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狄仁杰之突厥可汗 » 第三章对战

第三章对战

    “唳!”

    一声嘹亮的隼鸟啼叫响彻云霄,其声音悠长婉转,引人注目,但是可惜这里是广袤无垠,地广人稀的大草原,并不是挥袖成云,挥汗如雨的大城,所以无人能够欣赏这只雄鹰的神俊!

    这只雄鹰飞过阿泰尔山,路上经过沙漠,雪山。一路向东,终于来到突厥真正的起源地,大草原!

    它飞过河流,森林,湖泊,终于它看到了目的地。

    在一片绿油油的山谷间,耸入蓝天白云之间的高山的人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山体并不算太高,这又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老话。

    这就是所有游牧民族的圣山,草原之心:杭爱山!

    杭爱山意为水草丰美,森林茂密之地,其北坡多森林,南坡多草原牧场。

    鄂尔浑河——色楞格河等发源地于此,然后向北流入现在还叫瀚海的,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历史上北方各族与这个山脉始终维持着某种神性。

    自千百年前的匈奴到后来的鲜卑再到后来的柔然以及现在的突厥,包括后来的蒙古成吉思汗的时代的数千年里,各种游牧民族都曾经在这里,建立统率游牧部族最适当的首府。

    如果说阿尔泰山是欧亚大草原的脊梁,那么杭爱山就是欧亚大草原的腹心。

    可惜的是自从大唐攻灭东突厥以及后来的薛延陀汗国之后,中原王朝对草原的掌控力达到了空前强大。

    尽管后来突厥复国,可也是在西域和阿尔泰山,真正掌握的也只有西突厥故地。对于突厥真正的祖地北方草原的掌控力却是只有原来西突厥掌控的西部草原,对于中部和东部草原的掌控力几乎等同于零。

    后来武周代唐,两国大战,草原大乱,草原各部势力纷纷裂土封疆,自立为王,因为他们羽翼已足,突厥若是贸然发兵征讨可能还会陷入与大周和草原各部的双线作战之中,所以突厥干脆就不管了,转过头来安心发展现有疆域。

    可是现在,久无人烟的杭爱山下竟然有人居住,甚至还建立了一座小城!

    雄鹰降落在杭爱山下的小城里,说是小城可其实也只是一座小堡垒而已,只是在营地外面建上了一圈木质的城墙。

    城墙上高高飘扬的狼头旗帜表明了这座城的主人是谁:突厥人!

    越过城墙,进入小城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顶顶,数不过来的毡房。

    突厥人的妇孺,人来人往,小孩嬉闹打笑,却是给人一种安宁和乐的感觉。

    这只雄鹰降临在城中一座大帐篷之前的木架上,在一旁早已等候多时的侍从连忙上前接着取下信鹰身上绑着的信笺,钻进了帐篷,另一位侍从连忙拿来一盘切好的小鲜羊里脊肉条来犒劳它。

    大帐里有十几个人正坐在一张小桌子前办公,每一张小桌子上都摆满了羊皮卷,帐篷四周点着牛油巨炷使得帐篷里灯火通明。

    上首处坐着一位大概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他留着八字胡,一双小眼睛里时不时冒出精光,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精明的人。

    “渤利总管,石国来的信笺。”

    侍从将信笺交给被他称之为渤利总管的人。

    渤利拿过信笺翻阅开来,眼睛一搭边,就看到了这信笺上面写着一行字:“吉利可汗行猎遇刺,现如今下落不明……”

    渤利连忙哗的一声,将信笺合拢,如同看到了妖魔一般,眼睛里的震惊,一闪而过……

    下一刻,渤利毫不犹豫的站起身,披上羊毛大衣,拿过一旁的拐杖,一瘸一拐的跑出了帐篷。

    没错,这位渤利总管竟然是一个瘸子!

    吉利可汗遇刺!

    如此天大的消息让他只觉得如坠冰窟!

