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国工业,从赚取外汇开始 » 第20章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第20章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徐良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种责任在肩的使命感。

    张营长自豪的声音还在耳畔回旋,徐良看着这些在四十年后,只会在年底特殊场景下才会被祭出来老伙计们,感觉自己的鼻子没由来感觉到一阵酸涩。

    国内从落后到先进,用了整整四十年的时间。

    徐良希望这个时间能腰斩,如果可以提前二十年达到世界最先进的航空工业,相信华夏今后在国际上的发言会更加掷地有声,不再会因为军事威慑力不足,而遭受那么多委屈,每次人家欺负到头顶来,也只能无力的谴责、抗议。

    那时候,国内民众总是喊,抗议、抗议、谴责、谴责,谴责一次又一次,抗议一回又一回,有什么用?

    难道领导们不知道,抗议没用吗?

    不,领导们自然知道,抗议一万次,也不如战略轰炸机绕飞一周更能表达我们的不满。

    但是,懂归懂,可枪杆子不硬,抗议谴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最佳策略。

    原本兴致颇佳的徐良,直接没了继续下去的心情。

    “张营长,还是算了,我们呢也不能让你犯错误,上机就算了,你能让我们近距离观看已经很好了。”徐良直接拒绝了上机的邀请。

    徐良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个小小的目标,将来他会登临运-20、运-30,以及更大更强的重型运输机,战斗机。

    这辈子绝对让前世的悲壮不再上演。

    徐良通过这半个月的观察,可以肯定的是这方世界,应该与前世只是平行世界。

    毕竟他已经改变了贝州机械厂原有的轨迹,按照当前的情况就算没有他的干预,相信也不会在不久的将来以倒闭破产退出历史舞台。

    单靠徐良设计制造的方面便生产线,贝州机械厂也能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过的很好。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在今天返回现代时空。

    现在嘛,他应该是回不去了。

    所以新的历史,就让他来重新书写吧。

    怎么说他也是有系统的重生者,不能坠了重生者的名头不是。

    徐良以对方军务繁忙为由带着几个人告离返回了机械厂。

    几乎就在徐良带着人去给山贝场站送温暖的时候,天衢市工业局局长陈立明的主持下,召开了一次响应省常委的最新抉择,关于省内大集体改革试点地点选择问题。

    因为省内领导把试点给了天衢市,至于天衢市把试点放在哪里,就由天衢市做主。

    所以,从陈立明刚从省委回来就主持召开了这次会议。

    钱胜国综合考虑了片刻开口道:“陈局,还有各位同志们,我的意见是把改革试点放在贝州县,具体点就是贝州机械厂,相信各位同志已经听说了贝州机械厂的先进事迹,在徐良这位年轻的厂长带领下,贝州机械厂在不久之前完成了创汇24万元的壮举,而且就在今天上午,我带领着市里第二面粉厂的同志去洽谈了一次合作,贝州机械厂研发成功一套生产方便面的生产线设备,根据第二面粉厂徐德旺同志的反馈,贝州机械厂研发制造的这套设备,不比小日子那边的淘汰二手生产线差,他们已经下单订购了两套设备,价值60万元。”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人家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创造了价值24万美刀与60万元的国内生产值,相信在徐良的带领下贝州机械厂的将来会更加美好,相信以徐良同志的能力,把大集体交给他也能给我们一个最佳的改革试卷。”

    陈立明听后表情没有任何变换,令下县来参会的各工业局分局的领导一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第一时间接话。

    “黄主任,贝州机械厂是你们管辖,相信你更有发言权,谈谈你的看法呗?”钱胜国最后提议道。

    黄立军闻言后眉毛上翘,暗自腹诽:“我的钱主任哎,你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改革这种事,谁也不敢说一定成功啊,成功了还好,如果失败了呢?不需要有人背负责任的吗?”

    虽然内心如此想,但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表面上却一脸严肃认真的开口道:“各位领导、同志们,贝州机械厂最近一段时间,确实做出了几件有利于发展的事迹,为国家创造了外汇,对内也制造出了附合市场经济下的工业产品。”

    “但是,我觉得关于大集体改革试点,还需要进一步商讨,徐良毕竟还年轻,或许其才能很强,但是管理的能力怎么样,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钱胜国闻言,暗道:“黄立军啊黄立军,我给你机会可你不中用啊,眼光啊,眼光放远一点啊,但凡您稍微有点魄力,也不至于止步于此。”

    “黄主任,我觉得你还是太保守了,适当的给年轻人点担子也无妨的嘛,试点试点,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钱胜国沉声道。

    随之对陈立明道:“陈局,我的意见是可以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徐朗这个年轻人,还是很有想法的,我觉得他能给我们蹚出一条适合大集体健康合理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营的解决方案。”

    其他分局的领导,自然没有意见,纷纷点头附和。

    最终黄立军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个事,大集体改革试点放在了贝州县。

    ……

    “徐厂长你终于回来了,县里来电话,让你去一趟,说是有重要的事要和你商讨。”办公室张奎山看到徐良进屋,立刻出声道。

    徐良闻言轻描淡写的道:“嗯,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县工业局。

    “小徐来了呀,快里面坐。”

    当徐良进入小型会议室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都是县里各大国营单位的负责人。

    徐良低调的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

    当然这只是他自认为低调,在别人看来,如此年龄做出如此辉煌的成绩,人怕不是已经飘起来了,看走路都透着一股王霸之气侧漏。

    虽然有些看不惯,但人家的业绩摆在那,事实证明,人家就是比他们在座的都强。

    “现在人到齐了,我宣布会议开始。”黄立军沉声道。

    “就在两个小时前,我刚在市里开完会,市里决定把改革大集体的试点放在咱们县,大家都发表下意见吧?都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徐良闻言眉头上翘,喜上眉梢,暗道:“啧啧,这可真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要说改革大集体,我有话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