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隋梦:我为大隋续大业 » 第10章 平乱江表

第10章 平乱江表

    江都城里,来护儿和陈棱众人没有放弃,过了几天,又上书杨倓,请求他称帝,杨倓又一次拒绝了。

    一众臣子都以为杨倓是顾及礼法,先得礼让几次。可他们却不知道,杨倓心里倒没有想这么多,他只是单纯觉得,等剿灭宇文化及之后,继位才有说服力。

    这一日,来护儿带着其他人又来上书,恳请杨倓称帝。

    “国仇未报,倓无颜登临大位!”杨倓推辞道。

    “殿下,而今天下皆知宇文化及弑逆,大隋基业将倾。一众贼首莫不觊觎大位,李渊占据大兴,前几日逼迫伪帝授他为大丞相,狼子野心,已是难以掩饰。”

    “东都越王式微,王世充执掌军权,更有李密虎视眈眈。”

    “殿下,不能再拖了,您身为皇长孙,继承大统,振臂一呼,一众叛民还不直接纳降。也好让那些冠冕堂皇的小人愚弄世人的计俩不攻自破。”来护儿语重心长道。

    杨倓听完,若有所思,确实不能再拖了。万一那些人先一步击败宇文化及,名声大噪,确实不好处理。这样也好,招降乱民,正好可以壮大队伍。

    “众位所言恳切非常,为了我大隋多年基业,我不能再推辞了,要挑起这副重担!”杨倓同意了称帝。

    江都宫里,仪仗威严,杨倓祭祀了天地,祭拜了宗庙先祖,在成象殿里向百官宣告登基。

    “贼臣凶逆,作祸江都,大行皇帝突遭弑逆,社稷动摇,祖宗之基已危,生人之命将殆。朕以少年,奄经荼毒,得天眷顾,趋避大难,灵前受命,即日称帝,讨伐诸叛,复元升平。”

    “即日起,改元光复,大赦天下,先帝苛政,一应废除,繁杂徭役,尽皆免除。”

    登基完毕,杨倓立刻让传檄天下,招抚安民。

    自进驻江都以来,杨倓兵马已经扩充到了五万左右,周围几个县闻听之后,也都纷纷来降。

    “报~,海陵急报,守军发现海陵以北出现大批人马,似乎冲着海陵而来!”

    杨倓急忙召集众人商议道:“连日以来,周边的小股乱民在抚育下都已安定,只有李子通、杜伏威、沈法兴等几方没有动静,而今海陵这边想必是不能和解了。”

    “这几方为乱已久,臣先前就曾多次讨伐,可他们仗着人多,都残留了下来,依我看来,很难招降。”陈棱闻言,解释道。

    “此次海陵估计是李子通贼众,此人颇有才干,在义军中威望很高,而且势力雄厚。”来护儿给出了猜测。

    杨倓眼珠一转,问道:“我听说李子通与那杜伏威有旧怨?”

    “不错,当年李子通与旧主不和,投奔杜伏威。后来他起了歹心,将杜伏威刺成重伤,因此二人一直水火不容。”陈棱道。

    杨倓有了主意,道:“此三者,沈法兴实力最弱,且他自诩士族出身,只要好处够了,他自会归降。”

    “杜伏威与李子通则可以利用二人间隙,散布谣言,就说我军将帮一方剿灭另一方,两下互相猜疑,我们便可相机行事。”

    众人闻言,都表示认可。

    一支船队顺流而下,来护儿领着水军来到了毗陵,准备招降沈法兴。

    一枝飞箭绑着书信射入了城里,沈法兴见了书信,慌忙来到城墙上,只见得江面上战船排列,旌旗飘摇,顿时没了抵抗之心。

    “荣公威武,法行不敢造次,愿意归降大隋!”沈法兴出了城,献出了地盘,尽数归降。

    杨倓闻言大喜,封他为毗陵太守,礼遇有加,在其策动下,余杭、会稽等几个郡都归附了过来。

    海陵城北,李子通一行打了几天,拿城里的来整没有办法,还时不时地被他趁着夜色袭击一番。

    正暗自恼火呢,李子通突然又听见了不好的消息,有手下向他汇报,隋军联合杜伏威要对他三方夹击,尽数歼灭。

    李子通闻言当时破口大骂:“这个老贼,当年让他侥幸跑了,现在又来找死!他们什么计划,给我立刻去打探!”

    历阳郡里,杜伏威早已闻听燕王登基,四处招降。他自知自己无法被赦免,仗着手里几万军队,一直据守在这里。

    不知何时,历阳郡开始有流言传开,江北李子通攻击海陵死伤惨重,已经降了大隋,准备合军南下,剿灭他。

    杜伏威想起了往年之事,当年他好心收留被人猜忌的李子通,可那家伙忘恩负义,他差点死在其手里。

    “立刻去查,李子通现在何处,朝廷兵马精锐都被宇文化及带走了,他们一定会以李子通为主力!”

    一时之间,京口这个地方都出现在了双方耳中。

    借着连日的大雾天,李子通留了一些部众,佯装围困海陵,自己率领大军,顺江来到了京口埋伏。

    历阳距离京口有些距离,杜伏威领着军队走了两日,才北上来到了京口。

    杜伏威军到了码头,正欲下船埋伏,哪料江边的草丛中突然喊杀震天,打江两边又驶来许多船只。

    眼看陷入了包围,杜伏威更加确认了李子通的归降,当即怒骂。

    “冲啊,弟兄们,都给我上岸,冲开缺口!”

    两方人马打杀在一起,杜伏威这边弃了船,都想往岸上冲,李子通手下也不客气,不断收紧包围。

    在茫茫的晨雾中,杜伏威身先士卒,带着部下疯狂冲击,很快就冲散了包围。李子通这边见弓箭难以起效,也号召着,两方拼杀在一起。

    杜伏威杀红了眼,见人就砍,一阵冲杀,他领着一队先锋来到了后方,看见了马上喊叫的李子通。

    “忘恩负义的家伙,吃老子一刀!”杜伏威大喊着杀了过去。

    李子通一转头,看见雾中冲来了一队人马,连忙招呼抵抗。

    杜伏威武艺颇高,拿出了当年山大王的那股狠劲,很快砍到了李子通跟前。

    “你敢勾结隋军,埋伏于我,你可有话说?”杜伏威一刀砍倒战马,指着摔在地下的李子通道。

    李子通看着脖子的长刀,一声狞笑:“哼,少倒打一耙,既然落在你的手里,还有什么说的,我只后悔当初没杀了你!”

    杜伏威没管许多,一下了结了李子通。

    江岸这边,两方还在拼杀,不觉间,水面上骤然出现许多战船,大雾散去,分明是来护儿率领的大隋水军。

    “所有人立刻停下,就地投降者一概免死!”来护儿高立在五牙战船上喝道。

    两方乱军见状,迫于战船威压,都蹲了下来,不敢擅动。

    “怎么回事,啊?”杜伏威拨开水草,提着李子通头颅正要炫耀,忽然发现江边情形不对。

    半晌,他才反应过来,只好跪在高大的楼船前,献上了李子通之首,表示归降。