    这让渤利总管在焦急中急忙赶往和林城外的大校场中,在哪里他向自己的主人禀报这件事情。

    ……

    晴朗明媚的天空之下,成群结队的乌鸦落在了箭塔高塔尖尖的塔尖之上。

    扑棱棱——

    随后黑色羽翼的翅膀震动,乌鸦抬起鸟喙啄了啄自己的羽毛,然后重新抬起了头,猩红的眼眸中倒映出来了高塔下的场景。

    这是一座平整的校场,在校场中传来金属碰撞的声音,这位突厥太子此时正在校场中与一位僧人对战,而他们使用的兵器竟然是真的开刃的兵器,这让在一旁观看的廷臣们都捏了一把冷汗。

    只间那僧人身披黄袍、极高极瘦、身形犹似竹杆一般,脑门微陷,便似一只碟子一般。

    他虽是一身僧人打扮却又不想中原僧人一般剃光头发,他蓄着发,还留着草原人的发辫头。

    与他对战的是一名赤裸上身的英俊青年。

    那青年看上去年纪不过十七八岁,银发紫眼,身高八尺,浑身肌肉隆起显得孔武有力。

    他手中一把手中一把五尺大长刀。

    如果有一位后世的武术家在这里的话他一定会惊讶,因为这把长刀不是唐代的横刀,而是一把明代的大苗刀!

    规格标准的苗刀全长5尺,刀身长三尺八寸,刀柄长一尺二寸,刀宽一寸二分。

    苗刀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

    青年双手持刀,向僧人攻来。

    僧人看着向自己攻来的青年也不使兵器,直接挥舞着一双砂锅大的铁拳上前迎战。

    铿锵!

    铁拳和长刀相碰竟然发出钢铁般的声音。

    青年刀法凶猛,招招狠辣,劈、砍、抹、撩、斩、刺、压、挂、格、挑、长刀在此人手里使得出神入化,虎虎生风。

    禅师看着少年剑指自己,也是立马大手一挥。

    顿时五片金轮在他的头顶上,环环相转,空气里,也有了金属不断的撕裂声。

    “云烈太子刀法犀利,真不愧是草原有名的少年英杰,老衲也要动真格的了,太子小心了!”

    话音才刚落,禅师大手向前一挥,五片金轮,“嗖!嗖!嗖!”,的破空而来,杀向了被他称之为云烈太子的青年

    云烈太子见状,眼里一阵厉芒。

    随即快速的挥舞长刀,形成了一道道的刀幕,最后,撕裂虚空,和五片金轮碰撞到了一起。

    霎那间,“嘭.......嘭.......嘭........”,的声音响彻四方,激起了道道火花。

    随后,刀气消散,五片金轮也被击回到了金轮的身边。

    看着飞回的五片金轮,禅师也不生气,只见他缓缓举起双手。

    而他举起双手后,身体里血肉似乎在跳动,庞大的气血之力喷涌而出,所造成的威势,压的所有人呼吸一紧。

    “龙象般若功!”

    随后一股远比之前更加庞大的气势瞬间出现,在空中卷起了一道由内力组成的旋涡,径直的向李长风袭去。

    漩涡中竟然能够隐约听见龙吟和象鸣。

    若是换了平常人面对这一声势浩大的一击,恐怕早已心烦意乱。

    但是此时的云烈太子,心如澄镜,既不恐惧、也不激动,更没有一丝的狼狈和手忙脚乱。

    明代苗刀刀法起源于戚继光抗倭时的戚家军所使用的的戚家刀法!

    作为一门战阵刀法,讲究的就是一个一往无前!

    所以云烈太子不退反进,手中苗刀朝着对方狠狠地迎了上去!锵!锵!

    苗刀与真气漩涡于半空相交,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短暂的停顿中,镜子般的刀身映照出云烈太子那张此时冷冽英俊的脸。

    在众目睽睽之下,云烈太子被禅师的真气劈退十数米远,双脚所立之处,地上铺设的大理石,已是碎裂出数十条大小不一裂痕!

    虎口崩裂,拄刀而立,大口喘着气,显然已经没有再战之力。

    胜负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