是质量不一的。

    由于不是完全统一制式的盾牌,导致有一些盾牌极其轻薄,厚度和轻铁甲无异。

    有一些弩矢就精准地找到了这些军阵中的薄弱点,狠狠地刺穿重重铁皮。

    王冉至牵头设计的这些神臂弓,实际上算是真正宋朝神臂弓的“青春版”,它实际上的拉力并不能达到史书中所记载的四石六斗。

    受制于当下的冶炼技术水平,这些弩在不同工匠的手里,最好的一把可能也只能无限接近于理论上的神臂弓水平。

    即便如此,大部分的神臂弓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出这个时代最好的单兵远程武器的数倍。

    唯一的问题,是上弦速度。

    原先军中的弩手营并不由王冉至指挥、建设,因此他“轮换齐射”的射击思路并未被当下眼光短浅的军中将领所采纳。

    仅仅接手三军不过一天,齐军就已经兵临城下,王冉至根本来不及布置、组织具有更强战斗力的弩手军阵。

    数百只弩矢落入阵中,顿时传来了一片惨叫声。

    在五十步内,即使是最“青春”的神臂弓,也有着极大的杀伤力!

    王冉至能透过射击孔看到,在密集的盾阵中,有数十面盾牌应声倒地。

    那军阵受过一轮射击之后,明显加快了后退的脚步。

    上弦、装弩、射击。

    如此三轮过去,敌军已经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神臂弓的最大有效射程。

    令王冉至惊讶的是,地面上虽然零落着武器盔甲和盾牌,却不见任何一个敌人,哪怕是尸体。

    看来这支部队有着极其严密的组织,被击中倒地者,附近人不能直接将其放弃,而是哪怕丢弃武器装备,也要将其带离战场。

    不得不说,这是王冉至自来此数十天来,见过的最训练有素的军队了。

    不愧是朝廷的正规部队啊。

    王冉至在心里感叹。

    见敌军已然撤走,城墙上的弩手也撤下来修整。

    这场战斗,王冉至对神臂弓的威力还是相当认可的。

    第一次见神臂弓参与实战,虽然达不到自己想象中箭雨一下,敌军前军全部伏地的效果,但是也能实实在在地穿透敌军重甲,造成一定杀伤。、

    令王冉至不满的是,这些弩手的上弦速度实在堪忧。

    敌军从开始撤退,弩矢第一轮发射开始,足足用了将近十分钟才完全撤出神臂弓的最大有效射程。

    如果是弓箭,即便是磅数比较大的复合弓,几乎也能射击大于20次了。

    而神臂弓作为偏架弩,虽有女墙的支撑,十分钟内竟然只射击了三次。

    算上第四次已经上弦完成,十分钟仅仅射击四次,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这也不怪那些士卒,这神臂弓由于在王冉至真实的世界里已经失传。

    王冉至是从网上多方搜集材料,再由这里的匠人们一言一语,一笔一画设计出来的最终成品。

    在设计的时候,王冉至只考虑了这把弩的射击威力,并没有想到他上弦的难度。

    即便是目前军中的力量水平最为出众的那一批人,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上弦-击发这样的操作。

    归根结底,还是神臂弓上弦所需的力量太大了,导致如果敌方穿着非重甲,神臂弓最后的火力可能还不如普通弓箭。

    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王冉至心想。

    说着赶紧跑下门楼,退出了游戏。

    在“知识的海洋”里一顿翻找,最终王冉至终于找到了他最想要的东西——上弦器。

    在西方世界,由于弩的拉距短,所以西方的弩往往都有着较小的上弦器。

    然而,中式弩由于拉距极大,弩机往往在弩身的尾部,因此,西方的上弦器根本不适用于王冉至的神臂弓。

    并且,由于神臂弓具有着极大的磅数,导致大部分的射手们需要坐地张弩,城墙上本来就空间紧张,如此一来更加减缓了张弩的速度。

    腰开者可十石,蹶张者可二三石。

    神臂弓作为蹶张弩,却由于士卒的力量水平,导致需要坐下张弩,大大减少了效率,那么,如果能直接将神臂弓变为腰张弩,那便可大大提高张弩速度。

    到了这一步,那就简单不少了。

    不需要复杂的机械,不需要精密的计算,不需要海量的材料。

    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东西——腰勾。

    腰勾在这个时代并不能算作什么高科技装备,一个小小的钩子罢了。

    然而,在这个时代,这个位面,由于单兵弩发展的滞后,导致几乎不存在腰张弩这种东西,更不用谈什么腰勾了。

    但是,在王冉至这里,他却如获至宝。

    光速进入游戏,王冉至赶紧策马铁匠铺。

    在那里,王冉至向匠人们分享了关于腰勾设计、制作的种种细节。

    在王冉至的命令下,数十名匠人们暂时停止了神臂弓的批量制作,转而开始大量地生产腰勾。

    从上午到晚上,铁匠铺上空青烟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